艱苦喋血,黎明前的黑暗——中國抗戰1944

澤霖文史 2024-04-29 09:12:21
1944年,是中國抗日戰爭取得全面勝利的前一年。回顧這一年,中國軍民在戰爭中喋血奮戰,取得了重大的勝利,也遭受了慘痛的失敗。但他們終將刺破黑夜,迎來抗戰勝利的曙光。

1月1日,中共中央北方局發出《關于1944年的方針》。《方針》指出,本年度應著重完成下列任務:強化對敵鬥爭、開展大生産運動、完成整風任務、加強時事教育。

根據中共北方局的指示精神,華北各抗日根據地開始了局部攻勢作戰,繼續開展大生産運動和整風運動,爲來年的戰略反攻創造了條件。

1月24日,日軍大本營向中國派遣軍下達了攻占湘桂、粵漢及平漢鐵路南部沿線要地的命令。同時,華南各遊擊隊向日僞軍出擊,鞏固和擴大抗日根據地。

2月1日,八路軍總部發布命令,要各戰略區適時組織向日僞軍據點出擊。2月下旬,華南東江縱隊開始向廣九鐵路全線出擊。而華中新四軍在本月開展對敵作戰200余次,取得重大勝利。

車橋戰役

3月初,新四軍第1師在淮安東南進行車橋戰役獲勝。中美空軍混合大隊襲擊海南島擊毀日機30架。3月下旬,新四軍第4師對日僞軍發動軍政攻勢。八路軍魯中軍區部隊展開第3次討伐僞軍吳化文部戰役。

豫中會戰

4月初,正面戰場豫中會戰打響,持續到6月中旬。由于此時的國民黨實行消極抗戰路線,造成了中國正面戰場的第二次大潰敗,中國軍隊雖經艱苦奮戰,喪師20萬,付出了重大犧牲,但未能阻止日軍打通平漢線的目的,河南全省以及鄭州、許昌、洛陽、西平等戰略要地淪陷。

此時,八路軍太行軍區部隊發起了水林戰役。八路軍晉冀魯豫太行軍區第5、7軍分區主力向水(冶)林(縣)公路沿線發起攻勢,經10天圍困和強襲,攻克林縣外圍據點,城內僞軍紛紛東竄,八路軍收複林縣縣城和水冶鎮以西沿線據點,殲滅僞軍900余人。

于此同時,新四軍第3師發起高溝楊口戰役,取得了重大勝利。共殲僞軍1個旅又1個大隊共2500余人,斃傷出援日軍140余人,攻克高溝、楊口等據點14處,收複了六塘河(今沭陽與漣水間界河)兩岸地區,使淮海、鹽阜兩塊抗日根據地基本連成一片。

阜甯戰役

在本月開展的阜甯戰役,新四軍第3師兼蘇北軍區部隊共斃傷僞軍339人,俘2073人,攻克阜甯縣城及其外圍據點22處,摧毀碉堡143個,收複國土250平方千米,解放村鎮560余處,控制了(南)通(贛)榆公路中段。這一勝利,給僞軍以沉重打擊,擴大了蘇北解放區。

進入5月後,八路軍山東軍區部隊相繼發動了夏季攻勢。八路軍總部命令太行、太嶽軍區開展豫北遊擊戰爭。

長衡會戰

本月底,長衡會戰打響,曆經3個多月,國軍傷亡9萬多人,日軍傷亡6.6萬多人。這是中國軍隊和侵華日軍之間震驚世界的一戰,也是中國抗戰史上敵我雙方傷亡最多、交戰時間最長的城市攻防戰。

6月,捷報頻傳。八路軍太嶽軍區部隊發起濟垣戰役,連克日僞陳嶺、太社、邵源鎮等堅固據點20多處,並爭取僞軍張道安、馬明山部1300余人反正。斃俘日僞軍800余人,收複國土2600平方公裏,解放人口11萬。控制了濟源西南芮村一帶渡口,爲八路軍南下開辟豫西根據地創造了條件。

此外,八路軍還相繼收複武強、定襄、涞源、河間、獲鹿、靈丘、徐水等城。

6月底,山東軍區對日僞軍全面展開夏季攻勢。

7月,八路軍渤海軍區發起討伐僞軍李永平部戰役。八路軍、新四軍各一部向河南敵後挺進,創建抗日根據地。

8月,八路軍膠東軍區部隊發起大規模秋季戰役。八路軍晉綏軍區部隊發起秋季攻勢戰役。

桂柳會戰

9月,正面戰場桂柳會戰打響,持續到12月下旬。此役,國軍再次失利,丟失了大片國土。

縱觀這一年,國軍正面戰場傷亡慘重,呈現出潰敗的態勢。而敵後戰場,捷報頻傳。在取得抗戰全面勝利的道路上,中國軍民艱苦卓絕,喋血奮戰,雖有敗績,卻也在戰火和硝煙中,得到了血與火的錘煉,爲贏得抗日戰爭最後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