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美博弈的思考:大國之爭,遠不止表面的軍事抗衡這麽簡單!

大講者普拉斯 2024-04-15 17:36:57

對于當前的世界格局,網上有不少人釋放出一種信號:第三次世界大戰即將到來。

深入研究你會發現,不管是俄烏沖突、巴以沖突還是緬北等地,這些地域沖突的背後,都是大國之間的博弈。簡單來說就是中俄與美西方的博弈,再細分的話,那就是中美之間的博弈。

舉個例子,這段時間南海局勢,爲了菲律賓這艘破船,美國居然會出動航母戰鬥群。這是小題大做還是早有預謀?

事實上,美國走到今天這一步,可以說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了。

美國作爲“世界一哥”,手握美元霸權、軍事霸權以及科技霸權,按道理說它在全世界範圍內擁有著頗高的話語權。

但爲何今天,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好像不再畏懼美國了,甚至有些國家敢站出來公開指責它了,這是爲啥?

原因很簡單,那就是有新的強國出現了。

這個新的強國正是我們。

所以,不管是美國還是其他西方國家都很明白:中國出現後,必然會動搖他們所設下的世界秩序。

比如美國無法再只手遮天,西方國家也無法再到處欺淩。

所以美國這些年才會一直把我們視作“假想敵”,美國才會把60%的兵力放在亞太,美國才會拉攏西方國家一起圍堵我們,試圖遏制我們發展。

那回過頭來,再看今天的南海局勢也是如此。

美國爲何願意出動航母戰鬥群也要給菲律賓撐腰?

這背後傳遞出:“美國恨不得馬上看到菲律賓與我們開戰,只有這樣美國才能坐收漁翁之利。”

當初的俄烏沖突就證明了一切,這仗還沒打完,美國資本就早早收割了烏克蘭的國有資産,如今只剩下澤連斯基一個人可憐巴巴地收拾殘局。

所以很多人認爲,關于菲律賓那一艘破船,爲什麽我們不能直接拖走或者炸毀?

事實上,我們並不會拖走,更不會炸毀,原因很簡單,那就是不會上美國的當,反而將計就計。

你以爲美國利用菲律賓來牽制我們,我們就不能用菲律賓反制美國嗎?

別忘了,美國本土與南海相隔萬裏,美國每一次派出航母戰鬥群過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更別說是戰備精力。

今天美國不敢下場中東戰場,就是因爲美國被東歐戰場以及南海局勢牽制著,再加上美國的經濟陷入泥潭,美國債務居高不下,美元的信用不斷下滑……

所以才會看到美國高層官員開始頻繁訪華的原因。

爲什麽?

因爲美國扛不住了啊,才會派人過來談判,試圖讓我們讓步。

從今天的局面來看,中美之爭的結局逐漸浮出水面,美國自然成爲了輸的一方。

從整個中美大博弈來看,要是時間往前推20年,或許我們沒有勝算,但從今天來看,美國是根本贏不了!

在以往,美國牢牢控制了阿富汗、敘利亞、伊拉克,再利用手段“軟禁”伊朗,以至于美元與石油牢牢綁在一起。

如此一來,我們的海上商路以及石油都被美國控制住。

但今天呢?

沙特與伊朗實現大和解,中東那些阿拉伯國家更是紛紛高舉“反美旗幟”,美國從阿富汗撤軍,退出敘利亞以及伊拉克,這都預示著美國在中東的控制徹底瓦解,只剩下以色列一個小弟在苦苦支撐。

而且今天伊朗不斷拉攏人馬,准備圍攻以色列。

更是向世界傳遞出一個信號:一旦以色列被鏟除,那美國霸權就會不攻自破!

所以,美國人眼看在軍事層面無法震懾中國,只能把目光轉向了經濟層面。

很多人不理解,爲何美國會如此擔憂中國的電動車發展?

事實上,美國擔憂,並不是因爲他們造不出來,而是因爲中國電車的出現,會挑戰美元與石油的地位!

