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指揮的戰役,分爲協助指揮、參與指揮、獨立指揮三類

曆史輪 2024-05-15 10:16:34

1994年,在時任軍委主席江主席的批准下,軍委副主席張震和劉華清以不同尋常的方式爲粟裕大將進行了平反,他們在權威官方媒體人民日報以及解放軍報上發表了《追憶粟裕同志》一文,文中明確寫道:“1958年,粟裕同志在軍委擴大會議上受到錯誤的批判,並因此長期受到不公正的對待。這是曆史上的一個失誤。這個看法,也是中央軍事委員會的意見。”

到此刻,距離粟裕大將去世已經有10年之久了,粟裕才算真正沉冤得雪!這篇文章,對于粟裕在戰爭中的表現也給予高度評價,尤其指出解放戰爭時期,是粟裕同志作爲軍事家的輝煌時期。

解放戰爭,和粟裕有關的戰役非常多,文裏面提到粟裕指揮的戰役分爲了三類:

第一類:協助指揮的戰役

原文寫道:粟裕挑起了華東戰場戰役指揮的重擔,協助陳毅指揮了宿北戰役、魯南戰役、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沙土集戰役等著名戰役。

第二類:參與指揮的戰役

原文寫道:1948年11月,粟裕作爲以鄧小平同志爲書記的淮海戰役總前委成員,參與指揮了淮海戰役........繼又參加指揮了京滬杭戰役,渡過長江,解放南京、杭州、上海。

第三類:獨立指揮的戰役

原文寫道:1948年5月,粟裕任華東野戰軍代司令員兼代政委,指揮了豫東戰役、濟南戰役。

按照對于戰役指揮的深入程度,協助、參與、獨立是逐層遞進的。

協助指揮一般來說,是沒有決策權,主要還是陳毅拍板說了算,宿北戰役、魯南戰役、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沙土集戰役這些戰役,官方定義的主要功勞應該給予陳毅,粟裕大將只是從旁協助的角色。

參與指揮,比協助指揮的程度更深,因爲能夠參與指揮,一般代表當事人是軍事決策圈其中一人,要參與軍事的頂層設計,是要對戰役的結果負責的。雖然“淮海戰役第一功”是粟裕,但在淮海戰役前委當中,粟裕不是排名靠前的決策人員;京滬杭戰役,百萬大軍的總指揮是鄧政委,粟裕也不是第一決策人。

獨立指揮,則是對于戰役指揮最深的一層。粟裕獨立指揮的戰役只有兩場,豫東戰役和濟南戰役。可以說,這兩場戰役完全是粟裕說了算。豫東戰役,是與國民黨軍事力量真正地硬碰硬對決,我軍在幾乎已經步入死局的情況下,硬是“剛”贏了;濟南戰役則是我軍曆史上第一次大城市攻堅戰,爲解放戰爭後期的大城市攻堅作戰提供了寶貴經驗。這兩場戰役,粟裕都完成得非常漂亮。

綜上所述,粟裕大將確實是難得的軍事奇才,但通過官方權威的文章,我們發現粟裕在戰略方面真正獨當一面指揮的戰役,還是不夠多,很多時候,還是需要陳老總、鄧政委等人居中統籌,才能發揮其最大軍事才華。

2 阅读: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