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上海儲能超級工廠獲批,儲能已經成了好生意了?

江瀚視野 2024-05-17 13:53:46

近年來,伴隨著新能源汽車的高速發展,新能源汽車儲能項目也開始越來越多,就在最近特斯拉上海超級儲能工廠獲批,面對著特斯拉也開始在中國下場儲能,我們不禁想問儲能已經成了好生意了?我們該怎麽看這件事?

一、特斯拉上海儲能超級工廠獲批?

據每日經濟新聞的報道,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管委會官方發布消息稱,特斯拉上海儲能超級工廠建設項目已完成施工許可證核發。

公開信息顯示,特斯拉上海儲能工廠總占地面積約20萬平方米,總投資約14.5億元。工廠臨近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這也是特斯拉在美國本土外的首個儲能超級工廠項目。

對于儲能超級工廠建設項目爲何落地上海,《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聯系特斯拉中國方面,但企業對此暫無回應。

目前,特斯拉儲能産品包括Powerwall、Powerpack和Megapack等。上海儲能超級工廠則主要生産超大型商用儲能電池Megapack,供給全球市場,初期規劃年産商用儲能電池1萬台,儲能規模近4010吉瓦時(GWh)。

具體來說,Megapack是特斯拉推出的一款面向大型工商業的儲能解決方案,它不僅僅是一個電池,而是一個完整的、集成化的儲能系統。每個Megapack單元能夠存儲超過3兆瓦時(MWh)的電能,足以滿足3600戶家庭一個小時的用電需求,且可以獨立放置在戶外,無須複雜的氣候控制系統。

簡單來看,Megapack就像是爲電網配備了一個巨大的、可再生的“充電寶”,可以在太陽能和風能充足時儲存能量,並在需要時釋放電力。

二、儲能已經成爲好生意了?

特斯拉如此大規模的布局儲能賽道,讓人不禁想問這到底是怎麽回事?我們又該如何分析判斷這件事呢?儲能行業已經變成好生意了嗎?

首先,新能源經濟的興起,特別是風能與太陽能的大規模開發利用,使得能源供應格局發生深刻變革。不同于煤炭、天然氣或水電等傳統能源可以較爲穩定地持續供電,風力和太陽能發電受自然條件影響顯著,存在明顯的季節性和晝夜變化,導致能源産生“苦樂不均”的現象。例如,晴朗無雲的夏日午後,太陽能發電量可能遠遠超出即時需求,而陰雨連綿的冬夜,則可能出現供電緊張的情況。這種不均衡不僅影響了電力系統的穩定性,也限制了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

與此同時,用電側的需求也呈現出明顯的波峰波谷特征。城市生活的節奏使得白天尤其是工作時間成爲電力消耗的高峰時段,而到了夜晚,隨著工業生産和商業活動的減少,電力需求驟降,形成波谷。如何有效平抑這種周期性的供需矛盾,確保電力系統既能滿足高峰期的供電需求,又能避免低谷期的資源浪費,成爲能源管理的重大課題。

其次,儲能技術,特別是電池儲能,通過在電力過剩時儲存能量,在需求高漲時釋放,有效解決了新能源發電與用電需求不匹配的問題。它不僅提高了電網的靈活性和可靠性,還能配合可再生能源的間歇性特點,促進其大規模接入電網,是實現能源互聯網和智能電網願景的關鍵支撐技術。

儲能系統不僅能夠平滑電力輸出,減輕對傳統調峰電源的依賴,還可以輔助電網進行頻率調節、電壓控制,增強電網抵禦突發事件的能力。此外,儲能的分布式部署有助于提升局部區域的供電質量和可靠性,特別是在偏遠地區或島嶼等電網覆蓋薄弱的地方,儲能成爲實現能源自給自足的重要手段。

第三,對于像特斯拉這樣的新能源車企而言,其生産的電動汽車在使用過程中會産生大量退役電池。這些電池雖然在電動汽車上可能不再適用,但其剩余的儲能能力仍然可以用于儲能系統,尤其是在對電池性能要求不那麽苛刻的固定式儲能應用中。通過建立儲能超級工廠,特斯拉可以將這些退役電池回收再利用,轉化爲儲能産品,這不僅延長了電池的生命周期,減少了環境汙染,也爲企業開辟了新的收入來源。此外,這種模式還有助于降低儲能系統的成本,推動儲能技術的商業化和規模化應用。

第四,特斯拉的儲能戰略不僅是對其自身業務的擴展,更是在爲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樹立標杆。隨著更多新能源車企意識到儲能市場的巨大潛力,它們或將紛紛效仿特斯拉,涉足儲能領域,形成新能源汽車與儲能技術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這不僅有助于緩解退役電池處理壓力,減少環境汙染,更能爲企業開辟新的增長點,創造額外的經濟價值。在市場需求與政策推動下,儲能有望成爲新能源汽車産業的下一個風口,吸引更多資本和技術投入,加速技術創新與産業升級。

0 阅读:13

江瀚視野

簡介:互聯網與金融的有機結合,資深互聯網金融觀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