在以往的燃油車時代,美國可以躺著賺錢。

但突然中國大規模造出電車,而且價格比燃油車還要低得多,那一旦中國電車在全球範圍內普及起來,最終損失慘重的是誰?

必然是美國!

電車出現,燃油車銷量減少,那石油的消耗也減少,那美國收入自然減少。

而且這還沒算上燃油車産業鏈,還沒算美國那些科技巨頭的“專利費”。

所以當中國成爲全球第一大電動車生産和銷量大國的時候,美國像“炸了鍋”一樣,美國官員紛紛跳出來抹黑中國電動車。

因爲中國電車的出現,對美國固有的“石油體系”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從中國電動車高速發展的背後,我們就能夠看出,中美之間的差距正在不斷縮小,中國的實力遠比我們所看到的要強大得多。

光是軍事層面,就透露出我們的科技發展程度。

要不是官方公布,你能想象得到我們才用了短短幾十年時間,就造出了中段反導、四代機,更別說在無人機領域領先全球了。

當然了,我們國家雖然發展飛快,但一直在隱藏著實力。

爲什麽要隱藏實力?

當今世界依舊是以美國爲首的西方國家主導的,我們發展越快,美國的打壓只會越頻繁。

要是我們與美國單挑,或許問題不大。

但要是我們以一己之力對抗整個西方,那壓力就很大了。

而且我們也很清楚,鹬蚌相爭漁翁得利這個道理,可不想哪一天看到中美之間爭得你死我活,結果被第三者插足一手摘走了“勝利果實”。

何況今天的美國雖然在衰退,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而我們也還沒有發展到可以碾壓美國的地步。

所以在我們實現真正的複興之前,必須要忍而不發。

甯願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與周邊地區建立強大的合作,也不能與美國決一死戰。

所以這些年我們與美國對抗之余,還不斷聯合其他勢力向美西方施壓。

比如與俄羅斯交好,比如與中東那些阿拉伯國家交好。

這也是爲何美國三番四次封鎖打壓我們,在經濟層面也要與它保持談判通話的原因。

我們當務之急是要保持自身的戰略定力,平穩有序地戰略收縮,而不是爲了單純的博弈勝利。

再說了,一旦美元徹底崩盤,我們也會損失巨大,要知道今天的世界局勢還是在美元主導下運作的……

那對于美國這種強盜,我們就沒有辦法了嗎?

我認爲最好的方法就是:准備打,爭取和,盡量拖。

首先,關于中美博弈,你會發現這幾年我們的態度越發強硬。

從以往“溫良恭謙讓”,變成了“你沒有資格從地位的角度出發與我們談話。”

這是我們的戰略出擊,先告訴美國人時代變了,別妄想通過壓迫、威脅就能蠶食我們的利益和勢力範圍。

所以,我們必須要拿出一副“時刻准備戰鬥”的態勢,讓美國人看到我們堅定意志以及實力。

其次,所謂的准備打,並不是真的要與美國開戰,而是爭取和平。

因爲大國之間的博弈,遠不止表面上的軍事對抗,美國自然很清楚這一點,才會頻繁把航母戰鬥群放在我們家門口。

而我們也完全沒有必要與美國來一場“你死我活的”決戰,因爲根本沒有那個必要,搞垮美國的手段和戰略多了去了,只是我們目前還沒有發展到想要的階段罷了。

再說了,時間站在我們這一邊,越往後對于我們來說越有利,但美國就不一定了。

這也是爲何今天的美國坐立不安的原因,美國越是在南海、台海搞事情,越是證明其手上的牌所剩無幾。

所以我們走在複興路上,一定要持續不斷展現實力,不能再走以往的“韬光養晦”路子,因爲今天中國的光已經藏不住了!

與其藏著掖著,還不如直接亮出來,讓敵人也看看,這練了幾十年的拳頭,它擋不擋得住!

何況在今天這個時代,你亮劍越頻繁,敵人擔憂的就越多。

從當下美國不斷讓渡利益來看,就足以看出我們頻繁亮劍是正確的!

