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國企集中清理金融股權

企業觀察報 2024-04-08 09:23:42

爲進一步聚焦主業,央企國企正在集中清理金融機構股權。

近日,上海聯合産權交易所公示信息顯示,中糧集團有限公司和中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分別挂牌轉讓徽商銀行股權3810.75萬股和4030.95萬股。

從各地股權交易平台公示的信息來看,2023年底,數十家大型央企下屬企業便已開始集中清理銀行、券商、保險、基金、租賃、期貨等金融股權。

按照國務院國資委要求,中央企業要回歸本源、聚焦主業,嚴控非主業投資,並且退出與國企職責定位嚴重不符且不具備競爭優勢、風險較大、經營情況難以掌握的參股投資。集中抛售金融機構股權,是央企國企落實國資委監管政策之舉。

01

央企國企集中清理金融股權

自2023年底起,鞍鋼集團、中國船舶、大唐集團、國機集團、中國建築等多家央企掀起了清理金融股權的浪潮。

2023年12月11日,鞍鋼集團子公司本鋼集團有限公司挂牌轉讓本溪銀行1.08億股股份,轉讓底價爲1.23億元。

2023年12月22日,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和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合計挂牌轉讓華泰保險880萬股股份,轉讓底價爲1.02億元。

2023年12月26日,大唐集團財務有限公司挂牌轉讓富滇銀行9億股股份,轉讓底價爲32億元。

2023年12月27日,國機集團所屬一拖股份挂牌轉讓其持有的中原銀行3.23億股股份。

此外,中國建築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國網英大國際控股集團、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中國長江動力集團有限公司三家企業幾乎同時轉讓了其持有的漢口銀行股權。

中油資本則在2023年12月初挂牌轉讓其持有的中意財險51%股權,轉讓底價約7.74億元,後者是國內首家中外合資的財産保險公司。

2024年,央企國企清理金融股權提速。中鹽青海昆侖堿業有限公司、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和中煤集團山西華昱能源有限公司同一天挂牌清倉式抛售持有的中小銀行股權。

北京産權交易所1月15日披露,中鹽青海昆侖堿業有限公司擬轉讓其所持青海柴達木農村商業銀行全部1000萬股股份,轉讓底價爲1183.78萬元。

北京産權交易所1月15日披露,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所屬寶勝集團有限公司擬轉讓所持江蘇寶應農村商業銀行全部1736萬股股份;所屬寶勝科技創新股份有限公司擬轉讓所持江蘇興化農村商業銀行全部90萬股股份。

上海聯合産權交易所1月15日披露,中煤集團所屬中煤集團山西華昱能源有限公司擬轉讓所持山西山陰農村商業銀行全部1.4億股股份,占總股本的20%,轉讓底價約爲1.88億元;另據北京産權交易所1月11日披露,中煤集團擬轉讓所持中誠信托全部約3.39%股權,並擬轉讓所持中煤財産保險全部1億股股份,占總股本的8.20%。

而在這之前,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海南港航、中船財務有限責任公司等央企國企已開啓了2024年的金融股權集中抛售。

1月2日,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子公司經緯紡機持有的西藏銀行2200萬股股權進入拍賣期;1月5日,海南港航在廣東聯合産權交易中心挂牌所持海南銀行全部7%股權;1月11日,中船財務有限責任公司持有的華融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27133.78萬股在北京産權交易所公開挂牌轉讓,轉讓底價爲41850萬元,持股占比爲2.16%,爲清倉式挂牌轉讓。

02

嚴控非主業投資

落實國資委監管政策

因何清理金融股權,國機集團所屬一拖股份在其公告中表示,“爲貫徹落實國務院國資委關于聚焦主責主業的相關工作要求”。

梳理國資委相關文件,2023年9月,國資委出台的《國有企業參股管理暫行辦法》提出:“除戰略性持有或培育期的參股股權外,國有企業應當退出5年以上未分紅、長期虧損、非持續經營的低效無效參股股權,退出與國有企業職責定位嚴重不符且不具備競爭優勢、風險較大、經營情況難以掌握的參股投資。”

