先冒險後穩妥先穩住後拼命這是朱元璋和李世民打天下最大的不同

千年論戰 2024-04-07 18:31:55

朱元璋和李世民不但是偉人欽點的漢人君主最強者,是中國曆史上創業能力最強的兩個君主。李世民19歲跟著老爸一起創業,24歲以前已經完成了自己生平絕大部分戰役;朱元璋24歲以前還滿世界拿著一個碗要飯,別說有土地,他連一畝土地的首付都給不了,但到了朱元璋28歲時,他已經圈地南京成功,開始謀劃統一全國。他們兩人的創業和軍事風格截然不同,改變了後來的曆史。

李世民打天下時,還是大學生年紀,但他的軍事指揮非常老練成熟,作證風格講究穩中求勝,是中國軍事史上的防守反擊之王。他的戰役一開場就求穩,總是先開場就高壁深壘,一副司馬懿第二的模樣,如果對手氣不過,派出挑釁級別滿級的猛人出來問候他全家,他就關門放出秦瓊等猛人直接將其幹掉;然後雙方進入吃飯靜坐模式,李世民這才活躍起來,他往往會精銳騎兵切斷對方的糧道、攻克對方的補給基地,典型的戰例就是洛陽之戰中李世民先後奪取了洛陽周邊的大糧倉、切斷了龍門方向的補給;最後當對手撐不住,防守出現漏洞時,李世民就親自帶著騎兵部隊發動雷霆一擊,並追殺上百裏。

李世民進行大規模戰役,穩是真的穩,一生只在野戰中輸了兩場;猛也是真的猛,追殺宋金剛時,一口氣帶著精銳騎兵追殺了宋金剛,晝夜不停追殺了“二百余裏”,擊敗窦建德也是用騎兵直接抓捕了窦建德。所以李世民打仗是先勝而後求戰,先是打出絕對穩定的局面,然後他個人帶隊進行高風險的沖鋒,李世民在前後幾年的戰鬥中個人幹掉了1000名以上的敵人。

朱元璋的做法卻完全相反,他開局玩得就是高風險,在開局的前三年幾乎天天都在賭命。朱元璋的第一桶金就是帶著兩名騎兵和九名步兵,跑到驢牌寨招降,他們的兵力差距是12人VS三千名人。當時的各路起義軍中把信用當廁紙的狠人比比皆是,陳友諒幹掉過帶頭大哥和衆多兄弟,田豐說著“以德服人”回頭就殺了信任自己的汝陽王,就連胡大海都被手下的苗兵出賣殺死。元朝政府也是誰有兵就給誰編制,張士誠、方國珍這些義軍大佬都接受過招安,驢牌寨的3000人做了朱元璋接受招安也不是沒有可能。

但朱元璋就是憑借強大的說服能力,當場招降了這3000人。驢牌寨的首領後來又覺得跟著元朝混有前途,要重新獨立,朱元璋這才憑借郭子興(300人)給的人馬將其解決。朱元璋的招降就是玩命,但凡他的能力差一點,就會橫死當場。這種操作朱元璋玩了不止一次,他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內就把二十多人的隊伍擴充爲兩萬多人。朱元璋奪取南京後,還吸收了元朝將領陳兆先手下的三萬六千人,朱元璋憑借驚人的眼光,從中挑選了了500個老實人當護衛,並讓他們守衛在自己身邊。他晚上睡覺時,身邊的老部下就馮國用一個人,如果這500名元軍舊部要拿他的人頭當投名狀重返元軍,朱元璋就會立馬完蛋。可事實證明,朱元璋看人一點都沒錯。

朱元璋前期創業每次都是自己親自冒險玩命,他打下基礎後,指揮大規模戰役就以穩健爲主,作戰最關鍵時刻,朱元璋也不像李世民那樣親自帶隊沖鋒。這種不同的作風,是他們的客觀條件造成的,結果卻都一樣,談不上誰更高明。

0 阅读:18

千年論戰

簡介:談古論今,說千年戰爭,預測戰爭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