這裏不禁讓我想起了當年教員的一句話:“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也是一樣的道理。

所以在今天這個世界局面,大國之間的博弈,講求的是經濟層面,是工業層面,是社會層面的全方位較量,而不是單純的軍事對抗。

但凡我們在某一層面出現短板,美國就會趁勢而入。

就好比當年的蘇聯,盡管蘇聯軍事強大,但在經濟短板面前,被美國打的體無完膚,最終走向了瓦解。

再看看當年的日本,盡管經濟勢頭超強,一度追趕美國,但政治軍事短板太大,最終被美國一招拿下。

那今天的中國,爲何可以全方位與美國抗衡?

2008年的汶川地震,就讓美國看到了,中國與它以往的所有競爭對手都不一樣!

那一場地震,我們所呈現出來的雄厚國力,是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做到的。

比如軍隊的能力,上層的指揮能力,社會的凝聚力……

這些東西細分來看,就是災害救援能力,似乎顯得不那麽起眼。

但要是放在戰爭時期,就可以把這些東西轉變成戰爭潛力,那恐怖如斯的凝聚力,可不是美國可以抗衡的。

所以自此之後,一旦中國爆出什麽軍事層面的裝備武器,美國的軍事專家就會說:“中國的綜合實力又提高了”。

爲什麽?因爲中國的凝聚力太強了,如今還在不斷補齊短板,在軍事、科技和經濟上追趕美西方,那未來美國更是沒有任何勝算!

再看看這幾年我們的工程建設以及援助外國的基建足以看出,中國的自信不斷增強。

以前我們搞一些重大的工程和基建,都是藏著掖著,擔心美國會過來搞事情。

但今天,我們公開搞不單止,還要幫助美國的敵人搞,甚至把基建修到美國的家門口去!

爲什麽?因爲我們有這個底氣和信心,手上擁有“東風快遞”!

接下來,我們要做的就是,徹底把美國的勢力從東北亞和東南亞驅趕出去,讓美國退出亞太地,那中國就能順利實現“複興”了。

美國爲何不斷拉攏日本、韓國、菲律賓越南等國?

因爲美國很擔心中國與日本、韓國等國交好!

一旦亞洲這些國家都與中國交好,那美西方霸權就徹底瓦解,美國更是無法在全世界作惡了。

舉個例子,在經濟上,東北亞和東南亞地區的國家團結起來,一致對外抗衡美西方,整合外彙儲備,建成一個萬億美元規模的儲備庫,那就可以降低對美元儲備的需求,加大力度推行人民幣作爲結算,甚至把美元擠出去。

如此一來,但凡美國在亞太地區露出明顯的敗像,那其他地區都會紛紛響應。

正所謂牆倒衆人推,美國在全世界範圍內欺淩這麽久,他們早就想推翻美帝霸權了!

總而言之,關于中美博弈,是一場持久戰,美國不會放棄,我們也避無可免。

我們能做的就是不斷加強自身發展,放棄一切幻想,時刻准備戰鬥。

別看今天的美國表面上是天下無敵,實質上卻是一位滿身肥肉的“胖子”。

特別是近幾年,這位胖子走起路來都要大喘氣。

那美國越虛弱,越是餓得慌,自然需要通過搜刮各國財富來彌補自身需求。

這幾年美國才會不留余力地打壓中國,雖說我們遭受美國的封鎖打壓,那也加速了我們補齊短板。

美國逼得越緊,我們發展越快,最後美國就會來到了一個“窮兵黩武”的局面。

所以從今天美國走的每一步看來,無一不透露出它的著急,它的不安,它的無奈。

與之相反,中國始終穩坐如鍾,充沛的底牌可以隨意搭配不同的打法,同時還能控制中美博弈的發展節奏,避免美國玩過頭了出現崩盤的局面。

還是那句話,與中國人玩兵法戰略,玩計謀策略,美國人還不夠稱!

我們只是沉睡了一百年,又不是才出現了一百年!

要是把美國那200多年曆史放入中華上下五千年拍一部電視劇,還不夠看一集呢!

5 阅读:214
评论列表

大講者普拉斯

簡介:獨立媒體人 傳遞故事,值得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