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氪的3年和13年

汽車十三行 2024-05-11 13:25:25

5月10日,極氪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一位北美當地券商感慨,極氪爲後續中國企業赴美IPO帶來了信心。成立三年,極氪累計銷量接近25萬輛,總營收從創建第一年的65.27億元增長至2023年的516.73億元,整車毛利率2023年達到15%,同比增長超過10個百分點。

在外界眼裏,極氪很快。三年IPO,三年賣出25萬輛,三年推出4款産品,三年重新定義四個不同的細分市場……三年成長快的背後,是極氪和大吉利的慢。13年前,極氪CEO安聰慧開始打造架構造車;8年前,吉利架構造車體系走向成熟;3年前,安聰慧選擇從“總理”到“市長”,獨立運營極氪品牌,樹立吉利在新能源汽車賽道的性格;今天,極氪爲汽車在內的所有中國企業破冰美股。

無論如何,極氪IPO本身就是一次成功。這家企業的目光不是融多少錢,而是上市後如何向外界展現自己最真實的經營質量,如何通過美股市場將實業全球化步伐加快,如何真正讓全球市場看到極氪的産品、品牌基因,真正在全球汽車市場硬碰硬的謀發展。有人曾說,李書福的汽車夢從來不局限在中國,大吉利的汽車目光也不是賣多少車,而是打造真正面向全球化的中國汽車商業體系。

就像極氪招股書在顯著位置標注的CEVT,正是極氪赴美IPO的底氣,也是極氪和大吉利在過去汽車全球化發展中的成果。對極氪和安聰慧來說,IPO只是極氪又一次開始。從困難走向新的困難,從成功走向新的成功。這是吉利過去13年的造車寫照,也是極氪這家企業成立3年的發展價值。3年和13年,映照著極氪這家企業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13年前的一次早餐會

極氪IPO,人們都在討論股價和估值。或許在商業化思維浸泡下的中國人,最敏感的就是錢。在極氪招股書中,人們忽視了這家近年來赴美IPO最大的中概股的核心精髓,那就是CEVT(吉利中歐技術研發中心),讀懂這家機構的含金量,也就讀懂了極氪誕生的價值與意義,一切的故事都要從13年前開始講起。

2011年,安聰慧的時間一半在國內,一半在國外,他當時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積極推動吉利向全球汽車成熟體系邁進。所謂的成熟體系,是指在過去造車曆程中,造車更多的是一個草台班子,至今中國汽車還多多少少有這種陋習。中國車企習慣性按照對標思維來做事,即世界優勢前瞻性車企做什麽,中國車企就跟著模仿什麽。這也是造車新勢力企業一直看不起傳統車企,認爲傳統車企的競爭力不如自己的原因。

在過去,中國車企善于模仿別人,但是學不到精髓,原因是自己在體系力和架構上沒有形成一套成熟完整的原創能力。當時的安聰慧忙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把吉利的技術原創性建設起來。在收購沃爾沃的時候,李書福已經明確提出,吉利是吉利,沃爾沃是沃爾沃,雙方互不幹擾。雖然吉利與沃爾沃這兩個企業是獨立運營,但李書福認爲這兩者之間應該相互賦能、相互學習。

2011年在瑞典哥德堡的一個餐廳裏,安聰慧按照慣例和時任沃爾沃技術副總裁方浩瀚召開一場早餐會,討論的議題也是日常工作內容。席間方浩瀚透露,沃爾沃正准備和外部其他整車企業開發新的汽車平台架構。安聰慧了解後非常興奮,但基于雙方獨立,他當時並沒有做聲。就在早餐會即將結束時,方浩瀚突然提出一個概念,爲什麽吉利和沃爾沃不能做這件讓人興奮的事情?

