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複來得太快?英國驅逐俄外交官,美國失聲

志宏教授 2024-05-13 09:43:23

隨著俄烏沖突持續膠著,美西方對俄的施壓也正不斷升級。

日前,繼法國總統馬克龍發表“不排除向烏出兵”的言論,引發局勢升級後,英國外交大臣卡梅倫在訪問烏克蘭時也表示,烏克蘭有權使用英國提供的武器裝備對俄本土目標實施打擊,決定權在基輔手中。

卡梅倫此言一出,引發俄方不滿,俄外交部隨即發出警告,稱如果烏軍用英國武器打擊俄本土,那俄方就將對烏克蘭境內或其他地區的任何英國軍事目標發起打擊。並且,俄方還當即召見了英國駐俄大使。

然而,面對俄羅斯的警告,英國並未見好就收,反而進一步采取了強硬措施。

8日,英國內務部宣布,將驅逐一名俄羅斯駐英武官,理由是,英國認爲俄羅斯與倫敦一倉庫發生火災有關。

隨後,英國外交發展部宣布,召見俄羅斯駐英大使,並將不承認某些俄方在英國的不動産爲“外交資産”。

言下之意,英國不僅要驅逐俄外交官,還要沒收一部分俄羅斯在英國的資産。

明眼人不難看出,英國這一舉動,是對俄羅斯日前警告英國以及召見英國駐俄大使一事展開報複。

對此,俄外交部發言人紮哈羅娃9日表示,英國在沒有拿出任何所謂“俄方與倫敦倉庫火災有關的證據”的情況下,宣布驅逐俄外交官是一種“帶有政治意味的不友好行爲”,俄羅斯將對英國的行爲做出強硬且精准的回應。

不出意外的話,在英國驅逐俄外交官後,俄方可能也會采取同樣的措施對等回應,即:驅逐英國外交官或同樣對英國在俄資産采取措施。

英國首相蘇納克

此外,比較罕見的是,對于俄英此輪外交糾紛,一向與英國“穿一條褲子”的美國居然沒有做出任何回應,既沒有站隊英國,也沒有幫著英國指責俄羅斯。

需要注意的是,當地時間7日,普京宣誓就職俄羅斯總統,開啓了新一輪任期,英國在這個時候與俄針鋒相對,並在普京就職第二天宣布驅逐俄外交官,這顯然不是巧合,不排除有故意找茬的用意

更要注意,俄烏沖突發生後,英國便多次緊跟美國步伐,對俄羅斯實施全方位的制裁施壓,並不斷加大對烏克蘭的軍援力度,令俄英關系不斷升級。

並且,除了這次英國提到的所謂“倫敦倉庫火災與俄有關”之外,英國還意圖將日前英國防部電子系統遭受網絡攻擊一事,算在俄羅斯的頭上,這同樣引發了俄方強烈不滿與反駁。

那麽問題來了,英國三番五次挑釁俄羅斯,將自己推向與俄對抗的“一線位置”,究竟圖什麽?

簡單分析來看,不排除3個可能性。

1,提升英國在歐洲、北約的影響力和領導力,與當初馬克龍發表“不排除向烏出兵”言論的舉動有異曲同工之妙。

畢竟,在卡梅倫發表“烏克蘭有權使用英國武器打擊俄本土目標”之前,幾乎沒有哪個西方國家敢這樣明目張膽的表態,強勢如美國,也曾多次表示“不鼓勵烏克蘭打擊俄本土目標”,但也強調“如何使用美國武器,決定權在烏克蘭”。

言下之意,美國並不願意直接承擔“烏軍襲擊俄本土的責任”,本意是避免直接面對俄方的怒火。

如今,英國做了美國也沒敢做的事、說了美國也不敢明說的話,不排除有借此機會提升自身影響力與存在感的用意。

2,英國准備通過對俄施壓,進一步推動軍事化發展。

4月23日,英國首相蘇納克與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一同到訪波蘭時便宣布,要爲烏克蘭提供“有史以來最大軍援”,並宣布英國將在2030年之前,將國防開支提升到國內生産總值(GDP)的2.5%。

而在這之前,美國一度要求北約成員國將軍費開支提升到GDP的2%,如今英國直接提升到2.5%,顯然有借助對烏軍援、對俄施壓的名義,推動軍事化發展的用意。而在這之前,英國已經開始准備新建航母,並擴大核武庫了。

因此,英國不斷挑釁俄羅斯,沒准就是在爲進一步拔高軍費、發展軍力做鋪墊。

3,英國或許也想趁此機會拉美法德等國“下水”,從而方便英國從混亂中攫取利益。

畢竟,一旦烏克蘭使用英國武器攻擊俄本土目標,勢必也會用到美法德提供的武器,屆時,西方與俄羅斯的關系升級,歐洲自顧不暇,英國或有更多機會從中牟利。

別忘了,英國“脫歐”後,正處于美歐之間“兩不相靠”的處境,若繼續靠近美國,很可能成爲美國攪亂歐洲的棋子,若重返歐盟,則會令英國處境更加被動。

因此,在“靠樹樹會倒、靠人人會跑”的情況下,英國估計更想通過自己的力量實現在歐洲立足,而俄烏沖突引發的歐洲局勢動蕩越大、越是持久,就能爲英國提供更多發展軍力、實現其野心的機會和時間。

更別忘了,英國曾號稱“日不落帝國”,即便如今已經成了“落日余晖”,也時刻想著恢複以往的榮光。

如今,國際局勢迎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英國萌生“卷土重來、東山再起”的想法也並不讓人意外。

至于英國還有什麽後手,且看後續局面會如何發展吧。

4 阅读:1592

志宏教授

簡介:太原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