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爲全球治理提供新選擇——訪塞爾維亞知名國際問題專家亞曆山大·米蒂奇

經濟日報 2024-05-07 19:50:47

對于塞爾維亞知名國際問題專家亞曆山大·米蒂奇來說,習近平主席再次訪問塞爾維亞是一個值得慶祝的時刻。

早在2010年創辦塞爾維亞戰略選擇研究中心時,米蒂奇就堅信,中國的崛起勢不可擋。因此,米蒂奇一再主張,塞爾維亞應堅定不移地與中國深化戰略夥伴關系。“當時我的預言在大多數人聽起來就像科幻小說一樣。”米蒂奇說道,“但事實證明,中國確實爲塞爾維亞的發展道路提供了新的選擇。”

米蒂奇認爲,中國企業在塞的投資經營模式有別于西方投資者。他介紹,西方投資者在塞投資秉持經濟效益優先原則,這意味著他們更多關注零售、金融等高收益高回報産業,而一旦大環境不景氣、相關行業或企業陷入困境時,撤資“跑路”將是他們的第一反應。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企業在當地深耕基礎設施建設,創造大量就業崗位,幫助當地政府消除貧困,激發了項目所在區域的經濟活力,實實在在地促進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

米蒂奇以河北鋼鐵集團收購斯梅戴雷沃鋼廠爲例介紹,在國際金融危機後最困難的時刻,美資業主不顧當地政府懇求執意撤資,令這座曾被譽爲“塞爾維亞的驕傲”的百年鋼廠失去了希望。2016年,中國河北鋼鐵集團收購該廠後,僅半年多,鋼廠就扭虧爲盈,數千個家庭的生計得到保障,斯梅戴雷沃這座城市重新煥發生機活力,塞爾維亞政府此前背負的財政壓力也大大減輕。

米蒂奇表示,當今國際社會那些把所謂“基于規則的國際秩序”口號挂在嘴邊的國家,要麽任意闡釋規則,要麽隨意踐踏規則。但中國在發展對塞關系上沒有任何附加條件。讓塞爾維亞人民感動的是,中國始終堅定支持塞爾維亞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中塞雙方堅定支持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堅定支持各自選擇的發展道路。

米蒂奇認爲,中國的外交理念爲全球治理提供了新的選擇,希望中國在全球舞台上扮演更加積極的角色。米蒂奇相信,沒有中國的參與,國際格局不可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多極化,世界和平與安全也很難得到有力有效的保障。

米蒂奇同時擔任塞爾維亞國際政治經濟研究所、塞爾維亞“一帶一路”研究中心研究員。他注意到,過去10年間,西方世界看待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心態發生了明顯的轉變,背後所折射的,恰恰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在全球範圍內所取得的成功。米蒂奇認爲,從近期的中歐高層政治交往中不難看出,即便在“去風險化”論調甚囂塵上的大背景下,歐洲戰略界還是深刻認識到自身的發展離不開中國。

米蒂奇表示,中東歐地區國家應更清楚全面地認識到共建“一帶一路”帶來的機遇。以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共建“一帶一路”重點項目匈塞鐵路爲例,目前中企承建的塞爾維亞境內路段建設已接近完成,極大便利了沿線民衆出行。正是看到了中企方面的成功示範,歐盟也對塞境內連接貝爾格萊德至尼什的高鐵項目表現出濃厚興趣。事實上,這些鐵路項目都屬于泛歐交通網絡,建成後全歐洲的交通運輸都能從中獲益。這也充分說明共建“一帶一路”本質上並不是排他的、零和的,而是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的。

此前在中國訪問時,米蒂奇曾到北京亦莊高級別自動駕駛示範區參觀,沉浸式感受自動駕駛技術落地場景,大爲震撼。米蒂奇表示,塞爾維亞已經准備好參與前沿領域的科技競賽,也歡迎人工智能、無人駕駛、飛行汽車等領域的中國高新科技企業能夠考慮到塞投資發展。(經濟日報記者 蔡 淳)

1 阅读: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