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航母開進台海的那年,中國把坦克與火炮,拉上了漁船

拐螞拐 2024-03-27 05:31:02

緊急征調民間漁船,再將坦克與大炮拉上去固定,然後在台海進行大規模火力射擊,與美國航母戰鬥群形成對峙。

如此場景,你能想象得出來麽?

寸土不讓,千軍萬馬渡海峽。

悍不畏死,坦克上船頂航母。

這一切,不是電影,而是事實。

1991年,龐然大物轟然倒塌,蘇聯沒了。

大敵已去,“以中遏蘇”的戰略壽終正寢,美國對于中國的態度由此轉變。

蘇聯尚在,美國需要拉攏我們;蘇聯噶了,美國便將日益崛起的中國視爲打擊對象。

1993年,美軍艦無理由扣押中國貨輪“銀河號”,彼時的我們,沒有任何實力實施反制。

1995年,李登輝訪美,直接幹碎了我們與美國之間正常化交往的底線。

李登輝大肆鼓吹台獨,美國給予絕對支持,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意圖使得我們爲和平解放台灣而作的數十年努力付諸東流。

是可忍,孰不可忍;叔可忍,嬸不可忍。

1995年7月,在李登輝訪美2個月之後,中國進行台海軍演,出動艦艇200艘,出動飛機850架次,並于台海試射東風-15短程導彈。

爲此,美國出動了尼米茲號核航母戰鬥群,于當年12月,大搖大擺地在台灣海峽航行,李登輝等台獨分子極爲振奮、大呼過瘾!

1996年3月,爲遏制台獨勢力的囂張氣焰,中國大規模調兵,聯合海陸空三軍,于台灣海峽再次進行軍演。

此次軍演,中國所有的海軍、空軍幾乎全部到場,陸軍數十萬衆雲集東南沿海,戰略導彈一應部署到位。

三天之後,美軍尼米茲號核航母戰鬥群、獨立號航母戰鬥群開赴台灣海峽,與我海軍形成對峙。

台海危機,一觸即發。

彼時,整個世界都不看好中國。

爲什麽?

因爲客觀事實就擺在那裏,我們的海軍與美國海軍之間,有著極大的差距。

海戰並非陸戰,陸戰要是裝備方面被碾壓了、被打爆了,至少戰士們還有機會,還能憑著頑強的意志力,迂回遊擊與敵作戰。

海戰則不然,射程不夠、火力不足,就要被人打,被打垮了船就會沉,船沉了人就會死,再沒有任何翻盤的機會。

彼時,世界上的所有沙盤推演,基本都只推出一個結果:兩軍若是開戰,美軍航母戰鬥群幾乎可以在零損失的情況下,就打得中國海軍全軍覆沒。

爲什麽?

因爲我們的GPS,都是由美國提供的,只要他們把GPS導航一關,就連我們的陸基導彈也都會變成睜眼瞎,而他們則可爲所欲爲,于數百公裏之外就能擊沉我們的艦艇。

裝備技術被人拿捏,射程沒有人家遠,拿什麽打?就連靠近他們,都是沒有可能的事。

列一組數據吧,1996年的時候,中國的軍費開支爲86.6億美元,台灣地區是85億美元,至于美國嘛,則是2657億美元。

其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事實,即中國的軍費開支大多花在陸軍與戰略導彈部隊,而美國向來都是以海軍作爲軍費大頭。

實力上的差距,無需贅言。

不是差一點,而是差億點。

幹不過,還要幹麽?

當然!事關領土主權,必須要幹!

自清末以來,經曆了鴉片戰爭、甲午海戰、抗日戰爭等,“領土”與“主權”這兩個詞,早就成爲了中國人最爲敏感的神經,是中國人不容絲毫挑戰的底線。

你可以跟中國人提其他的過分要求,但你要跟中國人提領土與主權,你試試?

台灣是中國的底線,這是讓不得的。

打擊台獨勢力、解放台灣,是解放軍的神聖使命,就算是天王老子來了,都攔不住!