之所以願意聯合開發,是因爲沃爾沃在當時還不足以獨立開發平台,在這一年多的合作中,吉利已經展現出采購供應鏈、成本效率等方面優于沃爾沃。方浩瀚是最懂吉利優勢的人,也知道安聰慧對于汽車的理解非常深刻,所以他才大膽提出了聯合開發的想法。

對于方浩瀚的提議,安聰慧當即表態支持。從早餐會返回公司的路上,方浩瀚對于自己冒昧提出的建議感到惴惴不安,原因是當時整個沃爾沃受盡了福特等之前收購公司的控制,特別擔心股東對自身技術的凱觎。方浩瀚後來回憶,這是一次賭上自己職業生涯的建議,一旦提出,說不定自己就會被“炒鱿魚”。

意外的是,方浩瀚向董事會提出這項建議後,幾乎所有董事成員都表示認可。沃爾沃雖說希望獲得一筆巨大資金,但也不希望競爭對手在重疊的市場上對自己産生威脅,並且希望在效率等各個方面形成優勢去開發新興市場。基于這些層面考慮,吉利是最好的選擇。

首先,吉利是股東方,雙方合作的利益一致,不存在競爭關系。其次,吉利的市場發展重心在中國,而沃爾沃的布局面向全球,雙方品牌沒有競爭重疊性,甚至是互補關系,吉利可以幫助沃爾沃快速打開中國市場,沃爾沃也可以讓吉利在體系和架構上迅速成熟起來。第三,基于李書福提出的吉利是吉利,沃爾沃是沃爾沃,雙方只是在技術上進行深度合作,但在品牌産品運維上仍舊獨立,這正是沃爾沃希望新型架構下達成的合作模式。雙方一拍即合,方浩瀚迅速和安聰慧聯系,最終成立了今天人們熟知的CEVT(吉利中歐研發中心)。

極氪19億汲取的架構造車精華

2021年3月,極氪品牌正式宣布成立;4月15日,發布極氪品牌,極氪001首發;4月20日,極氪001開啓預售;6月15日,極氪001預售售罄;6月15日,極氪001新增配置;6月30日,極氪APP beta版上線;7月2日,極氪8億元100%收購CEVT;900萬元收購浩瀚能源30%股權;8.6億元增資甯波威睿……極氪在成立不到三個月時間裏,完成了品牌發布、預售上市、産品訂單售罄、架構調整等一系列工作。

對于一個新生的汽車品牌來說,能夠在短短的幾個月時間裏,用19個億的成本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研發生産架構體系,這是任何人都不敢想象的事。但是對于安聰慧來說,極氪的表現並不“快”。因爲極氪的一切體系都是建立在過去10年時間所搭建的架構造車基礎上。

就在此次招股書中,極氪將CEVT放到了機構的最核心位置,人們熟知的極氪産品誕生平台浩瀚架構就是出自CEVT手中。和其他中國車企對外宣傳全球有多少家研發中心不同,吉利中歐研發中心可能是中國車企真正建立在全球研發體系上的研發機構。有海外人士表示,中國車企渲染的所謂全球研發中心基本上就是外包公司。

2013年9月,CEVT投入運行。在組織架構設計上,位于瑞典哥德堡的CEVT當時歸屬吉利控股集團領導,由吉利汽車集團負責經營。但凡當時到訪過CEVT的中國人,都會聯想到韓國現代位于德國法蘭克福的研發中心,那座研發中心對汽車的超前認識以及把控,奠定了韓國現代近十年來在整個國際汽車市場的地位,吉利汽車歐洲研發中心給人的印象如出一轍,這座技術中心所研發的産品未來一定會轟動市場,引領未來。

CEVT的工作範圍可以說幾乎涵蓋了吉利控股集團旗下所有産品未來戰略産品以及研發平台的方方面面,無論從共享架構、底盤、動力總成、到傳動系統,直至上車體以及車型外觀設計,還包括整車采購、質量管理以及新産品的市場營銷等。

從2013年至今,吉利幾乎每年都會向CEVT派遣數百位工程師,CEVT會在吉利每一款産品制造研發流程中找出數百個問題,並且得到根本性解決。日積月累下,在每一次的提升中,吉利形成了一套完整、正向、純原創的架構造車開發模式。

