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星艦”第三次試飛,首次達“軌道速度”,但重返地球時失聯

呂璐觀世界 2024-03-15 18:40:10

根據CNN等外媒的最新報道,美國Space X公司的旗艦産品——“星艦”火箭,在當地時間3月14日,進行了第三次飛行測試,該火箭在發射後成功進入太空。

“星艦”重型火箭

對于“星艦”火箭的此次表現,Space X的首席執行官——馬斯克,在一社交媒體平台上向該公司的研發團隊表示祝賀,他說道:“‘星艦’已成功達到軌道速度”。同時,美國航天局的負責人尼爾森也對此分享了自己的心情,他表示“‘星艦’的升空令人興奮,我們將繼續努力,目標是通過‘阿耳忒彌斯3號’任務,使人類再次踏上月球,並最終到達火星。”

據報道,“星艦”在體積和能力上均超越了Space X現有的“獵鷹9號”及“獵鷹重型”火箭,它不僅能將百噸以上的載荷送入地球軌道,還能執行將相關物資運送至地球軌道、月球乃至火星的任務。根據Space X公司與美國航天局的協議,“星艦”火箭還將作爲“阿耳忒彌斯3號”載人登月計劃的著陸器,承擔將美國宇航員送回月球的重要使命,但據稱該項目的研發進程經曆了數次推遲。

“星艦”重型火箭在第三次試飛中升空

報道稱,Space X的“星艦”重型火箭成功達到了入軌所需速度,並在軌道上完成了有效載荷艙門的開啓與關閉操作,這一步驟對于未來任務中的燃料補給至關重要。此外,Space X的工程師們還在此次試飛中,進行了推進劑轉移的測試,這也是星際飛船在軌運行和執行燃料補給操作時的重要步驟。

據《紐約郵報》報道,此次試飛過程中,Space X也用到了星鏈互聯網衛星來轉播實時視頻,並打算利用“星艦”火箭來部署下一代星鏈互聯網衛星。

不過,報道還提到了此次試飛遭遇的一個實際問題。盡管“星艦”火箭的助推器成功與飛船分離,但它未能實現預期的受控著陸。大約在升空後50分鍾,飛船在重新進入大氣時失去了聯系。Space X對此表示,飛船在重返大氣層或墜海過程中可能已被摧毀。

報道中還提到,“星艦”火箭失去了與Space X的跟蹤和數據中繼衛星系統、互聯網服務系統的雙重通信聯系,這種情況也表明火箭可能已經解體。

根據Space X的官方資料,其最新的重型運載火箭“星艦”,是目前全球最大體積和最強推力的運載火箭,擁有大約9米的直徑和120米的總高度。“星艦”火箭的下半部分裝備了若幹“猛禽”級發動機的“超級重型”助推器,上半部分則是可循環使用的飛船部分。

“星艦”火箭的第二次試飛

綜合多家外媒此前的報道,“星艦”火箭在過去一年,還進行過兩次試飛嘗試。盡管在此次返回地球的過程中,“星艦”失去了聯系,但這次飛行的距離卻遠超之前的兩次。

在2023年4月的首次試飛中,“星艦”火箭也一度順利升空,但不久後就發生爆炸,據法新社報道,爆炸原因是火箭發動機出現了故障,且下端的助推器,未能與上端的飛船部分成功分離。時隔七個月後,“星艦”火箭開始第二次試飛,這次雖然成功完成了助推器和飛船的分離,不過在飛行不到三分鍾後,該火箭便與地面控制中心失去了聯系,並且觸發了自毀程序。

對于此次“星艦”火箭的失聯,Space X公司表示將對此展開調查,報道也指出,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也將監督Space X對這次事故的調查工作。

0 阅读:148

呂璐觀世界

簡介:【唯有觀世界 才有世界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