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俄烏:黑海艦隊登陸艦被摧毀,莫斯科恐襲責任或被歸咎于烏克蘭

北風路口 2024-03-24 17:51:31

俄烏戰爭第760天(2024年3月24日),先來看看烏克蘭大規模襲擊克裏米亞的消息。

3月24日晚間,烏軍發射巡航導彈襲擊克裏米亞多個目標。

克裏米亞媒體報道稱,塞瓦斯托波爾遭受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導彈襲擊,發生十起爆炸,至少三枚風暴影子導彈擊中黑海艦隊通訊中心。

尚不清楚俄黑海艦隊具體損失情況,黑海艦隊指揮中心已經搬到地下,通訊中心被摧毀意味著黑海艦隊又遭重創。

克裏米亞的Hvardiivske油庫被擊中,克裏米亞大橋短暫封閉。

克裏米亞頻道還報道俄軍第810海軍步兵旅總部、貝爾貝克軍用機場也遭到導彈襲擊,造成34名俄軍士兵死亡、40人受傷、三架Su-27飛機受損。

俄黑海艦隊大型登陸艦“亞速”號和“亞馬爾”號被導彈擊中並被摧毀,俄黑海艦隊只剩下黑海了。

烏克蘭還襲擊克裏米亞葉夫帕托裏亞、薩基和詹科伊等地區,至于給俄軍造成的損失,稍後應該會有詳細的報道。

3月24日淩晨,面對烏克蘭的頻繁襲擊,俄軍出動戰略轟炸機發射29枚Kh-101/555巡航導彈、28架無人機襲擊烏克蘭西部城市利沃夫等地,烏軍擊落57個目標中的43個,包括18枚導彈和25架無人機。

俄烏互相對等攻擊,就看誰的底氣和實力誰更強一些。

烏克蘭昨天襲擊俄羅斯薩馬拉州古比雪夫斯基煉油廠,烏克蘭國防部情報局發言人安德烈·尤索夫表示,針對俄羅斯煉油廠等基礎設施的無人機打擊將繼續下去。

英國國防部表示,鑒于俄羅斯能源工業的規模和規模,俄羅斯不太可能保護所有脆弱設施。

烏克蘭持之以恒的有效戰略使得俄羅斯煉油能力下降至少10%,達到10個月以來最低點,俄羅斯被迫增加原油出口。

由于制裁持續,俄羅斯油輪漂浮在海上無法順利交付原油和石油産品給買家,這對俄羅斯能源經濟影響可不小。

烏克蘭國防情報局還證實在3月22日襲擊梅利托波爾,造成約20名俄軍士兵、兩輛Kamaz卡車和一輛UAZ Patriot被炸毀,俄軍損失正在統計中。

3月24日,俄志願軍部隊繼續在別爾哥羅德活動,別爾哥羅德連續第11天遭到炮擊,無人機、火箭彈擊,隨著俄志願軍部隊的推進,占據的面積越來越大,俄羅斯該頭痛了。

來看看戰場最新消息,阿夫迪夫卡地區,俄軍盡管持續遭受損失,但不計代價進攻還是占領托南克定居點,俄軍向奧爾利夫卡以北和托南克以南推進。

盡管俄軍損失持續增加,但每天仍以數十米、數百米的速度繼續推進,烏軍正與俄軍展開激戰,減緩俄軍前進。

巴赫穆特地區,俄軍在博赫達尼夫卡和伊萬尼夫斯基之間推進,烏軍從伊萬尼夫斯克的克拉斯內村撤出,與此同時,灰色區域擴大。

庫皮揚斯克-克雷明納-萊曼地區,萊曼方向,烏軍裝甲部隊反擊並成功地奪回被俄軍先前占領的特爾尼以東陣地。

俄軍向特爾尼、辛基夫卡發起的進攻再次被擊退。

過去1天,俄軍在整個戰線上都有進攻,全天發生64次戰鬥,俄軍繼續損失,取得的進展並不大。

3月24日,烏克蘭公布俄軍損失,俄軍損失降到千人以下,人員、火炮、燃料車繼續損失,代價持續走高。

3月23日,法國國防部長塞巴斯蒂安·勒科爾努在與德國國防部長鮑裏斯·皮斯托利斯表示,德法國防公司KNDS將在烏克蘭設立子公司生産彈藥。

美國批准向波羅的海國家提供2.28億美元的軍事援助,用于發展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的軍事基礎設施和安全。

烏克蘭和丹麥將加強國防技術和無人機産業發展方面的合作。

美國總統拜登簽署一項1.2萬億美元的預算提案,結束政府關門的威脅,同時呼籲衆議院盡快通過支持烏克蘭的法案。

共和黨議長約翰遜,政府預算達成一致後,將盡快審議對烏援助,但約翰遜提出的草案需要衆議院、參議院重新投票。

繞過約翰遜的請願書在衆議院已經獲得191個簽名,距離218個簽名只剩下27個,希望還是很大的。

烏克蘭飛行員在英國完成 F-16 戰鬥機飛行訓練的照片發布,下一步將前往法國進行培訓。羅馬尼亞、丹麥、荷蘭援助的F-16也正在訓練中,6月之後F-16有望在烏克蘭參戰。