極氪不到19億元組成的架構有多值錢?作爲吉利控股集團旗下創新和技術公司,擁有2000多名技術人才的CEVT每年運營費用就達到了3-4億元,從這一公司誕生的CMA平台耗資200億元;浩瀚能源開發費用就達到了190億元;加上甯波威睿電池。極氪用不到17億元人民幣,一夜之間擁有了總價值數百億元的研發中心、生産架構和電池中心。要知道,李斌做到這些用了3年,花了300億;何小鵬打造P7用了6年,花了500億。

從“總理”當“市長” ,安聰慧開發吉利的“深圳特區”

2020年年底,李書福與安聰慧進行過幾次長談。當時吉利內部對整個汽車市場發展有著不同聲音,經過10年時間打磨的架構造車,吉利已經在整個汽車市場有了絕對競爭力。如果按照工程師思維,吉利需要在架構造車上繼續深化。但在李書福和安聰慧的眼裏,時間和機遇不等人。和其他車企負責人盯著眼前的生意不同,李書福對于商業機遇有著極強的前瞻性。早在2008年金融危機前,李書福接受央視采訪時提出,未來美國三大車企一定會破産,這句話不是感性的評論,而是李書福基于國際經濟環境以及負債率等綜合評判後做出的預判。

正是基于此,李書福在拜訪福特高管時提出希望能夠收購沃爾沃。當時福特對此感到一頭霧水。隨著金融危機到來,福特不得不做出出售沃爾沃的選擇,此時的吉利顯然已經做好了充分准備。在外界看來,吉利收購沃爾沃汽車集團占據天時地利,其實都是人和。李書福提出,吉利不能在一件事上拴死,而是要真正的順勢而爲,要在市場的需求下做出變化。在這樣的背景下,與李書福深聊後決定,由安聰慧直接負責新能源汽車項目,並且完全獨立于吉利所有的成熟體系和品牌。人們形容這是“總理”擔任“市長”,吉利要打造自己的“深圳特區”。

從困難走向新的困難,從成功走向新的成功。創建極氪,對安聰慧來說是新的痛苦開始。做難而正確的事是他過去在做極氪之前10年期間的唯一任務。在他的眼裏,造車從來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安工是當時周圍人對他最喜歡的稱呼。安聰慧的口袋中時常裝著一副白手套,無論走到哪,都會對車身上的每一個細節進行親自體驗測試。

萬事萬物發展都是由幼小走向成熟,安聰慧帶領的極氪也不例外。記得極氪001首次亮相時,安聰慧在那場發布會上恨不能將所有的參數配置寫滿大屏幕上。很多人感慨,一個研究了10年造車架構的人,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上太希望快速證明自己。也正是所有的東西都寫到了屏幕上,大家說所有的東西都寫上就等于沒寫。人們希望能有一句話來總結這個品牌,但對于剛剛成立的極氪來說,找這句話還需要時間。

在新能源時代,汽車必須要在下半身技術和上半身的智能化上要和消費者緊密聯系,“安工”必須要和消費者聯系,而不是只站在車企和工程師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這對于極氪來說,要比造一輛好車更重要。

安聰慧的轉變就是從極氪001亮相的那一晚開始,記得那一晚上新車發布會開始前,安聰慧巡視整個會場,見到每一個人都會說,請大家多多支持極氪。很多人說,一個在吉利十多年的全球化發展中堪稱是技術靈魂性人物,從來沒有見過他如此的溫柔,甚至有些許的卑微。在許多人了解他的人眼中,這樣的安聰慧有些讓人心疼。

極氪001從上市到後來的車機系統叠代,再到一系列小細節調整。在這個過程中,大家發現安聰慧沒有過去10年造車包袱,而是虛心接受外界批評,對用戶該道歉道歉,對産品該改進改進。在別人眼裏,一個車企總裁不應該如此低姿態,但在安聰慧眼中,既然要和消費者打交道,那就一定要用消費者的心態去做事情。在消費者眼裏,企業沒有什麽職級之分,大家都是服務消費者的一份子。既然沒有做好,那就要變現出對消費者的誠意。至于內部如何發展,如何調整,消費者沒有義務去了解。安聰慧就是用這樣的心態,讓極氪慢慢步入正軌。

