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營商財經網康钊:美國事先知道俄羅斯音樂廳恐怖襲擊?

康钊 2024-03-24 02:57:42

運營商財經 康钊/文

3月22日夜間,俄羅斯首都莫斯科近郊的克拉斯諾戈爾斯克市一音樂廳22日發生槍擊事件。據初步統計,這起槍擊事件已造成超過60人死亡、100多人受傷。然而,美國之前的一則警告如今引發高度關注,因爲美國居然事先似乎知道會有恐怖襲擊。這不得不讓人對美國的高科技再次審視。

美國對俄羅斯此次恐怖襲擊事件的預測非常准,3月22日晚間,3名身著迷彩服的不明身份槍手襲擊了俄羅斯的一個音樂廳,他們還投擲了手榴彈或燃燒彈,引發火災。但值得注意的是,3月7日,美國駐俄大使館網站曾刊發預警公告,希望在莫斯科的美國公民不要在周五和周六兩天外出時去人多的地方。公告特別寫道,“美國公民應當采取謹慎措施,避免在48小時內參加任何大型戶外集會,包括去音樂廳”。這其中,美國對此次恐怖襲擊的時間、地點的預測都非常准。但很可惜,未能引發俄羅斯關注,主要是因爲這種預測經常會有,沒法每次都采取措施,怕影響人們的生後。

美國預測恐怖襲擊的能力似乎很神奇,不止一次精准地預測並判斷了恐怖襲擊。今年1月,在伊朗東南部城市克爾曼發生了兩起自殺式爆炸襲擊,導致80多名伊朗人死亡。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報道,美國當時獲得的情報稱,恐怖組織“呼羅珊”正在策劃襲擊伊朗。美方隨後對伊朗發出了秘密提醒,但很可惜,伊朗也沒有重視,導致爆炸襲擊發生。當時,伊朗有人可能片面地認爲襲擊者與美國和以色列有關,但事實上卻是真正的恐怖分子發起。

看來,美國對于恐怖信息的收集能力比俄羅斯強,這種對恐怖信息的收集能力可能不完全靠人工完成,而要靠高科技的監測手段,這方面美國占有絕對優勢,美國有全球最完善的互聯網監測能力。早在2013年,英國《衛報》首次披露,美國在開展一個代號爲“棱鏡”的秘密項目。美國情報機構利用微軟、谷歌、蘋果、臉書、雅虎等9家互聯網公司及一些大型通信服務商提供的數據,肆意追蹤民衆的私人關系與社會活動,對美國國內外進行大規模監聽。

0 阅读:39

康钊

簡介:運營商財經網總編輯,財經、科技大事記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