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時,杜聿明、王耀武申請參戰,爲什麽沒成功

曆史客棧 2024-05-08 11:01:10

1950年10月,當毛主席決定發起抗美援朝的時候,國內和國外的不同聲音就此起彼伏,很多人都認爲,剛剛建立的新中國,是無論如何也打不過世界頭號強國美國的。

這個消息,也傳到了北京功德林戰犯管理所,這些戰犯的反應比外面的人更加複雜,有不少人甚至有點幸災樂禍,覺得共産黨這是在引火燒身,一旦戰爭打響,就是蔣介石卷土重來的時候,到那時,他們就有出頭之日了。

不過,大多數人還是有著強烈的愛國心和民族意識,雖然知道中國志願軍很難打得過全副武裝的美軍,但在心裏還是希望志願軍能創造奇迹,讓全世界看到中國人民是不好欺負的!

所以,他們在內心深處,都在期盼著奇迹發生。

結果,奇迹真的發生了!

彭德懷率領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後,出其不意,連戰連捷,讓國內一片歡騰,這些戰犯們也非常激動,紛紛希望能以自己的方式,爲這場抗美援朝戰爭做一點貢獻。

這些國民黨戰犯,有不少人都曾在二戰中與美軍接觸過,了解美軍的戰略戰術,所以,大家就給志願軍提出了很多寶貴的建議,甚至還有一些人壯心不已,希望能直接參戰,將功贖罪,比如杜聿明、王耀武、宋希濂等人。

這些戰犯的巨大轉變,當然也是新政府願意看到的,于是,中央就派陳赓去功德林看望他們,聽取他們的意見。

陳赓是黃埔軍校第一期的老大哥,在國民黨軍界有著很高的威望,因此,他的到來,受到了戰犯的熱烈歡迎,紛紛獻計獻策。

比如陳赓的老同學杜聿明,早在黃埔軍校時兩人的關系就很好,杜聿明在抗戰時期還參加過中國遠征軍,與美軍有過深入的合作,對美軍的戰術還是很了解的,因此,杜聿明就對陳赓說:“美軍其實並不可怕,他們的強,主要是綜合國力強,武器先進,訓練和指揮都講究科學,但是,他們的這種科學是打折扣的,非常機械刻板,不會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應變,而且,美軍士兵吃不了苦,更怕死,大多數人都是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我們要抓住這一點,狠狠地打擊他們。”

黃埔三期學生王耀武也說:“我聽說滇軍出身的50軍打得非常好,曾澤生將軍又立新功,我對滇軍很熟悉,他們行,我王耀武也一定行!”

陳赓聽後,非常高興,說:“好啊,現在最需要的就是你們這樣既熟悉美軍,知己知彼,又從內心裏不怕美軍的人才,我會積極爲你們爭取的!”

杜聿明、王耀武、宋希濂等人聽後,心裏都充滿了期待,盼望著能再次披挂上陣,爲國效力。

但是,黃維卻在一邊冷眼旁觀,等陳赓走後,就給他們當頭潑了一盆冷水:“都醒醒吧,共産黨的精兵強將多得都使不完,怎麽會輪得上你們這些敗軍之將上戰場?”

這番話,雖然逆耳,但也不無道理。

的確,解放軍藏龍臥虎,名將如雲,當抗美援朝打響後,無數人都在申請入朝參戰,但是,大多數人都沒能如願,即使是許世友、楊得志這樣的猛將,也只是在戰爭後期才得以入朝,沒打幾次仗,讓他們非常失望,所以,怎麽能輪得到這些國民黨戰犯上戰場呢?能聽聽他們的建議就不錯了!

至于王耀武提到的曾澤生,其實跟他們是不一樣的,曾澤生雖然也是國民黨將領,但是在1948年就率部起義了,成爲人民軍隊的一員,所以,曾澤生率領部隊入朝參戰,是沒有問題的,和王耀武、杜聿明這些人不可同日而語。

當然,這些戰犯們提出的建議還是很有用的,對志願軍了解美軍的情況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算是他們爲抗美援朝做出了一點貢獻。

(參考資料:《文史博覽》《特赦1959》)

9 阅读:2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