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雷達:自動駕駛核心傳感器,布局龍頭廠商梳理

翰棋說財經 2024-05-17 02:46:06

當前多傳感器融合已成爲自動駕駛的主流技術路徑。其中,激光雷達、攝像頭、超聲波雷達和毫米波雷達各具特色相互補充,能夠顯著提升自動駕駛系統的穩定性和安全性,並能有效克服了僅依賴視覺識別的短板。

當前全球衆多汽車制造商在選擇L3級別及以上自動駕駛感知方案時,都傾向于采用激光雷達融合技術。

激光雷達與其他傳感器相比,在精度、角分辨率以及探測距離上有明顯優勢,並且能夠實時構建周圍環境的3D模型,是自動駕駛重要的感知技術。

據Yole預計激光雷達到2028年將大幅增長至約45億美元。此外,根據Frost&Sullivan的預測,中國ADAS的市場滲透率有望從2023年的6.3%增長至2030年的87.9%。

關注【樂晴行業觀察】,洞悉産業格局!

數據來源:Yole

激光雷達的産業鏈上遊集中在激光發射器、接收器、信息處理單元以及掃描系統核心部件的制造環節,中遊以生産激光雷達整機的廠商爲主,下遊應用主要有無人駕駛、機器人技術、高精度地圖制作以及測繪等多個領域。近年來,本土的激光雷達制造商已積極與國內汽車制造商展開合作,並在前裝市場上實現了顯著的量産成果。

激光雷達産業鏈梳理:

資料來源:信通院

車載激光雷達由主要模塊包括發射激光的發射模塊,負責特定區域掃描的掃描模塊,探測反射光線的接收模塊和控制模塊。

其中,激光發射模塊是激光雷達的核心組成部分,包括激光器發射器和光學系統。激光器發射器爲整個系統提供激光光源;光學系統對激光器發出的光束進行准直和整形,通過調整光束的發散度、波束寬度以及光束截面積,來提升輸出光束的質量。

發射器環節主要廠商包括長光華芯、炬光科技等;探測器有奧比中光等廠商參與布局;光學元件頭部廠商有永新光學、藍特光學、炬光科技、水晶光電等。

激光雷達主要細分環節及主要廠商梳理:

資料來源:信通院、行行查

競爭格局和龍頭梳理

目前,激光雷達市場的主要競爭者集中在中國、美國和歐洲。

國內的激光雷達整機制造商和光學元件供應商已具備與全球競爭的實力,在激光發射器和探測器方面,國內産品進口替代的潛力巨大。整機中國激光雷達企業全球市占率超過七成;光學系統國內企業在准直鏡、分束器、分散片、反光鏡等領域具備全球競爭力。

根據Yole數據,禾賽科技以47%的市場份額連續兩年穩坐全球車載激光雷達市場龍頭位置。在無人駕駛出租車領域,禾賽科技的市場份額達到67%,也具有市場領導地位。圖達通(現更名爲Seyond)與蔚來汽車持續合作,以15%的市場份額名列第二。法雷奧、速騰聚創和覽沃市場份額緊隨其後。

激光雷達已逐漸成爲衆多車型的標配。據佐思汽研的調研顯示,國內已有多款搭載激光雷達的車型陸續上市,如蔚來的ET5、ET7、ES7、ES8和ES6,以及理想的L9和L8,小鵬的P5、G9和G6等。據不完全統計,2023年國內約有20款以上搭載激光雷達的新車型上市,預計到2024年之後,寶馬、奔馳和沃爾沃等外資品牌也將加入激光雷達的裝車中。

汽車制造新勢力推動全球激光雷達市場快速增長,也是本土企業搶占市場份額的關鍵因素。同時,國內龐大的市場需求也將爲激光雷達提供肥沃的土壤。

結語

當前全球激光雷達正在加速迎來拐點,在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的感知需求推動下,激光雷達制造商獲得了衆多汽車廠商的定點合作,加速激光雷達的量産進程實現了規模化生産。由此帶來的成本效益使得激光雷達的成本迅速下滑。從未來的發展趨勢來看,産業鏈軟硬件協同進步促使産業鏈進一步加速發展。

關注【樂晴行業觀察】,洞悉産業格局!

0 阅读:2

翰棋說財經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