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思政微課講出青春味道!“甯聽”南京大學生眼中的“中國式現代化”

揚眼 2024-05-04 12:15:59

自南京大學生“思政好聲音”·甯聽青春說上線以來,在甯高校大學生中掀起了思政宣講熱潮。首期“甯聽青春說”推出了11條思政宣講微視頻,來自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河海大學等一批高校的大學生生動講述他們眼中的“中國式現代化”。據了解,南京大學生“思政好聲音”•甯聽青春說專題欄目由中共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員會、南京市教育局借助揚子晚報•少年志融媒平台推出,進一步發揮在甯高校的理論優勢,推動大學生成爲高校“思政好聲音”的積極傳播者和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工作的主動踐行者。

第二期南京大學生“思政好聲音”·甯聽青春說思政宣講微視頻

《信仰永不停歇》《“堅”守初心使命 “真”心映照山河》《從追趕到領跑》《以冠軍精神奏響青春之歌》《特殊教育青春說》……第二期“甯聽青春說”將推出17條思政宣講微視頻,一大批來自南京師範大學、中國藥科大學、南京郵電大學、南京藝術學院、南京體育學院、南京特殊教育師範學院等在甯高校的青年大學生,用青春話語講思政,讓系列思政宣講持續釋放出青春大力量。

“國立東南大學的進步青年,在梅庵發起組建南京社會科學研究會。梅庵逐漸成爲南京地區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基地。”“‘敬天道而事之’的傳統智慧,體現了尊重自然,崇尚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文明觀。”……“甯聽青春說”系列視頻上線以來,在甯高校的青年學生代表充分結合各自學校、學院、專業特色,圍繞紅色信仰、科技創新、鄉村振興、文化傳承、生態文明等主題開展思政宣講。

“甯聽青春說”首批講述人、南京大學博士生李竹安生動講述了著名理論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南京大學傑出校友程開甲先生的故事。程先生早年師從物理學大師玻恩教授,博士畢業後成爲英國皇家研究員。然而他卻放棄國外優厚待遇和研究條件,回到了中國投入研究。程先生橫跨超導、金屬物理、核物理這些大方向,過程之艱難,工作之龐雜,除了要有極其聰明的頭腦,還必得有堅如磐石的信念,這信念用程先生的話或許就是:“我現在所做的一切,都和祖國緊緊地聯系在一起。”

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張明告訴記者:“‘甯聽青春說’讓青年大學生面向青少年講思政,一方面起到啓智潤心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能幫助青少年在拔節孕穗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起到了引領社會未來的重要作用。”

南京紅色家底豐厚,紅色基因深深根植城市血脈中,擁有雨花台、梅園新村、紅色李巷等160多處紅色文化資源點。不少青年學生結合南京紅色資源,生動傳播紅色革命故事。南京理工大學廖小涵講述了黨的優秀女戰士、共青團的好幹部、革命烈士郭綱琳的故事。“镌刻‘永是勇士’的心形銅板,繡著五角星的手絹和展翅翺翔大雁的枕套,這都是女戰士郭綱琳即使身陷囹圄,也時刻保持頑強鬥志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的見證。”

南京城市職業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王娜娜介紹:“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思政課對青年大學生的成長、發展和未來具有深遠的影響。讓青年大學生自己講思政,將所學所思所感聲情並茂地講出來、寫出來,是檢驗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否真正觸動心靈、刻進思想深處的有益實踐,並且通過他們分享自己的學習經驗和思考,可以促進青年學生之間對思政課內容的深入理解和思考,進一步加強思政教育的效果。”

“只有自己真學真懂真信,才能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讓青年大學生參與講思政活動,能夠加深學生對思政課內容的理解和領會,增強道德觀念和價值觀念,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認識理解,從而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信心。”南京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徐彥秋如此說道。

更多在甯高校大學生思政宣講微視頻可以登錄少年志APP,進入南京大學生“思政好聲音”·甯聽青春說專題觀看學習。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李晨 見習記者 顧茜敏

視覺設計:範林珍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