于是,當美軍兩大航母戰鬥群進入台海之際,中國海軍也已緊急征調了2000艘漁船,並將陸軍的坦克與大炮全都架了上去,以這樣的“DIY航母”、“手工軍艦”,去與美軍兩大航母戰鬥群對峙。

如此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操作,中國海軍也不藏著掖著,還大大方方地拍下了照片,放給全世界的人看。

事實上,這與送死無異。

因爲這樣的“手工軍艦”實在沒得看,不管是火力,還是裝甲,都不能與真正的軍艦相提並論,它更像是一種“肉包鐵”,人家甚至都不需要打坦克,只需要對准漁船來上一發,所有的坦克都得下海生鏽。

這些漁船與坦克的出現,事實上並不能對戰局帶來絲毫的影響,從軍事的角度來說,稱得上毫無意義。

既然如此,我們爲何還要這麽做?

逢敵必亮劍,亮劍必拼命!

這是一種態度,亦是一種決心。

彼時,我軍將士全都做好了隨時犧牲的准備,披上戎裝,寫下遺書,毅然上船,就是抱著必死的決心去的。

我們不是爲了送死,而是要向台獨勢力與美軍證明我們有多不怕死,要向全世界展示我們爲了維護主權甘願做出多大的犧牲。

對于台獨勢力與美軍來說,我們如此強硬地表明態度,對他們真的有威懾力麽?

有,當然有,大大的有!

確實,美軍航母戰鬥群完全有那個實力,可以在毫無損傷的情況下,全部幹掉我們的“DIY航母”,甚至能將我們在台海的部隊打得全軍覆沒。

但這之後,他們即將面臨的,即是彼時中國所能拿得出手的唯一反制手段,戰略核武。

無論付出了多大的傷亡,只要我們的戰略核武還在,就必定會以之實施反擊,這是毋庸置疑的,當我們在漁船上的坦克被擊沉下海的同時,亦將是國之利劍出鞘之際。

我們的三軍傾巢而出,我們的將士決然地寫下遺書,我們的坦克與火炮被架上了漁船,這就是我們最後的、最堅決的態度,若台獨勢力與美軍仍要堅持開打,那就全球核戰吧,同歸于盡,天地同壽。

美軍很強,但他們並不傻,他們看出了坦克上船所蘊含的意味,所以他們退了。

經談判之後,絕對占據武力上風的美軍兩大航母戰鬥群,主動後撤 270海裏,戰爭陰影漸漸消散,台海危機解除。

坦克上船,對于我們而言,實在是無奈之舉。

以白白送死的態度,表明我們誓與其同歸于盡的決心,亦是迫不得已。

沒辦法,彼時的國力實在太弱,海軍的身家太薄,無法將台海掌控,亦使得台獨勢力愈加囂張,並延續至今。

1996年的無奈,就像劉華清上將的遺憾一樣,始終深深镌刻在國人的心中。

作爲海軍司令員,劉將軍曾經說過:“中國不建航母,我死不瞑目!”

然而直至他去世,我們仍沒有造出航母,這實在是因爲彼時的國力不允許。

海軍實在是太貴,實在是太燒錢了,經濟沒有發展到一定的地步,是真的沒有辦法建起一支強大的海軍。

所以我們明白了,爲何如今全球最大的“鷹派”團體,竟是由中國的民衆組成。

“鷹派”們覺得中國的軍費預算太低、航母數量太少、核彈頭太不夠用,每每看到軍事相關的內容,都要先點上一支“軍火”以示支持。

而我們的“保守派”們,則是覺得“鷹派”們太過于保守,應該要再敢想一點,做大做強,再創輝煌。

2000年,北鬥系統首次建成,意味著我們的陸基導彈擁有了威懾美軍航母的能力。

400公裏,500公裏,1000公裏,我們的反艦導彈射程越來越長。

從掠海飛行到大氣層外飛行,從2馬赫到10馬赫,我們的反艦導彈飛得越來越快。

像東風-21D這樣變態至喪心病狂的反艦導彈,我們因何能夠下足血本搞出來,美國當然心知肚明,這大殺器就是以他們的航母作爲針對對象的。

2012年,我們的航母首次下水,如今即將迎來第四艘。

2019年,我們一年之內下水8艘052D級與2艘055級導彈驅逐艦。

2022年,我們一年之內下水9艘盾艦。

這樣的下水速度,堪稱“下餃子”。

別問我們爲什麽這麽拼,因爲我們的動力來源,很大一部分就是1996年的時候,由美軍航母在台海給到我們的。

而如今的我們,再也不需要將坦克與火炮拉上漁船。

1 阅读: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