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專家的教育方法真離了個大譜,讓孩子砸手辦,真的沒人管她嗎

玥媽媽聊育兒 2024-05-11 10:35:40

近日,社交媒體賬號“趙菊英家庭教育”、“家訪中國”、“趙菊英聊教育”等賬號,發布的幾段視頻,迅速在網上引起熱議,視頻中一個叫趙菊英的家庭教育專家,到孩子家裏家訪,讓男孩親手砸碎自己心愛的手辦,讓女孩丟掉自己喜歡的漫畫書。

看到這裏,網友紛紛評價說:這哪是教育,明明就是霸淩啊。

事情是這樣的,趙菊英來到了一個四川的初二女學生家裏家訪,剛開始,女孩跟她有說有笑,後來她進入了女孩的房間,看到書桌上的東西時,就給女孩劈頭蓋臉地輸出:“初二還搞的這都是啥東西啊”“你已經初二了,還搞的跟幼兒園大班的一樣,這簡直就是穿著尿不濕的寶寶嗎?”“你的夢想呢?你的目標呢?你的學習規劃呢?你的作息時間表呢?”

一頓轟炸過後,就讓女孩把自己桌面的一些小玩具、小裝飾、漫畫書等全部丟掉,爲了防止女孩後面撿回來,還監督女孩要扔到樓下的垃圾箱裏面。

還有一個家訪就更離譜,這次趙菊英是去一個初二男孩的家裏,看到男孩的手辦,不管不顧,直接讓孩子用錘子親手砸碎幾個價值上百塊的手辦,而且還一直念叨說:“這是你爹,還是你媽呢”“當你追求物質東西的時候,你基本上就成了廢物,你是沒有靈魂的”

砸完後還不忘對著男孩說:“拿著看,看能看出花來?”“數學41分能看到140分是不是?看著英語36分能看到136分?”“考不上高中,小夥子你這一輩子就完了。”

而且視頻中還提到,她在男孩的房間裏裝了一個監控攝像頭,對著男孩說:“我隨時來監控,監控不要給我再動。”

然後還讓男孩跟著她念字,念錯一個就說“不要挑戰我趙菊英的耐心,主動的把手放在我的戒尺這上面”、“我不想打你”、“俄羅斯著名的教育家說: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跪著的老師教不出站著的孩子來”。

這就是趙菊英所謂的家庭教育,她在社交平台上有著不同的賬號,粉絲也高達6.5萬和28.4萬。

她在簡介中聲稱自己是一個33年資深家庭教育專家、33年資深語文名師,在全國各地巡回演講超過1000多場,出過兩本書,還有一個“3歲背完150本純英文世界名著、7歲精通四國語言”的兒子。

但在這種教育下長大的孩子,除了成績好以外,孩子會真的快樂嗎?性格會健全嗎?

如果是家長擔任她這個角色來管教孩子,不僅傷害了孩子的情感,更可能對孩子的性格和心理健康産生深遠影響。這讓我們不得不深思: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監管的松緊度應該如何把控?

如何把控對孩子管教的松緊度

1、懂得尊重與溝通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擁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夢想。無論是家長還是教育者,都應該尊重孩子的選擇,與他們進行平等的溝通。通過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我們可以更好地引導他們走向正確的方向,而不是用強制和暴力的手段去摧毀他們的興趣和夢想。

2、松緊適度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適度的監管是必要的。這並不意味著要完全限制孩子的自由和選擇,而是要在關鍵時刻給予他們正確的引導和幫助。當孩子面臨困難或錯誤時,我們應該用耐心和理解去引導他們,而不是用懲罰和責罵來解決問題。同時,我們也要給予孩子足夠的空間和自由去探索世界,培養他們的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孩子的心理健康是他們全面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育過程中,我們要時刻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和心理狀態。

當發現孩子出現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時,我們應該及時與他們溝通並尋求專業心理援助。同時,我們也要教育孩子學會處理自己的情緒和壓力,培養他們積極樂觀的心態和面對困難的勇氣。

4、倡導科學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科學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是保障孩子健康成長的關鍵。作爲家長和教育者,我們應該不斷學習和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以適應孩子成長的需求。

盡管網上有很多“教育專家”,但在聽取他們的教育觀念的同時,也要判斷下是否適合自己的孩子,是否真的有用,我們要倡導科學的教育方式,而不是一味地去崇拜一些所有的“教育專家”,盡管他們能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得很好,但也未必能代表同樣能適用在你自己孩子身上,只有適合才更重要。

總結

我們要尊重孩子的選擇、給予他們適度的監管、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並倡導科學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爲孩子創造一個健康、快樂、和諧的成長環境。

0 阅读:0

玥媽媽聊育兒

簡介:愛分享育兒幹貨,愛記錄寶寶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