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大逃殺:2011年,我國33個漁民出海歸來只剩11人,5人死刑

陋室文史 2024-05-11 17:46:23

來源:環球網 新京報

2011年,一艘漁船從秘魯海域緩緩駛回。

沒有人料到,這一次看似平平無奇的出海,背後卻牽涉了一樁人命大案。

當清點船上人數時,大家離奇地發現,出發時的33個人,只剩下了11個人活著回來,連船長都不知去向。

剩下的人心懷鬼胎,試圖編織謊言。只是真相難以掩蓋,經過警方的盤問,一樁驚天大案暴露在世人面前。

這11個人,手上沾滿鮮血,爲了一己私利,竟將手中的屠刀落向同伴身上。

即使在僥幸逃生後,也沒能躲過法律的制裁,入獄的入獄,死刑的死刑。這起事件被多個國家拍成電影。

那麽這樁漁船殺人案的背後,究竟發生了什麽?到底是什麽驅使這幫人拿起屠刀呢?

爲了利益而集結的船隊

2010年,正值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時期,人們的口袋富裕了,自然就有了更多的消費空間。

各大城市也趁機打造出自己的名片,希望能吸引全國各地的百姓前來旅遊,從而拉動經濟。

在這個過程中,沿海地區的旅遊景點尤爲出衆。除了一望無邊的大海,美味豐富的海産品也是大衆搜羅的目標。

位于山東的榮城,一個本來名不見經傳的小城市,也抓住了時機脫穎而出。

作爲一個有味道的海邊城市,榮城吸引了無數遊客前來打卡。消費被拉動了,自然就會引來資本分一杯羹。

一家名叫鑫發食品的公司,就發現了商機。

因爲來榮城旅遊的人絡繹不絕,當地有很大的消費缺口。

在衆多海鮮中,鮮美柔軟的鱿魚是人們必打卡的一道美食,不管是烤鱿魚,還是清蒸都很受歡迎。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貪圖這一口美味,榮城當地的鱿魚捕撈量逐漸不足。

一般來說捕魚分爲遠洋和近洋,近洋主要是在附近海域捕撈,普通的漁民開著一艘小漁船就能出發。

一般是當天出海當天回來,時間短風險低,往往是單打獨鬥。相應的,獲利也不會太高。

出遠洋則不同,需要承重高的巨大漁船,一次載上數十個漁民,因爲需要到真正的大洋中捕撈,行程通常很久,一到數年不等。

在高投資的同時,也意味著高回報,每次漁船過來,往往能帶回成百上千噸的海魚。

有實力有資質的水産公司通常都會組織一條漁船,到遠洋去賺大錢。

再加上近些年來,近海漁民沒有止境地打撈鱿魚,周邊的海洋裏鱿魚的存量已經很少。只有到了遠洋才有更多的獲利機會。

不過並不是全部漁民都願意出遠洋捕魚的,路途遙遠,耗費的時間長是一個方面。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一旦上了船,駛離了岸邊,可就難以回頭了。

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人被困在茫茫大海,每天是無止境的苦力活,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忍受的。

更重要的是,出遠洋就意味著與家人漫長的分離,不管再如何想念對方,都相隔千裏之外。

因此在很多船隊組建過程中,最大的問題不是資金,而是招兵買馬。

這一點對于鑫發食品卻不成問題。

他們一發布消息,就吸引來了衆多的報名者,在其他船隊還在苦于組建時,鑫發已經召齊了35個人,蓄勢待發。

鑫發之所以能夠成功,並不是因爲他有多大的能耐,僅僅是舍得分錢。

根據鑫發給出的條件,只要參與出海的漁民,每個人都會有45000塊的基礎年薪,除此之外,每捕獲1斤魚都會有2毛錢的提成。粗略一算,一年起碼十萬打底。

在當年,1年賺10萬塊對于大部分人來說都是巨大的誘惑,無異于天上掉金幣了。不少人爭著搶著也要踏上這一趟旅程。

這些人中,真正的漁民很少,大部分都是從內陸地區趕來,一輩子都沒有下過一趟海的普通人。

他們遠離家鄉,懷揣著同樣的致富夢,登上了這艘名爲魯榮號的巨大漁船,卻不知道他們中的一些人將會永遠被欲念的大海所吞沒。

事發前的兩次征兆

這些人來自天南地北,但有兩個大的陣營,分別是老家爲內蒙古和黑龍江的。

俗話說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

同是一個地方的天然就會有親切感,這也爲之後船員的拉幫結派打下了基礎。

在漁船真正駛入大洋之前,這群人互相熟絡了一些。還沒有正式開始作業,三十多個人每天就隨意地玩樂。

船上的娛樂方式也很簡單,就是打打牌,抽抽煙,在一起開一些玩笑,時間過得很快。

這天,正當一船人在甲板上休息的時候,船艙裏突然傳出一個驚慌失措的聲音,一個男人尖叫著跑出來:“死人了,死人了。”

