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交的公糧能否可以等效于養老金?

社保小龍蝦 2024-05-09 20:45:15

社保知識,小龍蝦每日分享第992期,歡迎關注!

今天看到一個討論的話題:【農民交的公糧徭役三提五統是否可以等效于養老金?】

(這裏不討論【徭役】一詞是否准確)

一、什麽是三提五統

或許許多人對于這個詞語比較陌生,這裏簡單的說明下。

【三提】:村級提留款。包括公積金(村建設費)、公益金(村福利費)、管理費;

【五統】:鄉級統籌款。包括教育費附加、計劃生育費、民兵訓練費、鄉村道路建設費、優撫費。

注意1:公益金是包含合作醫療的,類似醫保的初級版本。

注意2:“徭役”其實是屬于公積金(村建設費)的一種,簡單說就是出力與出錢的區別!

三提五統說白了就是當時特殊時期,國家沒錢,地方自籌!主要用于教育、醫療、公路、水電氣、農業等等。

提醒1:三提五統算不上是國家稅,頂多算是地方稅。

提醒2:公糧屬于農業稅,具體可參照1957年的《農業稅條件》。

馬雲一年繳納幾個億的稅,不參保,同樣沒有養老金!

二、關于農民的貢獻

農民的貢獻大,工人貢獻就不大?

工人貢獻大,科研人員貢獻就不大?

教師?醫生?國家工作者?

試問,缺了哪一個國家能正常運轉?

任何一方貢獻大,這個可以承認,但是不能否認其他群體的貢獻。

有網友反問:

建國初期,農民扛著鋤頭,畝産100公斤,食不果腹。現如今,開著機械,畝産500公斤,吃飽穿暖。

這一切都是農民個人的功勞?那爲啥建國初期你沒有能實現呢?

種子研發、水利興修、道路建設、機械發展,這是不僅僅是農民一個人的功勞!

任何人對于社會都是有貢獻的,這個貢獻無法量化!

再說個數據,中國統計年鑒1999-h04表公布的數據:1978年,全國7.98億農民繳納28.04億元的農業稅(公糧),人均3.55元;

1978年,全國1.7億城市工商業人口繳納462.12億元工商稅,人均272元。

繳納公糧算養老金,工商業繳納工商稅是不是也算?

三、貢獻不等同于養老金

養老金不是國家恩賜的,是許多人長期繳納養老保險的回報!

國家在2010年左右實施農村居民養老保險,可以說全國都在宣傳、鼓勵大家繳納!

問問自己,當時自己爲什麽沒參加?那些參加的是否領取了養老金?

一些人永遠不說自己得到了什麽,看到自己比別人差就覺得吃虧了,眼紅了,看不到別人的付出!

私企退休人員近兩萬的退休金,自己看到了眼紅了,他們每個月繳納兩三千的養老保險看不到!

公務員退休後近萬元的養老金,自己看到了眼紅了,他們每個月繳納七八百的養老保險看不到!

農民群衆一分錢養老保險沒繳納每個月領取100-1500的養老金,自己看不到!

這個時候必定會有人跳出來說視同繳費問題。

視同繳費,個人無需再繳納,國家給予補交。

提問:爲什麽是視同繳納,當初爲什麽不實際繳納,這個錢去哪了?

當初的法律規定就是養老保險全部由單位承擔,單位負責發放退休金——這就是視同繳納等同于繳納的法律依據。

2013年退休,按照法律政策,國家財政出錢發退休金。

2014年退休,按照社保改革,不算視同繳費年限,實際繳納一個月,發一個月的養老金?

合適嗎?

視同繳費不是養老金差距大的根本原因,它是時代過度、制度並軌的産物,很快將消失!

參保人員A是公職人員,參保人員B是企業人員,2015年30歲參加工作,2045年60歲退休。

誰的養老金高?

沒有視同繳費爲什麽還是有差距?

1 阅读:259
评论列表
  • 2024-05-12 16:18

    過去國家窮的年代沒有人給國家講道理,現在國家慢慢富強了,一些不懷好意的白癡開始給國家講道理了?煽動工農商學兵的情緒?一些沒有是非觀念的人跟著亂罵?

社保小龍蝦

簡介:分享社保知識,擅長五險一金。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