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皆可南極人?南極電商2023年營收下降18.7%,1年內5批次抽檢不合格

消費者報道 2024-04-29 19:01:14

4月20日,南極電商(002127.SZ)發布2023年年度報告,營業收入總計完成26.92億元,同比下降18.66%,實現歸母淨利潤1.12億元,同比2022年扭虧爲盈。今年以來,南極電商股價跌幅約20%,總市值跌至約70億元。

年報顯示,南極電商營收中,子公司時間互聯完成23.36億元,公司本部完成3.57億元。營業收入同比下降主要由于時間互聯優化收縮了部分具有不確定性的業務線,疊加部分類目的細分調整。另外,部分南極⼈品牌的核⼼類⽬從原先的品牌授權及綜合服務模式轉爲自營模式導致品牌綜合服務業務營收出現下降。

此外,《消費者報道》也注意到其産品在近一年來多次上榜各地市場監督部門公布的抽檢不合格名單,南極人品牌産品在《消費者報道》過往的測評當中也表現不佳。

南極電商2023年營收下降18.7%,連續三年下降

我們耳熟能詳的“南極人”就是南極電商旗下重要品牌。南極電商前身爲南極人,成立于1998年上海。南極人首創保暖內衣産品,並逐漸發展成爲家喻戶曉的保暖內衣品牌;從2008年開始,開啓品牌授權商業模式;2015年完成借殼上市,成爲A股上市公司。

曆年年報顯示,南極電商營收已是連續第三年下降,2020年營收爲41.72億,2021年營收調整後爲38.89億,2022年營收調整後爲33.10億,而2023年營收爲26.92億。3年間,營收分別同比下降6.78%、14.88%、18.66%。

營業收入同比下降主要由于時間互聯優化收縮了部分具有不確定性的業務線,疊加部分媒體方代理類目的細分調整導致移動互聯網媒體投放平台業務規模有所下降。

▲南極電商營收連續3年下降,利潤扭虧

南極電商的主營業務包括品牌綜合服務、經銷商品牌授權服務、移動互聯網營銷業務及其他業務。

南極電商的品牌綜合服務業務又劃分爲時尚系列授權服務、戰略合作授權服務及自營零售三大業務板塊。時尚授權服務品牌主要爲百家好(BASIC HOUSE)及旗下品牌等,定位時尚通勤、潮酷、優雅。合作模式包括品牌授權、合資經營等,與産業鏈客戶共建時尚共同體聯盟,2023年度實現全平台25億GMV,抖音女裝年度排名前10位。戰略合作授權服務品牌主要爲南極人、卡帝樂鳄魚等,以家庭生活全場景持續打造全渠道、全品類布局,以品類爲中心進行企劃與招商運營,與頭部客戶建立長期穩健的戰略合作。

自營零售將以南極人男裝、女裝、內衣品類爲主,建立從源頭采購、設計研發、線下銷售爲一體的一站式産業鏈新合作模式。

營收的下降一部分原因也是南極本部因報告期內進⾏了業務結構調整,部分南極⼈品牌的核⼼類⽬從原先的品牌授權及綜合服務模式轉爲⾃營模式,進⽽導致品牌綜合服務業務同⽐出現了⼀定程度的下降。

▲南極電商官網顯示品牌

品牌授權業務毛利率堪比茅台,研發投入占比不到1%

相信不少消費者也聽過“萬物皆可南極人”的調侃,指的是南極電商的品牌授權商業模式,將品牌授權給各類産品廠家,不直接負責生産銷售環節,所以市面上可以看到各種“南極人”品牌的産品。

南極電商以電商渠道爲主,擁有品牌包括南極人、卡帝樂鳄魚、精典泰迪、南極優選等,授權運營類目包括內衣、床上用品、男裝、女裝、童裝及母嬰、健康生活等。⽬前有60余個産品品類,10萬余SKU,能夠覆蓋家居⽣活、個⼈⽣活及社交場景、⼯作場景等。

根據南極電商2023年年報,南極電商目前具有近8億人次/年消費的海量用戶積累及各大電商平台年度頭部銷量品牌排名。

▲南極電商官網顯示熱銷産品

南極電商的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例僅0.80%,沒有研發投入資本化的金額。研發費用僅0.21億元,同比下降20.57%,主要是研發團隊人員規模減少所致,2023年研發人員爲47人。研發主要投入于客戶授權管理、自營供應鏈管理和南極數雲項目,都是公司內部的數據管理工具或數字化平台。

2023年年報顯示,占主要營收的移動互聯網媒體投放平台業務的毛利率只有5.62%,而只占營收8.72%的品牌綜合服務業務、經銷商品牌授權業務的毛利率分別高達94.90%、98.45%。作爲對比,A股股王貴州茅台的茅台酒毛利率也才94.12%,可見品牌授權業務的毛利率有多高。

南極電商這種品牌授權的生意模式,經過品牌賦能,能夠將一些常見的電子産品、日用品提高其價值,從而賺取利潤。這種超輕資産模式,不用投入重資産,折舊低,能夠靈活應對市場,是堪比高端白酒的好生意。但這兩項的營收也分別同比下降43.49%、22.93%。

▲南極電商的經銷商品牌授權業務毛利率高達98.45%

隨著拼多多、抖音、快手等渠道的興起,網易嚴選、京東京造、華爲嚴選、東方甄選、小米生態鏈等的品牌認證的崛起,消費者物美價廉的選擇越來越多,南極電商廣撒網粗放式的品牌授權的競爭力也讓人懷疑。

最終還是要落實到消費者是否信賴該品牌的産品上。那麽産品質量風險,南極電商管控得怎麽樣呢?

