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日軍武器:狙擊槍篇,不要被抗日神劇誤導

爆裂曆史 2024-05-10 09:41:18

在很多抗戰影視劇中,我們看到的日軍狙擊手使用的狙擊槍就是一把三八大蓋捆上一個狙擊鏡,總是出現這種場面,讓很多軍迷誤以爲日軍沒有專用狙擊槍。

其實,日軍在抗戰期間是裝備過兩種制式狙擊步槍的:

一、97式狙擊步槍

97式狙擊步槍是日軍1937年設計制造、服役的手動槍機式狙擊步槍,因按照日本皇紀是2597年,所以被命名爲97式。由小倉兵工廠和名古屋兵工廠生産,瞄准鏡由尼康、東京光學等廠家提供,總共生産了約22500支。

該槍口徑 6.5毫米,使用6.5毫米38式步槍彈,容彈量5發,全槍長1280毫米,槍管長798毫米,全槍重4公斤,旋轉後拉式槍機,最大射程1500米,有效射程600米。

從外形上一眼就可以看出來,97式狙擊步槍就是三八式步槍加了個瞄准鏡改的。

事實確實如此,97式狙擊步槍並不是單獨生産出來的,而是從生産出來的三八式步槍中選取精度較高者,加裝瞄准鏡,改用下彎折拉機柄,前期有獨腳鋼絲支架後期取消,還有的會換輕質木材制作的槍托。

瞄准鏡安裝在槍身的左側,避開裝填口,采用日本國産的2.5倍鏡或德國進口的蔡司瞄准鏡,後期采用九九式4倍瞄准鏡。

按照日本軍隊一貫熱衷于白刃戰的傳統,97式依然保留了上刺刀的功能,配用30年式刺刀。

在97式正式裝備之前,日軍曾經使用過加裝瞄准鏡的38式普通步槍臨時客串狙擊步槍,兩者外觀相似,區別是槍機上的銘文不同。

優點:精度高、射程遠、後坐力小,槍口無煙無焰聲音小,成本低廉便于生産,與步槍彈藥通用後勤保障方便。缺點:6.5毫米彈藥威力小,槍型太長不方便攜帶,瞄准鏡倍數比較低。

二、99式狙擊步槍

99式狙擊步槍是日本在99式短步槍基礎上研制的一款狙擊步槍,1939年服役,因是神武2599年被命名爲99式。

該槍口徑7.7毫米,使用7.7毫米有坂步槍彈,容彈量5發,全槍長1058毫米,槍管長657毫米,全槍重3.75公斤,旋轉後拉式槍機,最大射程3500米,尺表射程900米。

依然保留畫蛇添足的上刺刀功能和基本毫無用處的鋼絲獨腳支架。瞄准鏡爲日本國産的99式4倍瞄准鏡,同樣安裝在左側。

槍機上有菊花徽記和九九式銘文,很好辨認。

優點:在保持高精度的同時口徑變爲7.7毫米威力大增,縮短槍型和減重方便攜帶,升級爲4倍瞄准鏡射擊更精准。缺點:使用普通步槍彈槍口焰和聲音變大容易暴露位置,使用特制減裝彈增加後勤困難

整個抗戰期間日軍狙擊手給我軍造成了很大麻煩,比如國軍從緬甸熱帶雨林撤回國內的時候,很多日軍狙擊手會把自己捆在樹頂,憑借枝葉的掩護射殺落單的士兵,造成了很大的傷亡和恐慌。我軍也繳獲有日軍的狙擊步槍,配發給神射手,用敵人的槍消滅敵人。

(免責聲明:文章資料、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後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