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買養老金,30年後通貨膨脹,不值錢了怎麽辦?

富姐姐探險記 2024-04-14 10:18:49

事實上,沒有一個産品,是可以跑贏通貨膨脹的。

通貨膨脹是客觀存在的,是經濟發展的副産品,是無法避免的。

在過去20年裏,我國的通貨膨脹最高達到8%,最近兩年在2%-5%之間趨于穩定。但是,我們大部分人高估了通貨膨脹。通貨膨脹是一個複雜的經濟現象。

對我們一般人來說,通貨膨脹就意味著漲價。

然而,我們對漲價的敏感度遠遠大于了降價。比如,之前豬肉漲價了,很多人都在說,連新聞都在報道。這兩年豬肉降價了,卻沒什麽感覺,也沒人分享這件事。

前幾年房價漲了,所有人都在說,這幾年房價跌了,卻很少有人站出來講話。最後呢,你只聽說這個漲價,那個漲價,從來聽不到降價。

我們來看果家統計局的官方數據:

過去三年,我們果家的物價上漲速度,實際上只有0.9%,2%、0.2%。按照這個速度,現在的1萬塊,30年後大概是7400左右,貶值其實並不多。

通貨膨脹呢,不是所有東西一起漲。我們通常把CPI(消費者物價指數)當做一種衡量通貨膨脹水平的工具。

CPI包括8大類:食品煙酒、衣著、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務、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和娛樂、醫療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務。生活農産品,糧食、水和油等等,就是我們的生活必須,總體漲的是非常少的。即使有波動,果家也會爲了保障民生,及時控制價格。

而工業産品呢,比如電視機、電腦、冰箱、汽車等等,這幾年都是降價了。

這麽多年,通脹最多的其實是房子和服務。房子呢,這幾年也開始降價了,特別今年,降了更加的厲害。

而服務呢,比如醫療、教育、養老護理,需求不斷上漲,供求關系決定了價格的上漲。教育的支出,越往後支出越來越大。

醫療通脹,幾乎以每年10%的速度在增長。不斷有新藥、新的治療手段出來,特效藥、進口藥越來越貴,看病、特別是看大病,越來越難,越來越貴。你買什麽産品都不可能超過10%。我們只能通過保險杠杆,或者提前鎖定醫療資源,來應對這個問題。

所以呢,對于一般人而言,離我們最近的就是生活通脹,最多也就是2%左右。養老年金後期的收益超過3%、4%,所以,是可以跑贏通脹的。

所以,現在存1萬塊,30年後購買力降低,還剩下7400塊,如果你現在不存下1萬塊,30後年,你只有0。

還有種說法,通貨膨脹是複利,只有複利才能打敗複利。

保險是一種複利的産品。比如:35歲的女性,每年存10萬,連續存5年,60歲開始領取。

每年領取58400塊,相當于每個月4964塊,活多久領多久。領到68歲,總共領取525600塊,領回本金。

領到77歲,總共領取1051200塊,領回本金2倍,此時IRR3.5%。領到85歲,總共領取1518400塊,領回本金3倍,此時IRR5.74%。

領到94歲,總共領取2044000塊,領回本金4倍,此時IRR7.72%。如果非常幸運,活到100歲,此時總共領取2394400塊,IRR8.81%,活的越久,收益就越高。

0 阅读:5

富姐姐探險記

簡介:保險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