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

經濟日報 2024-05-16 06:40:33

開放推動改革,開放促進發展,開放帶來繁榮。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必須堅持依靠改革開放增強發展內生動力,統籌推進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産力、激發和增強社會活力。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戰略部署,推進高質量發展需要高水平對外開放與之相適應、相配合。必須深刻領會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內涵和意義,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增強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聯動效應,推動我國深度參與全球産業分工與合作,爲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提供強大動力。

理解高水平開放內涵要義

高水平對外開放體現在更加注重提高質量、效率和效益,從數量型、粗放型發展轉向質量型、創新型發展,從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拓展到規則等制度型開放,更加聚焦發展的內外聯動性、注重發掘開放的內生動力,加快形成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全面開放新格局。

第一,擴大開放範圍,拓展開放領域。高水平對外開放不僅包括商品和服務市場開放,還包括資本等市場的開放,並涵蓋更多的經濟領域和行業,包括服務貿易、金融業、制造業等。拓展對外開放的地域範圍,包括促進國家關系發展、參與全球價值鏈分工協作、鼓勵外商投資等。高水平對外開放要求堅持內外需協調、進出口平衡、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引資和引技引智並舉,推動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實現商品要素資源在更大範圍內順暢流動。

第二,完善體制機制,推進制度型開放。高水平開放需要制度保障。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是以對外開放的主動贏得經濟發展和國際競爭的主動的必然要求。通過加快推進與開放型經濟相關的體制機制改革,建立公平、透明、有效的市場規則,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有利于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吸引更多外商投資,激發市場活力、提高運行效率,提升開放水平和質量。制度型開放意味著對外開放的重點從邊境外向邊境內延伸,在經貿領域推進規則、規制、管理、標准等與國際對接,意味著開放與改革的更深度融合。要准確把握國際經貿規則的演變特征和發展趨勢,構建與高標准經貿規則相銜接的制度體系和監管模式,高標准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更好發揮改革開放試驗田作用,爲推進更深層次改革和更高水平開放提供制度保障。

第三,以開放促發展,激發經濟潛力。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有利于提升經濟發展質量。通過加強與外部市場聯系,引進先進技術、管理經驗和資金,可以推動傳統産業向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産業轉型升級,提升産業競爭力,進而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優化,使經濟發展更具競爭力和可持續性。此外,高水平對外開放可使國內市場更加開放、競爭更加充分,從而增強經濟活力。通過參與國際循環,彙聚融合全球高端要素,促進國內要素資源合理流動和高效配置,把我國超大規模市場、産業體系完備等優勢充分發揮出來,打通制約經濟循環的關鍵堵點,提高國內大循環效率和水平。

第四,推動互利共贏,深化國際合作。高水平對外開放需要深化國際合作與交流,加強與國際組織、各國政府和企業等溝通,實現資源信息共享與文化交流。高水平對外開放倡導的國際合作,是以推動互利共贏爲目的,在更加健全合理的國際貿易政策和法律法規下實現的雙邊和多邊合作,旨在推動形成開放、多元、穩定的世界經濟秩序,建設一個開放包容、互聯互通、共同發展的世界。

增強國內國際經濟聯動效應

順應經濟全球化發展大勢,必須堅定不移推進高水平開放,進一步增強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聯動效應,強化制度供給,爲經濟發展擴空間、提質量、增動力,爲世界發展提供新機遇。

推動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我國經濟已經深度融入世界經濟,與全球很多國家的産業關聯和融合發展程度較高,內外需市場本身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只有持續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才能加速補齊要素、資源、營商環境等方面的短板,促進國內産業提質增效和消費升級,使得國內大循環更加暢通。要進一步促進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內需與外需的聯動,實現國內循環與國際循環良性互動。一方面,著力擴大國內需求,不斷優化需求結構。既培育壯大新型消費,大力發展數字消費、綠色消費、健康消費,培育新的消費增長點,又穩步擴大傳統消費,提振新能源汽車、電子産品等大宗消費。充分發揮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引入高端生産要素和短缺資源,彌補國內生産所需,推動技術進步,提高全要素生産率。另一方面,提升參與國際循環的質量和水平,加快培育外貿新動能,鞏固外貿外資基本盤。拓展中間品貿易、服務貿易、數字貿易、跨境電商出口,持續打造“投資中國”品牌。

提供高水平制度供給。同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相比,制度型開放是一種更高層次的開放,是我國實現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必然趨勢。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需要破除體制機制障礙,促進深層次改革,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准等制度型開放,爲高質量發展提供高水平制度供給。一方面,主動對接高標准國際經貿規則,促進經貿規則制度銜接融合,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另一方面,更好發揮自由貿易試驗區、自由貿易港的示範引領作用,強化制度創新功能,實施自由貿易試驗區提升戰略,加快制定重點貿易和投資領域開放標准,打造開放層次更高、營商環境更優、輻射作用更強的對外開放新高地。此外,還要積極參與國際規則制定,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不斷完善共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機制,推動形成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秩序。

持續深化和拓展國際交流合作。積極參與全球治理,維護多邊貿易體制,推進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和《數字經濟夥伴關系協定》進程,搭建信息交流平台,提高我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參與度、影響力和話語權,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方向發展。深度參與全球産業鏈供應鏈分工與合作,積極融入全球創新網絡,加強商品、資金、技術、人才、數據方面的合作與交流,把“一帶一路”建成創新之路,加快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創新創業生態。支持民營企業拓展海外市場,加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深入推進數字貿易雙邊和區域合作,參與世界貿易組織框架下數字貿易國際規則制定,充分發揮標准化在助力數字貿易企業合法合規經營、應對不合理貿易壁壘、拓展國際市場等方面的作用。

(作者任 榮 單位:山東大學管理學院 來源:經濟日報)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