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1944》從關雪的“猴戲說”談起:邏輯不是演員可以掌控的

花煜寒 2024-05-08 23:33:52

時至今日,我依然記得宋卓文與關雪相遇之後的那場“家宴”。

那是一場無論在場每個人物還是過程中每個小細節,都被設計與演繹到天衣無縫的“家宴”。

雖然宋卓文與關雪的相遇是那麽“兒戲”,雖然關雪在之後很長一段時間裏依舊無法確信眼前這個救命恩人與自己是一條心。

但這絕不妨礙這場所謂的“家宴”,成爲《哈爾濱一九四四》第一場真正吸引我的經典橋段。

可讓人遺憾的是,這樣一種兩頭失敗中間精彩的模式,竟然在之後的劇情中被完美繼承了下來。

無論宋卓文與關雪、胡彬、潘越、謝月、關凱、甯勵、淺野大吾之間發生多少次精彩的較量,都無法改變引起這場較量的起因莫名其妙,也無法改變這場較量結束那讓驚訝的刹車距離。

這種感覺就像有一輛滿載鋼材的重型卡車,突然在你面前用跑車的百秒加速度沖了出去,並用飯後散步時的制動力突然停了下來。

無論是關雪與胡彬婚禮現場每個人的面部表情,還是火車站宋卓武突然打了錢崇禮的那一巴掌,又或是潘越複出前後那種近乎癫狂的誇張表現,甚至是謝月被強拉下水成爲宋卓文同黨的害怕與鎮定。

幾乎每一次、每一個人都用精湛的演技與敬業的精神,證明了他們將劇本賦予人物的一切都拿捏到恰到好處。

可無論他們表現的多麽恰如其分、多麽遊刃有余,都無法阻止故事邏輯上那些愚不可及的漏洞與設定。

胡彬對關雪的愛我可以接受,但他用這種方式強迫關雪,即便是他再傻、再蠢也是難以讓人理解和接受的。

宋卓文通過宋卓武成功接走錢崇禮的急迫可以理解,但小武居然能用一雙腳跑贏汽車,是難以讓人理解與接受的。

潘越認死理死磕宋卓文是可以理解的,但他如何能賦予小武開車通過煤渣找到接走錢崇禮的車輛,是難以讓人理解和接受的。

甚至是常嬸的突然離開,我可以理解爲了能讓宋卓武帶著錢崇禮來到宋卓文家,把常嬸支開情有可原。

可非要把常嬸與山上的“麻雀”聯系到一起,會不會有些過于牽強與不合理呢?

更要命的是,如果金慶元知道“麻雀”出事了,那麽關雪爲何還能收到飛鴿傳書,而且爲何一定要將常嬸送出國去呢?

這所有的一切都無法解釋,要麽是本身劇本在邏輯上出了嚴重問題,要麽就是在前期拍攝與後期剪輯時,出現了素材上的嚴重缺失和情節遺漏。

無論是哪種原因,都造成了《哈爾濱一九四四》今天這樣一種局面。

無論我們將劇中哪一個人物單獨拿出來,並只看他前後幾分鍾的表現,都無法不承認他們所演繹的人物是如此之優秀、之傳神。

可當我們將這個人物前後的時間拉長,看完一整集或者一個階段的故事之後。

你會發現發生在這個人物身上的故事,是如此的離奇、如此的讓人無法理解。

不可否認在短于十分鍾的時間內,你可以感受到緊張感、壓迫感、刺激感,可一旦超出這個時間範圍,那麽一切將從精彩至極變得愚不可及。

這樣的《哈爾濱一九四四》,就像關雪跟宋卓文講述的那個關于猴子的故事。

雖然並不涉及金錢與猴子是否知道什麽,但作爲打賞者和觀看者的我們,是不是像極了觀看《哈爾濱一九四四》的我們。

我們不在意猴子與訓猴師之間的關系,我們只在意猴子表演的是否精彩,可猴子表演的再精彩,始終無法明白他在表演些什麽,當下這個動作與他之前那個動作之間有何必然的聯系。

猴子做到了他該做的一切,爲了一頓豐盛的晚餐也好,爲了少挨幾下皮鞭也罷。

無論是從猴子的角度,還是從觀衆的角度,猴子都近乎完美的完成了訓猴師交代的所有動作,可結果呢?

就像我所看的《哈爾濱一九四四》,我只看到了演員精彩至極的表現,卻無法將這些愚不可及的劇情串聯起來。

關于《哈爾濱一九四四》的解讀暫時先寫到這裏,更多精彩解讀且聽下回分解。

若覺得文章不錯,還請點贊、分享與關注哦,圖片來自網絡。

0 阅读:51

花煜寒

簡介:一起品百味人生,百味情感 劇評 影評 書評 動漫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