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汪道文:近半疾病死亡者死于心腦血管疾病,建議立法用于預防和控制

九派新聞 2024-03-05 13:40:11

3月5日,在全國兩會上,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內科學系名譽主任汪道文教授,就加強心血管健康管理提出制定“心血管健康促進法”的建議。他希望通過立法手段,提升心血管疾病的預防和控制能力,推動醫防協同,並將心血管疾病的預防工作納入基層組織的行政管理考核體系,以全面提升國民心血管健康水平。

“心腦血管死亡人群在中國居民疾病死亡人群中的占比越來越高,接近一半的人死于心腦血管疾病。中國人的遺傳背景沒有改變,但死亡占比上升,這是爲什麽?因爲環境變了。”汪道文接受九派新聞采訪時解釋,“高血壓多了,肥胖的多了,血糖高的多了,這些都和我們的飲食生活習慣有關。”

汪道文。圖/受訪者提供

中國的心腦血管疾病患病風險潛在人群高達3.5億人。在中國城鄉居民疾病死亡構成比中,心血管疾病占比超過45%。這一嚴峻的現實顯示國內心血管病患病率持續上升,疾病負擔逐年加重。

“西方有成熟的經驗,我們國家也開始有自己的經驗。”汪道文說,在研究過程中,他們發現這一死亡占比是可以控制的。導致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絕大多數已知,通過調控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指標,改善生活習慣如戒煙、限酒和增加運動量等,都可顯著降低心腦血管病發病和死亡風險。

在中國農村開展的心血管疾病的綜合幹預也證實了這一點。2020年,中國農村地區的心血管病死亡率高于城市地區,達到48%。2018年,同濟醫院心血管內科參加了中國農村高血壓防治項目,通過建立高血壓慢病大數據管理跟蹤平台,指導村醫對高血壓患者點對點幹預,3年跟蹤管理發現,以村醫爲主導的多層面綜合幹預可大幅提升基層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控制率。

但汪道文說,關口前移、預防先行,通過調動人們對于疾病預防的主動意識,做到“主動健康”,完全可以節省更多的醫療資源,減輕疾病的負擔。

他說,我國心血管病防治工作任重道遠,需要各級政府、醫療機構、科研團隊和廣大居民共同努力。“我們應以法律和政策作爲主要治理工具,深入做好心血管疾病診治健康標准化工作,將績效評價納入政府基層組織行政管理考核中,從而有效降低人群心血管疾病患病率,真正實現全民健康。”

“我們只做這幾萬人,就已經辛苦得不得了,我們希望可以通過法律的形式,就像脫貧攻堅一樣,變成政績考核的一部分,在全國推廣。只有高素質的國民才能實現中國式的現代化。”汪道文說。

九派新聞特派記者 王佳箐 通訊員 田娟 北京報道

編輯 任卓 劉萌

【來源:九派新聞】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55 阅读:11005
评论列表
  • 2024-03-07 11:01

    最好的辦法就是把外賣關了.不吃垃圾食品問題就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