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子季到了,雲南人也跟著AI采蘑菇吧?別鬧,會要命的!

風雲圈 2024-05-01 21:24:24

今天突然在路上,有人放了《采蘑菇的小姑娘》這首歌。讓油鹽君聯想到了蘑菇采摘的歡樂場景。目前正值雲南的蘑菇采摘季,是不是也像歌曲裏那樣的愉悅呢?在油鹽君看來,雲南采蘑菇可遠非一件輕松好玩的事情,而是伴隨著極高的風險。

雲南的山地環境爲野生菌提供了豐富的生長條件,其種類之多,幾乎占全球食用菌的近一半。然而,在這些美味背後,卻隱藏著致命的風險。

其實,規避毒蘑菇的方法,不說大家也都能猜得出。那就是直接去市場上、超市中去購買。可誰曾想,雲南人對于野生蘑菇的熱愛幾乎到了癡迷的程度,很多人甯願親自上山采摘,也不願在市場購買。這樣,就必須面對一個問題了,那就是如何能准確判斷蘑菇是否有毒。

盡管昆明植物研究所每年都會發布毒蘑菇挂圖,並通過短信提醒民衆,但誤食毒蘑菇的事件依然頻發。講真,辨識毒蘑菇這事,目前還真的沒啥好方法,連菌類專家都需要察言觀色,甚至需要實驗儀器的基礎上,才能做出判斷。且這個判斷還不敢保證百分百正確。

但近年來,AI技術的興起,似乎給那些熱衷于采蘑菇,卻偏偏不識得毒蘑菇的人們希望。爲采蘑菇提供了新的思路。

然而,事實證明,依賴AI進行蘑菇識別同樣存在巨大的風險。因爲AI的准確性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數據集的完整性、算法的精確性等。更重要的是,蘑菇的毒性往往與其外觀沒有直接關系,需要借助專業的知識和工具進行判斷。因此,即使是最先進的AI技術,也很難保證在蘑菇識別上的准確性。

國內的例子咱們就不講了,講個國外的例子。美國的愛倫一家人常吃蘑菇,識別蘑菇的經驗更是輩輩相傳。不過他自認爲都到了新時代了,就沒必要再因循守舊了,遇到啥事,一部智能手機就解決了。于是,他用了一款帶蘑菇識別器的APP,手機檢測的結果是這種蘑菇可食用。結果,他中毒了。送醫之後,醫生介紹說,這種蘑菇的毒素一口就能毒倒4個人,多虧送醫及時,差點釀成悲劇。

我們必須認識到,在涉及健康的問題上,盲目信任AI技術是非常危險的。盡管AI在很多方面爲我們帶來了便利,但在蘑菇識別等複雜領域,它還不能完全替代人類的專業知識和經驗。對于雲南人來說,要想安全地享受野生蘑菇的美味,最好的辦法還是學習和掌握專業的蘑菇識別知識,而不是盲目依賴AI技術,不要因爲一時的盲目信任而付出慘痛的代價。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