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在中印邊界部署一萬士兵,它究竟想幹什麽?

新洞察 2024-03-10 11:59:39

2024年3月8日外交部召開記者會。

會上彭博社記者提問:印度已在中印邊境新部署1萬名士兵。中方有何評論?外交部發言人毛甯:印度在中印邊境地區加強軍力部署不利于中印爲緩和邊境局勢所作的努力,也不利于維護中印邊境地區的和平與安甯。

確實如此,印度此舉絕對不利于和平。但印度想要和平嗎?自2020年中印加勒萬河谷事件以來,爲避免沖突再度上演,雙方已舉行了很多輪次軍長級會談。就在2024年2月19日,中印兩軍還舉行了第二十一輪軍長級會談。中方參與會議的目標很明確:同意與印度繼續保持接觸,以維護邊境地區和平。

然而,和平是相互的。在談判桌的另一邊,印度又爲和平做出了哪些努力?目前看,印度似乎並沒有在和平的道路上做出努力,反而在剛走下“和平談判桌”之時,反手就往中印邊境增派一萬士兵。磨刀霍霍,荷槍實彈,他們想幹嘛呢?可以肯定的是,這絕不是什麽善舉!

印度最近些年確實是發展了,但更多的是膨脹了。2023年8月23日,印度“月船3號”探測器在月球南極表面軟著陸成功,這使得印度成爲全球第四個掌握了登月技術的國家。印度信心大震,提出要在2035年建空間站,2040年實現載人登月。俨然一副強國模樣。同樣在2023年,印度人口超過中國成爲世界人口第一大國後官方更是各種慶祝,認定在大國之路上印度又邁出了堅強一步。但無論是科技還是人口上的進步發展,都不足以讓印度膨脹起來。歸根結底的原因還是:印度是這個時代的受益者。當中美之間的對抗成爲主線的時候,印度就看到了坐收漁翁之利的良機。美國爲了制約中國發展,動員了一切可以動員的力量。而印度就是這美國人布局中的重要棋子。印度不僅是麥金德筆下的“心髒地帶”,斯皮克曼眼中的“邊緣地帶”,還是布熱津斯基大棋局中重要的“棋手”。所以,當中美之間關系緊張的時候印度就成了關鍵棋子,動不動就給予各種重視。備受重視的印度也由此感覺到“實力大增”,國際地位大大“提升”,于是,很難再老老實實坐在談判桌上共繪和平藍圖。

這個情節實際上已經在曆史上上演過。1947年,印度好不容易從殖民者手裏脫離出來,正式獲得了獨立的政治地位。但印度人卻將自己視爲了二戰之後,南亞地區政治秩序的主導者。更是看不起周邊一衆窮鄰居。這一時期的印度,和西方國家有著深深聯系,又受蘇聯的拉攏,一時間各種錯覺湧上頭來,覺得自己可以是亞洲霸主了。1961年12月18日,印度總理尼赫魯命令印度軍隊用武力的方式收複了葡萄牙殖民者在印度國內的據點果阿。雖然這場戰爭的規模和影響力都十分有限,但這是印度人第一次戰勝來自歐洲的殖民軍隊。一時之間,印度國內的民衆欣喜若狂,所有人都認爲印度已經成爲了一個“世界性的強國”。這樣極端的民族主義情緒,使得尼赫魯本人也産生了一些幻覺。于是,在下級官僚的層層推動之下,尼赫魯將他的目光對准了中國的西藏地區。在印度人看來,自己能輕而易舉打敗葡萄牙人,那麽對付中國人應該輕而易舉。印度一個少將甚至叫囂,最多三個月就要把中國軍隊從西藏趕出去。但結果呢?損兵折將,顔面掃地。而發動戰爭的尼赫魯,也最終在內外交困的情況下郁郁而終。不知道印度人,是不是還記得這段曆史。

0 阅读:64

新洞察

簡介:有溫度,有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