得益于過去架構造車的積累,這讓極氪快速實現了自己的超高原創和高超效率。極氪001迅速將車機系統調整優化,免費升級8155。當時在外界看來,極氪這些舉動簡直不可思議。但這些行爲在架構造車下,讓極氪在消費感知上越來越強,也讓極氪的架構造車動能開始釋放的越來越快。

2023年4月20日,極氪迎來第10萬台下線,用時548天,創造高端純電品牌10萬台量産車下線最快紀錄,用時是所有新勢力品牌一半的時間。在外界紛紛認爲極氪了不得的時候,安聰慧卻冷靜的說,這沒什麽值得慶賀,只是個很小的開始,甚至不算是真正的開始。

2022年11月,極氪009正式上市,作爲旗下首款原生純電豪華MPV,極氪009的這場發布讓所有MPV企業嚴陣以待,大家有一個共同感覺,安聰慧將是MPV市場的造車顛覆者。在造車定位上,其他車企挑不出對標思維,就連新勢力也不敢冒然去做小衆細分市場。但在極氪身上,安聰慧要求做別人不敢做的産品,做別人不敢碰的市場,並且重新定義每一個細分市場。

極氪001采用的是獵裝車設計語言,009采用的是全新語言進入到MPV市場。當其他車企都在模仿埃爾法時,極氪的高度原創觸動了所有人神經。從那一場發布會開始,極氪在品質、工藝方面繼續保持架構造車優勢的同時,也開始在智能化、舒適性和配置上與消費者走到了一起,形成了自己的獨到優勢。極氪的産品市場認可度,歸根結底是自己的原創度。人們形容,安聰慧從過去的造車天才變成了鬼才,將極氪做到無迹可尋。

截至目前,極氪在市場終端累計交付24萬輛以上,並且保持電池零自燃,持續刷新新能源汽車安全標准。可以說,極氪在安全、健康、品質等方面成爲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標杆。極氪不止是在局部創新,而是讓老百姓在消費感知上永遠可以相信吉利品質。這就是吉利過去多年所打磨出來的架構造車核心,這不是任何一家新品牌可以在三五年內就能學會的,這便是極氪發展至今的天時地利人和的本質體現。

讓極氪包羅萬象的面對消費者

在外界眼中,安聰慧和極氪仍然是汽車人和汽車企業,但在安聰慧眼中,極氪不一定只是汽車企業。極氪的人才來自各行各業,安聰慧要的就是讓極氪在各個方面包羅萬象。

2023年第四季度,極氪宣布對人力體系政策進行戰略部署,將開啓終端銷售人員的大規模招聘,預計新增規模將達千人以上。隨後極氪官方發布了1000+崗位需求,這也從側面表明,極氪正在帶頭開啓終端銷售人才爭奪戰。現在國內市場競爭激烈,不少造車新勢力宣布裁員,極氪卻不斷吸收跨界高管以加強自身實力。如曾擔任華爲自動駕駛高管的姜軍,現在是極氪智能座艙的掌舵人;原榮耀中國區CMO關海濤,也加入極負責氪營銷發展中心。

在技術領域,安聰慧要求極氪要極致的面對消費者,如果留心會發現,極氪的工程師在社交平台上非常活躍,這種活躍不是獻媚消費者,而是真正的向消費者展現極氪的技術。如極氪副總裁徐雲,她是安聰慧眼中最重要的幹將,跟著安聰慧做極氪,對于徐雲而言是一段苦不堪言也樂不可支的事情。在徐雲眼中,安聰慧的要求很簡單,就是産品要精彩,要超越用戶期待。這個要求就等于一切既往經驗都重要,但又都沒用。作爲一名女性工程師,徐雲登上2021年TED演講台,她鼓勵所有女性:“當你跨過了一個貌似不容易逾越的門檻之後,自身的視角以及相對稀缺的特點,反而更容易産生差別優勢,創造出不一樣的價值”。

