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啥科技公司很都喜歡造車,直接造芯片或顯卡豈不是更對路子?

車兒蜂巢 2024-05-05 17:34:07

如題,其實汽車行業也是需要芯片的。2023年全球汽車行業就遭遇了芯片荒,導致大量汽車生産企業無奈減産甚至停産。

比如英偉達就可以利用其強大的AI算力技術,爲車載芯片提供智能駕駛解決方案,其效果要比普通處理器級別的算力更強,所以我們就能看到,很多汽車都使用了高通或者英偉達的車載芯片。

至于塞力斯生産的問界系列則采用了華爲芯片,也就是爲什麽華爲明明不造車,但很多人卻偏偏在問界前面挂上華爲的原因之一。

如果要論難度的話,我國現有的這些科技企業能做出顯示芯片或者優秀CPU的目前並不多。但他們如果進入汽車行業的話就會非常快,汽車行業主要要搞定的就是設計組裝,車身沖壓壓鑄,智能化自動化以及座艙之類的。

我聽一個車圈內部的大佬說,現在造車實在太簡單,像小米SU7那樣的三年造出車來其實並不是一個令人非常震驚的成績,因爲這一切都得益于我國巨大的産業鏈配套優勢。

別的不說,光是廣東省就足以讓任何一家汽車生産企業迅速解決車輛生産的配套問題。有人甚至做了一個測試,在廣東省,你可以從無到有,用250萬人民幣的價格就能造出一輛和奔馳S級一樣的車型。注意,這是從無到有,而不是從生産線上下來一輛奔馳S級!

汽車就是這麽些東西。車機系統,座艙,車殼,這些東西在廣東省都可以搞定。至于電池,電機之類的都更是現成的,拿來就可用,哪來的什麽難度可言?

但假如說讓這些科技企業跑去搞芯片或者顯卡的研發,則對他們來說是一個看不到未來的事情。這東西太燒錢不說,就算生産出來了,也不一定有軟件來做配套,不一定能賣的出去,很難投入到大規模使用中。企業家畢竟是要賺錢的,在不賺錢的情況下,他們自然也就沒有動力。

中國畢竟沒有太多像華爲,中興這樣的企業,一般的企業也不可能花如此巨大的精力去投入芯片的生産研發,這和造車行業完全不一樣。小米汽車用三年就能造出一輛車來,而且銷量非常火爆。但如果同樣的錢投入到芯片行業中,恐怕連個浪花都翻不起來。

另外,汽車産業也具有著極爲廣闊的發展前景,尤其是新能源汽車賽道上,我們總算找到了和西方世界同一起跑線比試的機會。而相信通過全體中國人的不斷努力,我們一定會加壓奮進,在如此難得的賽道中實現中國夢。

0 阅读:4
评论列表

車兒蜂巢

簡介:團結努力活潑可愛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