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車手爲何要先“搬家”,普通人想要開上F1,到底有多難?

新汽車志 2024-04-20 21:21:48

時隔5年 F1中國站再次開跑,今年不僅僅是中國站20周年,同時也是首位中國賽車手首次在主場作戰,頗具紀念意義。

雖然意義重大,但賽車運動在國內其實還是比較小衆的。好在有了中國車手之後,更多的人開始關注到賽車運動。甚至國內也開始有人想培養自己的孩子作爲職業車手。那麽今天我們簡單來聊聊這個育兒話題。

如何培養一個F1車手?

首先開頭就要潑點冷水,由于國內幾乎沒有成熟的賽車培養體系,尤其缺乏從兒童到青年完整的卡丁車賽制。所以要打定主意要培養一位車手,那首先就需要舉家搬至歐洲。同時最好趕在3歲後開始讓孩子接觸卡丁車的培訓。

歐洲卡丁車青訓

和大部分職業車手一樣,需要在3歲開始接受專業的卡丁車培訓,同時開始從兒童級別的卡丁車比賽開始跑起;直到青年組“畢業”後才能晉升低級別方程式的比賽;隨後是品牌方程式比賽諸如雷能、寶馬等;至此才有機會能進入FIA舉辦的F3、F2比賽,拿到國際汽聯的超級駕照才能有資格駕駛F1。

雷諾方程式

而從開卡丁車算起,一直到F1,大部分車手至少需要15年甚至更久的時間。

F2

當然了,這15年中車手必須在各個級別的比賽中表現出色才能成功晉級進入高級別的賽事。但是也別忘了,成績固然重要,賽車作爲最燒錢的運動,資金也是十分必不可少的。

勒克萊爾和維斯塔潘在卡丁車時就是對手

暫且不說之後的專業方程式比賽,就是在最初參加的卡丁車比賽,一個車手一年至少也需要幾十萬元的投入。其中包括買車、改裝、輪胎配件等費用,如果想請專業的技師調教改裝,或者業余時間多跑跑賽道練習的話,那開銷更是會成倍的上漲。

KIMI退役後做起兒子的卡丁車技師

現實中,對于大多數普通車手來說,卡丁車階段一般都是最困難的,只要能撐過這個階段,被各大賽車青訓、經濟人發掘的話,就能拿到贊助和更多專業的資源,此時對于那些“小車手”來說就算是一只腳踏入了專業賽車領域了。當然了,這些人都是幸運的,因爲大部分人都在卡丁車後結束了自己的職業生涯。

哈密爾頓

只是,進入青訓並不代表就能一路高升。想要坐進狹小的F1座艙,有著高超的駕駛技術、車隊的支持還遠遠不夠。還需要贊助商的首肯、車隊重要供應商的意願,這種中間還少不了專業的經紀人團隊的運作,甚至許多場外的因素也能決定一個車身能不能駕駛這輛賽車。

2024賽季車身合影

在賽道上,盡管20位車手之間存在著實力上的差異,但無可否認,他們每一位都堪稱是“天選之子”。

寫在最後

F1在70多年後終于迎來了一位首位中國正式車手,隨著中國汽車産業越來越發達,我們期待著首支中國車隊加入比賽,五星紅旗在最高領獎台升起的那一刻。

0 阅读:27

新汽車志

簡介:用汽車的視角勾搭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