在年報的“可能面臨的風險”板塊中,南極電商也坦言了“質量及商標使用不規範的風險”,即“由于市場上存在公司授權店鋪銷售的商品質量未達到國家制定標准及部分商品存在偷標、漏標的⾏爲,該類⾏爲損害公司權益。爲此,公司制定了《質量管理實施細則》,並按《質量管理實施細則》實施開展對授權供應商、授權經銷商、授權店鋪的質量管控活動,包括但不限于:簽約第三⽅質量檢測機構、進⼀步完善供應鏈合作夥伴的准⼊和退出機制、持續主動在各⼤電商平台開展産品抽查及送檢⼯作、設⽴400客戶反饋與投訴電話等。”

南極電商近1年5批次産品抽檢不合格,産品質量風險不可忽視

品牌授權模式並非南極電商首創,國外不少知名品牌例如飛利浦,部分産品也是品牌授權模式。南極人從一個連巴菲特都曾經頭疼的紡織服裝行業跨到一個輕資産運行的行業無可厚非。甚至國內的俞兆林、恒源祥、北極絨等紡織同行,也紛紛先後涉足品牌授權業務。

但品牌授權模式極其考驗南極電商對被授權企業的質量管控力度,是否只管“貼牌”,將質量和商標使用完全也“授之于人”呢?

《消費者報道》注意到南極電商或南極人産品在近一年來多次上榜各地市場監督部門公布的抽檢不合格名單。

其中標稱由“南極電商(上海)有限公司”生産的産品近1年內被檢出5批次不合格。南極電商(上海)有限公司是南極電商直接100%持股的子公司,主要從事品牌綜合服務業務和經銷商品牌授權業務,注冊資本約7.8億元。

例如2023年12月,武漢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産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公告,1批次標稱由“南極電商(上海)有限公司”生産的內衣套裝不合格,不合格項目爲pH 值。

▲來源:武漢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抽檢

2023年6月,上海市市場監管局發布羊絨羊毛服裝監督抽查情況,1批次標稱由“南極電商(上海)有限公司”生産的針織半高領不合格,不合格項目爲纖維含量。

▲來源:上海市市場監管局

其他企業生産的“南極人”品牌産品也存在多次上榜各地市場監督部門公布的抽檢不合格名單的情況。據統計,近1年,標稱品牌爲“南極人NANJIREN”或“南極人”的産品被檢出10批次不合格,涉及羽絨服、純棉四件套、針織服裝、家用電動洗衣機、房間空氣調節器等産品。

例如2023年5月,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130種流通領域産品質量監督抽查情況的通報,3批次標稱商標爲“南極人NANJIREN”或“南極人”的産品不合格,産品名稱分別爲家用電動洗衣機、房間空氣調節器、針織服裝,標稱生産者分別爲甯波多芬電器有限公司、安徽德姆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汕頭市怡華服飾有限公司。

▲來源: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南極人品牌産品在《消費者報道》測評中表現不佳,消費投訴多

南極人品牌的産品在《消費者報道》過往的測評中也表現不佳。

2023年5月,《消費者報道》發布《13款蚊香測評報告:390只蚊子實測效果;南極人、雷達蚊香液效果稍差》,對13款蚊香産品進行檢測。其中南極人電熱蚊香液表現稍差,雖然藥效結果也爲A級,在7款電熱蚊香液中表現較一般,擊倒50%的蚊子需98秒。

2022年12月,《消費者報道》發布《10款羽絨服測評報告:優衣庫、安踏蓬松度高;南極人充絨量誤差大,有線頭》,對市面上較熱銷的10款羽絨服進行多項測試和體驗。其中充絨量誤差較大的是南極人 LWKS206羽絨服,達到22.31%,蓬松度差強人意,且有線頭。

▲南極人羽絨服有線頭

《消費者報道》記者在某投訴平台上搜索“南極人”,發現共有2700多條投訴涉及南極人,內容包括“故意拖延消費者的維權要求”“漏水斷電不退款”“懷疑假貨”“衣服質量瘙癢”“南極人未退還保證金”“南極人旗下電熱毯造成房屋內失火!”等。

如果企業只注重利潤,不注意品牌維護,産品質量就讓消費者失望,久而久之,傷害的是品牌本身土壤,非長久之計。

就南極電商營收連續三年下降、研發投入占比不到1%、産品多次抽檢不合格、測評表現不佳、消費者投訴等問題,《消費者報道》向南極電商方面發送了采訪函,截至發稿前未獲回複。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0 阅读:29

消費者報道

簡介:中國首批專注于消費品及服務對比測評的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