2023年11月,國資委黨委召開擴大會議進一步強調,中央企業開展金融業務的目的是探索産融結合,實現以融促産,推進實業更好發展。國資央企要堅持回歸本源、聚焦主業,著力嚴控增量,切實優化存量,立足發展與企業産業特點相符合、主業需求相配套的金融業務,提高爲主業提供服務的金融業務占比。

在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中,國資委要求國有企業聚焦主責主業,完善主責主業動態管理制度,引導企業做強主業,堅決遏制部分國有企業盲目多元化、“鋪攤子”傾向,並對産業集團下屬的金融業務提出三個“一批”,即“清理退出一批、優化整合一批、有序發展一批”。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複旦大學金融研究院兼職研究員董希淼認爲,央企産融結合的第一要義是立足産業發展,這是産融結合的前提和基礎。否則,一切産融結合都是空談。産業和金融業的發展都有其行業自身的內在發展規律,從一些央企金融機構的失敗教訓可見,産融結合要聚焦服務産業和實體,對産業的發展以及金融的運行邏輯都有清晰的了解和認識,基于産業、行業開展業務,而非“挂羊頭賣狗肉”式的單純追求金融牌照。

對于央企國企集中清理退出金融股權和金融業務,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員周麗莎表示,央企國企退出輔業,能夠更好地集中精力開展主業。通過轉讓金融類企業股權,可以對央企等國資背景的企業進行資産優化和結構調整,以提高經營效率和盈利能力。

03

尋找買方

推進清理金融股權工作

從另一個角度看,以中小銀行爲例,目前多數中小銀行股權預期投資收益不佳,是央企國企抛售股權的重要原因。央企國企在國資委政策指引下,意在通過抛售銀行等金融機構股權減輕負擔,以優化資源配置,調整自身的戰略布局。

近期,有國企財務公司人士向外界表示,在這些股權轉讓項目中,大部分國企屬于財務投資,並非控股股東,很難在業務上形成所謂的産融結合。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國企要通過“瘦身”來實現業務上的轉型,在主業上加大投入,退出低效的投資。“國企每年要對投資回報進行考核,一些股權投資的分紅就是考核指標。對于經營狀況長期不佳的投資,按照政策要求肯定是要退出的。”

然而,退出並非易事。目前,由于中小金融類企業自身盈利能力偏弱和股權受讓方資質要求較高,央企國企集中挂牌轉讓金融機構股權時,大額股權轉讓卻缺少買盤,導致相關股權轉讓成交進度緩慢。

例如,中煤集團轉讓中煤財險、中誠信托股權均未順利找到合適的買家;中船財務所持華融金租2.16%股權最早于2023年9月初在北京産權交易所挂牌,轉讓底價達4.65億元,但因無人摘牌幾番延期;中海集團投資有限公司從2017年起多次挂牌轉讓所持昆侖銀行3.738%股權,最終均未成交,目前該筆股權仍在北京産權交易所挂牌招商。

北京師範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長、産業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表示,《商業銀行股權管理暫行辦法》對商業銀行股東責任、商業銀行職責等多方面進行了規定,保險行業的監管要求較高,合適買家需要滿足嚴格的資質和條件,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潛在買家的數量。被轉讓股權大部分是中小金融類企業,盈利能力較弱、規模偏小,對于合適買家的吸引力並不大。

對于目前這種情況,一位央企資産部人士說,“總的來說是賣盤遠多于買盤。一些超標投資金融股權的民企、零碎投資金融股權的國資央企都要陸續清理退出,金融機構風險股東也要尋求股份轉讓,但限制跨業投資的監管導向和當前市場下,有能力的買方不多,我們很清楚這一點,但還是要推進清理。”

3 阅读:2750
评论列表
  • 2024-04-09 00:48

    華夏銀行怎麽弄 前十大我記得除了首鋼就是電網 得接百分之三四十的股份吧 誰接得起啊[捂臉哭]

  • 2024-04-08 21:59

    沒人買怎麽辦

企業觀察報

簡介:企業家的即時工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