莫斯科的恐怖襲擊事件至今已經造成133人死亡,過百人受傷,傷亡數字可能繼續增加。

3月7日,美國的等國家警告俄羅斯,莫斯科存在襲擊風險,但俄羅斯稱這是西方對其進行恐嚇的“勒索”。

3月22日襲擊爆發,至少四名槍手襲擊莫斯科郊外克洛庫斯市政廳音樂廳,還點燃整個音樂館,導致過火面積近1.3萬平米。

襲擊發生之後,俄羅斯在布良斯克地區逮捕4名槍手,有11名嫌疑人被拘留,俄聯邦安全局稱這些人試圖前往烏克蘭。

“伊斯蘭國”在第一時間認領襲擊,但被俄羅斯否決,之後伊斯蘭國發布襲擊者在襲擊之前拍攝的照片,稱襲擊者已經安全返回基地。

襲擊者的穿著與俄聯邦安全局逮捕的嫌疑人穿著一致,“伊斯蘭國”似乎有重大嫌疑。

美國官員表示,美國掌握的情報證實“伊斯蘭國”聲稱對此次襲擊負責,因此沒有理由質疑這一說法。

戰爭研究所(ISW)指出,從現有證據看,“伊斯蘭國”對莫斯科恐襲負責是可信的。

盡管來自不同國家的多個情報部門報告稱“伊斯蘭國”可能是恐怖主義行爲的幕後黑手,但俄羅斯並不這麽認爲。

3月23日,俄外交部發言人紮哈羅娃在俄羅斯Russia-24電視台表示,近幾年來,基輔一直在對俄羅斯進行系統性恐怖活動,俄羅斯將盡一切努力讓西方社會最終從基輔的“縱容毒藥”中醒來。

俄羅斯RT主編瑪格麗塔·西蒙尼揚稱,莫斯科市政廳襲擊事件幕後黑手是烏克蘭人。

車臣總統卡德羅夫稱,莫斯科恐怖襲擊嫌疑人准備逃往烏克蘭,有烏克蘭人協助。

俄羅斯頓涅茨克領導人普希林將恐怖襲擊歸咎于烏克蘭。

俄羅斯NTV電視頻道還發布一個僞造視頻,聲稱烏克蘭參與襲擊。

俄羅斯主要媒體、電視頻道和著名人士正試圖將恐襲責任歸咎于烏克蘭,不出意外,俄羅斯可能會在不久的將來正式指控烏克蘭參與對莫斯科的恐襲。

3月23日,俄總統普京在講話中稱,將查明並懲罰所有支持恐怖分子的人,強調這些人將面臨不可避免的命運。

普京表示,克洛庫斯市政廳恐怖襲擊的四名直接實施者已全部找到,他們試圖逃往烏克蘭,烏克蘭一側已准備好過境“窗口”。

普京還宣布3月24日爲全國哀悼日,普京的聲明暗示襲擊有烏克蘭參與痕迹,但沒有提及“伊斯蘭國”。

在普京講話後,“伊斯蘭國”發布第一人稱視角視頻,展示莫斯科恐襲時GoPro攝像頭拍攝的視頻,再次認領襲擊。

這個時候,直接指控烏克蘭似乎不合理,現在網絡資訊發達,任何動作都是有迹可循的。

不過,4名襲擊的嫌疑人已經被押往莫斯科接受審訊,至于誰是襲擊的幕後黑手,很快就會知道。

實際上,“伊斯蘭國”在俄羅斯一直是存在的,特別是在外高加索地區。

3月7日,俄聯邦安全局表示,擊斃俄羅斯中部卡盧加州地區的“伊斯蘭國”組織,這些組織是“伊斯蘭國”阿富汗分支的成員,正策劃對莫斯科猶太教堂進行恐怖襲擊。

俄聯邦安全局本月還在印古什地區打死至少五名極端主義分子。

鑒于“伊斯蘭國”在敘利亞也遭到俄羅斯的打擊,報複俄羅斯也是有可能的。

不過,俄羅斯仍試圖將責任歸咎于烏克蘭,認爲莫斯科襲擊有烏克蘭痕迹。

對此,烏克蘭方面予以否認,澤連斯基更是發視頻直言不諱,普京“和其他XX”試圖將莫斯科恐襲歸咎于“其他人”,他們總是用同樣的方法,這種情況以前發生過,他們總是責怪別人。

針對莫斯科恐襲,一些專家對音樂會爲何未進行安檢,爲何忽視西方情報部門的警告,現場沒有警衛抵抗襲擊者,逃生通道被鎖死,特種部隊1個小時後才到達現場,襲擊者爲何逃走等細節提出質疑。

很多事情從細節看並不符合邏輯,莫斯科恐襲的幕後黑手是誰,取決于俄羅斯的態度。

此前,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表示,俄烏處于戰爭之中,不是“特別軍事行動”。

之後發生莫斯科恐襲,如果責任歸咎于烏克蘭,而且俄羅斯處于戰爭中,那麽對俄羅斯轉入戰爭狀態,進行全面動員,征召更多俄羅斯人上戰場是有好處的。

莫斯科恐襲是誰做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俄羅斯人怎麽看,會不會成爲戰爭進一步升級的借口。

不管如何,堅信烏克蘭人不會被俄羅斯的行動嚇倒,760天都堅持下來,最難的時候都過去,就沒有什麽困難扛不了。

只要烏克蘭人堅持下去,俄羅斯將不得不加大對戰爭的投入,代價將越來越高,直至難以承受。

始終堅信時間在烏克蘭一方,烏克蘭的堅持值得。

來源:網絡/媒體

56 阅读:2553

北風路口

簡介:每一個路口,都有一次思考 看世界,多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