這個人正是船上的夥夫嚴師傅,他的叫喊讓全船的人渾身一震,都以爲出了點什麽事,紛紛走到廚房一探究竟。

可是一切都好端端的,沒有出現任何異常。唯有嚴師傅失魂落魄,不斷地大聲喊叫,像是瘋了一般。

船長李承權忍無可忍,把嚴師傅狠狠罵了一頓,他才一聲不吭地地呆坐一邊,目光呆滯地望著甲板。

其余船員對此議論紛紛,他們都在想究竟發生了什麽事,難不成嚴師傅好端端突然中邪了?

正當所有人都開始揣測不停的時候,一個更震撼的消息傳來,嚴師傅竟然差點自殺了,人們是從海裏把他救起來的,如果不是發現及時,他恐怕就沒命了。

眼看就要搞出人命,李承權也顧不上其他,很快就把嚴師傅送走了,讓他回家好好休養。

對于嚴師傅的突然狀況,李承權對船員的解釋是,嚴師傅家裏出現了重大變故,他悲傷過度,導致精神失常。不過現在他不在了,也不用擔心會影響到航行。

聽到這樣的解釋,船員也沒有其他質疑,都放下心來各幹各的去了。

此時還沒有人知道,嚴師傅口中的瘋話,就像一句隱喻,預示了這一船人的命運走向。

在船只真正出發之際,又有一位船員退出了捕撈工作。

他的家人在仔細看過合同後,對裏面的條款提出了質疑,于是便匆匆把這位船員叫回了家。

就這樣,原本的35人,走了這位船員和嚴師傅以後,就只剩下33人了。

余下的33人只覺得他們錯過了一個賺錢的機會,並無其他特別的感覺。畢竟說到底,他們不過是陌生人罷了。

被欺騙的船員

2010年10月27號,魯榮號正式向秘魯海域進發。所有人都翹首以盼,希望能在這一趟旅程中大有收獲。

在旅途開始時,船員們照樣每天無所事事地在玩樂,但隨著船只越發往海域深處進發,他們的工作一下子緊張起來。

由于鱿魚的避光性,船員們必須得等到入夜之後,再架起設備捕鱿,這就使得船員們的生活晝夜顛倒,往往大白天陽光刺眼,他們就得抓緊時間睡覺。

一到晚上,伸手不見五指,就要投入到工作中,長此以往,船員體內的生物鍾都被擾亂了。

而且捕鱿是一件十分繁重的工作,魯榮號並不是一艘專門爲捕鱿設計的船只,相反它老舊而笨重,很多捕魚功能都不齊全。在這種情況下,只能靠人力來克服一切困難。

每個晚上,船員們分別坐在一台捕鱿機前守著底下的動靜,不能放松一絲警惕,否則就會放走上鈎的獵物。在鱿魚上鈎之後,還要耗費巨大的力氣,牽扯起捕鱿機,然後將鱿魚搬運,切塊,冷凍。

這些工作需要不停地重複,疲倦而枯燥。

在無數個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中,他們就這樣默默地抽著煙,任由孤獨和疲勞吞噬著自己的精力。

在一段時間之後,許多船員病倒了,有的是身體上的虛弱,有的是心靈上的空虛。一名來自內蒙的船員包德再也受不了了,他主動找到李承權,要求對方把他放回家。

李承權一口拒絕了,他還指著這些船員替公司賺錢呢,把搖錢樹放走,不可能!

兩人協商不妥,便開始爭執了起來,包德堅持要讓李承權結清工資,讓他回家。反正這是合同上白紙黑字寫清楚的。

李承權卻冷笑一聲,嘲諷地告訴他:傻子,沒有好好看合同吧,被騙了都不知道!

