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版“波塞冬”亮相,在海底布下天羅地網:一發逼近美海岸線

毅言堂 2024-05-16 17:39:40

美國高調宣布研制水下高超音速導彈,還以爲自己走在了最前線,萬萬沒想到,中方早已著手研制中國版“波塞冬”,已經要在海底布置防空網。

日前,在馬來西亞的海洋裝備展覽中,一款大型潛航器的模型引發了廣泛關注,據說這是中國版的“波塞冬”。這款設想中搭載核動力的潛航器,動力非常足,航程將會得到10000海裏,這個距離可以直接從上海直抵舊金山海岸線。這不僅是中方技術突破的示範,也可能是戰略思維的一次大膽前瞻。

【中國版“波塞冬”模型】

在不對稱戰略發展中,俄羅斯已經將“波塞冬”這類核動力水下無人航行器納入其核打擊框架。這種結合了核動力與核武器頭的設計,意味著俄羅斯可以在敵方近海産生毀滅性的影響,而且難以被現有的防禦系統有效探測與攔截。相比傳統的空爆核武器,“波塞冬”之類的裝置還能通過産生巨大的水下沖擊波及放射性汙水,對敵方港口城市形成“核淹沒”的雙重打擊效果。

中方這款武器的潛在進展,顯示出中方在未來水下無人機技術領域,我們國家不僅僅滿足于跟進,更有可能在技術創新與應用層面超越。通過擴大潛航器的尺寸,加裝高效的核反應堆,理論上這類無人潛航器就能實現所謂的“無限航程”,從而能夠在全球範圍內對重要戰略目標進行威懾或打擊。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這些潛航器采用仿生技術和材料,例如模仿鲨魚等海洋生物的外形和肌膚結構,它們在水下的隱蔽性將大幅提升。目前中國在仿生機器人領域取得的進展令人矚目,這些技術的應用,將使得這些高新潛航器在敵方防禦體系眼中“隱形”。

中國對這類水下戰略裝備的研發,不僅是軍事技術的競賽,更是戰略思維的轉變。一旦實現,它將大大增強中國的戰略威懾能力,特別是在追求非對稱作戰優勢、有效穿透敵方先進防禦體系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戰略價值。

值得一提的是,早些時候,美方公布計劃,該國正計劃專門分配一塊水下區域,用于進行高超音速潛射導彈的試驗工作。美國專業人士認爲,由于中國尚未掌握此項技術,美國可以利用這種非對稱打擊優勢,在海下對中國進行突然襲擊。

【美國研制潛射高超音速導彈的報道】

美國海軍戰略系統項目主任小約翰尼·沃爾夫海軍中將進一步說明,此舉將成爲美國核潛艇更新的關鍵,結合高超音速導彈與核潛艇的優勢,將極大增強水下作戰能力。此外,他還提到,美國海軍與陸軍正共同推動高超音速導彈的研發工作,基于此開展“暗鷹”高超音速導彈項目。美軍計劃將在21世紀20年代中期將潛射高超音速導彈裝備于“朱姆沃爾特”級導彈驅逐艦,在30年代初期部署于“弗吉尼亞”級攻擊型核潛艇上。

美軍預計,“暗鷹”高超音速導彈的速度能達到17馬赫,射程可達2775公裏,這將有效地針對中國實施打擊。結合彈道導彈的速度與巡航導彈的靈活性,該新型導彈可在30分鍾內打擊數千公裏外的目標,且現行防禦系統難以攔截。

【“波塞冬”核魚雷】

美國原本想在水下突破中方的防線,未曾想,中方早已走在了美國前面,提前設想出中國“波塞冬”的想法,換句話說,一旦這款武器裝備被研制出來,中方將在海底布下天羅地網,美很難突破防線。

只是,中國版“波塞冬”還處于技術研發與概念驗證階段,但足以證明中國在水下無人平台技術方面的探索顯然是富有遠見的。面對全球複雜多變的安全環境,保持和發展這種創新精神與技術優勢,對于國家的長期安全與戰略利益至關重要。

4 阅读:1340

毅言堂

簡介:一起聊聊大家感興趣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