極氪副總裁、極氪工廠制造負責人趙春林通過社交平台,發布了極氪與特斯拉相關一體式壓鑄件的直接對比。在他眼中,像特斯拉的一體壓鑄件品質,在極氪根本就出不了廠。極氪發布的一體式壓鑄最新成果——全球首創中段一體式壓鑄蜻蜓結構。中段一體式壓鑄蜻蜓結構相比傳統焊接,結構零件減少16個,連接點減少66處,實現整車7%的減重,座椅安裝點剛度平均提升18%。極氪將在極氪001 FR實現量産首發中段一體式壓鑄蜻蜓結構。此後極氪009大膽采用了一體化壓鑄後端鋁車身,這也是迄今爲止量産最大的一體化後車身。在一體壓鑄方面,雷軍與小米都是極氪的弟弟。汽車工程行業有人開玩笑稱,雷軍從吉利挖走的那批人,充其量只是學到了極氪的皮毛。

極氪IPO的真實目的

隨著極氪IPO順利完成,吉利控股旗下的每一個上市公司目的都不同。沃爾沃在瑞典上市,爲的是紮根瑞典本土面向全球發展;路特斯在美國上市,基于美國跑車市場實現全球化;此次極氪赴美上市,對于吉利來說是一個戰略意義上棋子落地,極氪作爲規模化的新能源高端型品牌,將在全球形成商業閉環。

2023年極氪營收517億元,同比增長62%,占到吉利汽車港股上市公司的近3成,助推上市公司實現21%的增長。按照這種增長勢頭,極氪的估值不應該是現在的價格。對美國資本市場有深刻研究的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李稻葵認爲,如果單純爲了融資和某種資本目的,現在不是中概股登陸美股的好時機。對于極氪的現在的IPO,他認爲更多是實體商業目的。

此次極氪赴美上市,對于吉利來說也是一個戰略意義上的棋子落地,極氪作爲量産化的新能源高端型品牌從而形成商業閉環。極氪的商業目的是技術體系上的融合共享和品牌市場上的性格區分,這比極氪的估值高低、上市快慢、股價高低更重要。

作爲一家以實體發展爲目的的汽車,極氪的商業目標就是面向全球,打造自己的基數實力。2023年,極氪進入歐洲市場,並建立了直營網絡。極氪目前已在瑞典、荷蘭、德國開啓銷售。今年上半年進入泰國等東南亞市場,並在當地銷售定位高端的豪華電動車。今年也將陸續在港澳地區、美國市場實現上市銷售。

李稻葵認爲,極氪赴美IP,恰恰表明這是一家熱衷向全球展示自己公開自己的企業,相比于國內A股,境外上市更容易獲得更大成長空間。對比中國企業境內境外上市主體數量來看,兩者比例基本上是1:1,但是境外退市率達到20%,這充分表明境外上市環境更靈活。隨著未來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激烈,新能源車企的産業集中度將更高,極氪赴美IPO是做了應對全球挑戰充足准備的。另外在目前世界政治經濟大環境下,極氪赴美IPO也有利于進一步促進中美之間經濟的交流發展。

對于赴美IPO,除了全球市場布局需求,可能在以下幾個方面也有針對性思考:

1、與全球智能化企業展開深度合作,極氪與此次持股方mobileye正在研發L4級別智能駕駛電動汽車,在美IPO會大大利用全球市場提升合作效率。2、上市意味著極氪組織架構與體系獨立運營。和國內其他傳統車企孵化的新能源品牌相比,極氪是蔚小理之後唯一一家登陸美股的中國新能源車企,這說明極氪有信心對外披露真實的經營成果,也意味著極氪在今明兩年有望實現盈利,是對中國新能源汽車正向經營的一次表率。3、美股上市,意味著極氪將在實體技術上做全球化進一步運營,發揮包括CEVT在內的全球技術體系資源,讓這些機構在獨立機制上形成更高效的運轉。

從13年前孵化架構造車,到3年前孵化極氪獨立運營,再到今天IPO,極氪的故事遠遠沒有結束。在時代需要的地方做最難的事,這是安聰慧和極氪過去一直面對的現狀,未來仍舊如此,用安聰慧當年的一句話形容,吉利就是在血和淚中不斷前進。

0 阅读:45

汽車十三行

簡介:知名汽車媒體人王鑫創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