原來公司在簽合同時,耍了個心眼,所謂的底薪45000是個陷阱。並不是幹了活出了力就能拿到這份錢。

恰恰相反,一旦你努力幹了活,捕到了鱿,你的工資就要重新算起,只有每斤鱿魚2毛錢的提成。

這樣滿打滿算下來,一個月能賺到1000塊,都算不錯了。

如果現在就離開,不僅工資寥寥無幾,就連船上的吃喝用度都得賠上,走或者不走,你自己看著辦。

更重要的是,你真的以爲自己想走就能走嗎?

這船上的大多數船員根本就沒有辦理船員證,在茫茫大海裏屬于黑戶,公司隨時可以告這些人偷渡。即使能僥幸遇上其他船只,他們也不敢載這些“黑戶”回去。

這樣一來,相當于所有的後路都被斬斷了。

22條人命

李承權的厚顔無恥把包德氣得說不出話來,他只能氣急敗壞地找到其他船員,一起商討對策。

他第一個找到的就是來自東北的劉貴奪。

劉貴奪得知真相後也是氣急攻心,一個月1000多塊,連他的吃喝和煙錢都不夠。他當即就決定要挾持李承權,逼迫他將船開回港口,順便給自己討回一個公道。

經過一番謀劃之後,劉貴奪在一個夜晚,斬斷一切通訊設備,與包德等一行人直逼船長室,將李承權控制起來,並且要挾他馬上返航。

在一片混亂之際,與李承權交好的廚師長夏琦發現了這邊的動靜,當即拿著刀來解救好友。

可是他勢單力薄,沒兩下子就被反殺了。

當天夜裏,夏琦的鮮血流滿了船長室,這是死在魯榮號的第一條人命,卻遠遠不是最後一條。

之後包德打算將船只駛回大陸,但在這過程中,各種意外頻發。

首先是他們航線的偏移,以及船上的突然失聯令公司的人起了疑心。

鑫發的領導懷疑是不是船上遭了海盜,但是在求證過程中,對方卻告訴鑫發,這一片海域十分安全,除非遭遇自然災害,否則不會有任何危機。

此時,李承權報平安的消息也傳回了公司,他的話裏一切安好,無需緊張。

當然,這些都是劉貴奪事先准備好的話術,威脅李承權這樣說,以免船上殺人的事迹敗露。

可是在人心惶惶之中,沒有永遠的平靜。在船上的控制權落到自己手上之後,劉貴奪又懷疑起溫鬥一行人與船長串通,要擾亂他的計劃。于是他再次召集自己的同鄉和包德,趁夜把礙眼的人全部幹掉。

這一場殺戮是真真正正的大屠殺,有9個人死在他們的手上,整個甲班一片狼藉,一具又一具的屍體被投入海裏,被徹底淹沒。

還有一位年輕的船員,一向與世無爭,在目睹了一切的罪惡後,在極度恐懼和悲觀之下,選擇了自殺。

如果說此前他們的殺人還能說是自衛,那麽這一次便是有意的殺戮。一旦回國,誰也逃不過法律的制裁。

劉貴奪要求,每人向家裏要一筆錢,他們一起潛逃到日本。

然而劉貴奪的強硬語氣令包德不滿,他想自己當這個老大,便打算將劉貴奪一夥人幹掉。

誰知劉貴奪更先一步得知了他們的計劃,把包德一夥人斬草除根了。

船上的氣氛越發壓抑,誰也不知道死亡什麽時候會降臨到自己頭上,有幾個人偷偷打開船的閥門,然後自己走逃生艇逃走。

誰料船上的人啥事沒有,倒是小艇被浪刮回了船邊,幾個人抗爭過命運,還是難逃劉貴奪的辣手。

此時整艘船只剩下11個活口。他們在逃竄過程中被警察逮捕。

劉貴奪還想將一切推脫到包德身上,卻不知道他們的說辭漏洞百出,從11個人的說法中,警察拼湊出了事情的真相。

最後在這場大逃殺中“勝利”的11人,被判處了不同程度的刑罰,而劉貴奪爲首的五人需要面對死刑的嚴懲。

參考資料:

“太平洋大逃殺”慘案追蹤:多名失蹤船員被宣告死亡——環球網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92011731712296034&wfr=spider&for=pc

最高法核准“太平洋大逃殺案”5主犯死刑——倪雪瑩(新京報)

https://www.bjnews.com.cn/detail/155152642214254.html

0 阅读: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