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訪華行程有變?土耳其發出邀請,普京咋選

谷火平 2024-05-10 10:44:36

在中國網友中人氣很高的普京,近日終于迎來了新的總統任期。自普京執掌俄羅斯政權以來,中俄友好交往持續深化,如今的俄羅斯被整個西方世界抛棄,開啓新任期的普京更是將發展中俄關系作爲支撐俄羅斯生存發展的核心政策。此前,普京就已經明確表示,很有可能在5月上任後訪問中國。然而,事發突變,近日,同樣與俄羅斯交往密切的土耳其也對普京發出了邀約,這讓普京上任後的外交首站行程更加撲朔迷離。

首先來說,對于出訪中國,普京一直持積極的態度。早在今年3月確認競選俄羅斯總統後,普京就公開回應俄羅斯國家杜馬領導人的建議,表示會認真考慮首訪中國。與此同時,普京在總統勝選後,也明確表示要繼續推進發展中俄合作。和中俄關系一樣,土耳其與俄羅斯的關系也在近年來持續升溫。特別是在軍事領域,土耳其與俄羅斯合作多年,此前,土耳其更是不顧美國的強烈反對,堅持從俄羅斯采購S-400防空導彈系統,爲此被美國踢出了F-35合作開發計劃。然而,土耳其並未就此屈服,在美國主導西方制裁俄羅斯後,土耳其依然和俄羅斯保持能源和糧食合作。4月以來,針對“莫斯科恐襲事件”極端恐怖勢力重新擡頭的局面,土耳其對國內的“伊斯蘭國”恐怖組織進行了一系列打擊,有力地聲援了俄羅斯。

從核心利益來看,土耳其戰略位置突出,在中東地區舉足輕重,必然是俄羅斯高度重視的合作對象。然而,土耳其畢竟是北約國家,雖然和美國存在矛盾,但在大政方針方面必然要和美國保持同頻。相對來說,無論是俄烏問題的處理,還是西方制裁,以及俄羅斯面臨來自北約的壓力,都預示著在未來的國際交往中,中國重要性“不可替代”。在反對美國霸權,構築多邊發展格局方面,中俄也有更多的契合點與訴求。因此,普京上任後率先出訪中國的概率更高。

就以中俄經貿合作來說,俄烏戰爭已經充分表明:只要有中國在,俄羅斯就無懼西方的制裁和打壓。尤其是在能源貿易方面,西邊不亮東邊亮,俄羅斯通過全面開辟中國市場,有力地回擊了西方制裁。根據環球網報道,俄羅斯已經計劃修建新的天然氣管道,預計未來向中國輸送的天然氣規模將達到350億立方米/年。在如火如荼的合作形勢下,普京訪華,無疑將爲更多領域的中俄合作注入強勁動力。

雖然說中俄“結伴不結盟” 的政策爲雙方長期合作創造了一系列有利條件,但在一些特殊的技術領域,中國單幹依然好過中俄合作,軍事領域的AC-332-AHL直升機項目就是 其中的代表。

由于國防建設的需要,解放軍急需一款新型重型艦載直升機。根據媒體的報道,中俄雙方此前達成了合作共識,按照計劃,AC-332-AHL直升機的內載荷重量與外挂重量之和接近20噸,和美制CH-53K“超級種馬”、俄制米-26“光暈”旗鼓相當。解放軍現役大型艦載運輸直升機直-8L的載荷僅有6噸左右,顯然無法滿足兩棲作戰需求。

因此,中方希望得到俄羅斯的全力技術支持,對AC-332-AHL項目投入大量資源。然而,從目前的合作前景來看,俄羅斯方面的積極性並不高,而是更希望對現有的米-26進行改進升級。相對來說,解放軍有更爲迫切的跨海登陸作戰需求,更希望著眼于未來戰爭從零開始,開發一款新型直升機。此前,中俄合作的大型客機項目已經充分表明,雖然中俄合作前景廣闊,但俄羅斯並不願意全方位分享有價值的尖端技術。如此來說,我們更應該放棄幻想,堅持走自主創新的道路了。

0 阅读:286

谷火平

簡介:谷火平關注國際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