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幾年現金才是手中的“硬貨”?行長坦言:要做過苦日子准備!

房産新聊 2024-05-10 06:24:41

“閉眼購房就能賺錢”,這句話曾是衆多人心中的投資信條。事實上,許多深信不疑的購房者們也確實因此賺得滿盆滿缽,不乏有人僅憑購房之舉便實現了財務自由。統計數據顯示,自2000年以來,我國平均房價從約2000元/平方米攀升至如今的萬元水准,漲幅高達四倍。然而,當我們深入觀察各個城市,會發現房價的漲幅更爲驚人,許多城市的房價上漲了十幾倍甚至幾十倍,就連縣城的房價也普遍上漲了十幾倍。以北京三環附近的房産爲例,2000年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總價約爲35萬元,而如今同樣地段的房子起步價已高達1000萬元。對于普通工薪階層而言,這幾乎是一生都難以企及的財富,然而在過去,通過投資房産卻能夠相對輕松地實現。

回顧過去20年,房産投資幾乎是一場穩賺不賠的盛宴,房價的持續上漲使房産逐漸成爲了炙手可熱的投資選擇。同時,房子不僅僅是投資的工具,更是生活的必需品,是家的象征。在城市中,房子與愛情、婚姻、子女教育、醫療資源等緊密相連,這些附加屬性讓房子在人們生活中占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特別是對于城市中的年輕人,購房成爲了他們追求幸福生活的必經之路。房子既可用于居住,也可作爲投資工具,這使得房産在投資市場中獨樹一幟,備受歡迎。在過去,人們有錢就買房,甚至不惜借貸購房,這反映了購房在人們心中的重要地位。

但是近3年以來,隨著房價的連續下跌,購房投資的盈利前景逐漸變得撲朔迷離。許多人發現買房不再是一種穩賺不賠的投資方式,反而可能帶來不小的經濟損失。就像鄭州的一位粉絲,他在購房後的短短半個月內,就因房價下跌而虧損了近40萬元。具體來說,一套原價1.2萬元/平方米的120平方米的房子,在半個月內迅速降至8900元/平方米,每平方米虧損高達3100元。

這樣的情況並非孤例,武漢、青島、昆明和石家莊等城市的購房者們都或多或少地遭遇了類似困境。他們本以爲購房是一種穩健的投資,卻不料房價在短時間內大幅下挫,使他們措手不及。對于許多習慣于房價上漲、將房産視爲主要投資渠道的人來說,房價的下跌無疑給他們帶來了巨大的心理沖擊,甚至至今仍有不少人難以接受房價下跌的事實。

但正如大樹不能無限向上生長一樣,房價也不可能永遠上漲。房價的下跌是市場規律的正常體現。然而,對于那些習慣了房價上漲和依賴房産投資的人來說,房價的下跌讓他們感到無所適從。尤其對于普通民衆來說,他們的投資選擇相對有限。在房産不再是一個可靠的投資選項後,他們手中的資金似乎失去了明確的投資方向。

盡管如此,仍有許多人堅持認爲房産是一個值得投資的選擇,他們認爲房價只是短期下跌,未來仍有可能反彈並繼續上漲。然而,我們真的還能將房産視爲理想的投資對象嗎?這需要我們進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討。

一、市場現狀與住房資源過剩

盡管當前市場中仍存在不少剛需購房者,但不容忽視的是,我國的總體住房資源已呈現出過剩態勢。據統計,2023年底約2.4億的人口選擇租房生活,這反映了市場中仍有一部分人未能擁有自己的住房,構成了房企的潛在客戶基礎。此外,隨著城鎮化建設的推進,城鎮化率仍有提升空間,預計未來一二十年內,將有大量農村人口湧入城市。但與此同時,城鎮家庭所持有的房産已足夠滿足城市中所有人的居住需求,並有剩余。近三年,我國每年新建成的商品房高達750萬套,足以爲2200萬人提供住所。這意味著,即便城鎮化繼續推進,新建商品房亦能滿足新增城市人口的居住需求。

二、房産持有與金融屬性變遷

隨著房産持有率的逐年攀升,其金融屬性正逐漸減弱。房子,本質上是爲人類提供居住空間的建築,無論附加多少其他屬性,其居住功能始終是核心。過去,房價持續上漲的根源在于住房供不應求,使得房産成爲了炙手可熱的投資品。然而,近年來,受多種因素影響,如房産持有率上升、總體住房資源過剩以及房價下跌,房産的流通性大幅降低,變現能力亦隨之減弱。例如,有天津的房主在2019年以200萬元挂牌自己的房子,但至今已降價至120萬元仍未能售出,近期更是鮮有購房者咨詢。

近兩年來,我國房價走勢持續下跌。這一現象導致許多投資客開始抛售房産,而剛需購房者則選擇觀望。在此背景下,房産的金融屬性被不斷削弱,同時其流動性也大幅下降。那些難以賣出的房産,雖在賬面上看似價值不菲,實則可能只是紙上財富。

第三、經濟轉型與房地産行業的演變

曾幾何時,房地産行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堅實支柱,爲國家的繁榮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然而,時移世易,如今房地産行業對經濟的推動作用已轉變爲負面影響。據社科院2018年的報告顯示,當年房價收入比攀升至9.3:1,突破了9:1的警戒線,導致房地産對經濟的貢獻由正轉負。背後的原因不難理解,大量資金的湧入房地産行業,擠壓了其他行業的生存空間。

面對這一挑戰,國家早已預見並采取了相應措施。不僅提出了“房住不炒”和“避免依賴房地産刺激短期經濟”等策略,還積極倡導“國內大循環”戰略。隨著其他行業的蓬勃發展,流入房地産的資金必將受到影響,預示著房地産行業未來的增速將趨于平緩。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不難看出,房地産行業未來的發展軌迹將不再重現往日的輝煌,房價也將難以維持過去的高速增長。特別是在人口出生率持續下滑的背景下,未來對住房的需求預計將大幅下降。當然,房子也是一種消費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住房的品質和舒適度要求也會逐漸提升。但這也意味著,並非所有的房産都適合投資,許多房産的投資價值已大不如前。特別是近年來,疫情的沖擊和房價的波動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新審視現金的價值。對此,一位資深商業銀行行長指出,我們對貨幣的認識可能存在誤區,認爲貨幣增值就會貶值,因此需要通過投資來抵禦貶值。

在現實生活中,絕大多數人在嘗試投資股票、期貨等金融産品時,往往遭遇虧損,甚至可能面臨本金損失和債務風險。相比之下,房産作爲一種實物資産,給人一種更爲穩妥的感覺,這也是其深受投資者喜愛的原因。然而,隨著房地産市場的演變,持有房産同樣可能面臨新的挑戰。房産稅、房東稅和空置稅等潛在政策出台,無疑會增加持有房産的經濟負擔。

在當前樓市和經濟環境下,持有現金顯得尤爲明智。將現金投入房産市場,不僅使流動性降低,還可能引發負債問題。一旦經濟狀況波動,房産反而可能成爲負擔,影響生活質量。房産無疑是財富的象征,但在逆境中,它同樣可能轉化爲負債。因此,即便購房,也應避免承受過大的經濟壓力,明智地選擇負債水平。

最終,我要強調的是,房子並非絕對的安全資産,而現金則能夠爲我們和家人提供應對突發事件的保障。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中,保持一定的現金儲備,才是我們真正的“硬通貨”。

0 阅读:305
评论列表
  • 2024-05-10 07:41

    黃金才是硬道理通貨,紙幣算個屁,一打起仗來破紙一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