啓動裁員,銷量下滑,特斯拉的內憂外患

一笑一言 2024-04-18 11:20:24

“特斯拉的內憂外患

4月16日,特斯拉汽車突然宣布裁員的事情被直接頂上熱搜。

在全球汽車人新聞的眼中,"特斯拉"三個字曆來都是暴風眼的中心。

然而這次這個暴風眼來的格外巨大。

本以爲在網端“特斯拉將在全球範圍內裁員10%”,又將是一條空穴來風的新聞,可這次可信度巨大。

一封來自馬斯克(特斯拉CEO)的員工信被公開,信中指出,“爲了降低成本和提高生産力,審視公司的各個方面是極其重要的”,“多年來,我們發展迅速,在全球範圍內開設了多家工廠。隨著這種快速增長,某些領域出現了角色和工作職能的重複。當我們爲公司下一階段的增長做准備時,審視公司各個方面以降低成本和提高生産率是極其重要的。”

雖然,爲了降低成本和提高生産力,從公司層面出發,開源節流,精簡員工數量的確屬于最高效且最快捷的方式,可馬斯克這一封員工性當中所提及的話術,難免叫人想到工人們極其的被動性。

他們就如同牲口一般,被人隨便支配,雖然有不少知道內部消息的媒體指出,本次裁員不會涉及到任何生産汽車,包括電池太陽能産品的員工,和我們的猜想大抵相同,特斯拉拆掉的就是那些比較邊緣化的,無法爲公司帶來足夠利益的員工。

此刻資本的現實,就在特斯拉工廠內展開。

資本家們總會拿著提高生産效率,降低成本,或是優勝劣汰等詞彙來告訴絲毫沒有還擊之力的員工們,似乎開與不開,如同捏死一只螞蚱那麽簡單。

也因爲特斯拉裁員,在當地時間4月15日,美股開盤,特斯拉的股票應升下降,收盤支持特斯拉以下跌5.59%,總市值蒸發304.3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203億元。

僅僅因爲裁員,特斯拉的股票就損失了2203億,這是個什麽概念;我看不少同行比較了目前國內汽車市場的車企市值,2203億元接近一個長城汽車總市值(總市值2168億元)

這已經不是特斯拉第一次進行全球性的大規模裁員。

至2017年以來,特斯拉已經進入第五次裁員,馬斯克一貫是以成效著稱,20224年的這一次裁員,極有可能與特斯拉目前全球的汽車銷量脫不開關系。

簡單粗暴卻直接,在全球擁有近14萬員工的特斯拉,或許裁員只是他慢慢去勢的第一步。

在此事件當中,馬斯克充當了一個溫柔的掌舵人,他將這次裁員稱"其爲艱難的決定",而其決定背後則是將公司保持精簡、創新,並進入下一個增長周期。

下一個增長周期,這是一個很有趣的說法。

要知道,2024年一季度,特斯拉全球交付約38.7萬輛電動車,同比下滑幅度達8.5%,而這也是近四年來首次出現季度銷量下滑。

2023年特斯拉總銷量185萬輛,全年交付同比增長38%,産能也增長了35%,中國市場依舊是特斯拉全球範圍內最大的增量國家。保守估計,中國國內市場銷量達到近65萬,毋庸置疑,中國對于特斯拉有著至關重要的決策性。

可在中國市場,競爭激烈的價格戰,以及自主品牌快速崛起的市場口碑,也似乎正在一步一步讓特斯拉的優勢慢慢收窄。

特別像比亞迪,月銷超30萬輛的車企如同一座大山一般直接橫切特斯拉,而中國自主品牌爲代表的車企們,正在以巨大的規模效應、超強的性價比以及更適合中國市場的智能化形式,慢慢擠壓特斯拉在中國的發展空間。

我想不僅是特斯拉,還有更多的外資品牌,也都在這一股自主“反攻”的風氣當中被逐漸擠壓。

而這也是現實。

就車型本身而言,特斯拉旗下的Model 3和Y,S幾乎都是多年的老車型,特斯拉秉承著經典永流傳的想法,對于旗下的走輛車型一直都是簡單地改款,甚至連不少特斯拉粉絲都會吐槽自家車型爲什麽多年只等來小改款。

然而再看國內市場,自主品牌的天花板一次一次被拉高,面對始終在吃老本的競爭品牌們,自主品牌的回擊優勢顯得格外明顯。

這一點,馬斯克是有感知的。

他曾發文說到,“特斯拉正處于兩波增長浪潮之間的‘低谷期’,Model 3和Y的‘天花板’已經出現,面向中低端市場的新車上市還需要時間。”

從這番理論當中,我們可以感受,馬斯克已經深刻認識到目前特斯拉內部出現的情況,的確他需要進行一輪精准打擊,及時止損。

但如何止損,特斯拉想的辦法有些另類。

鑒于今年一月,國際局勢的問題,特斯拉柏林工廠一度出現了暫停,但這似乎並不是特斯拉銷量下滑的本身。

在馬斯克所追求的物理平衡當中,特斯拉一直都是産量和銷量達到平衡的周期點,一旦破壞了這個周期特斯拉很有可能會迎來某些疲軟。

有不少國外的分析師,曾經在一些報道中提及,當前特斯拉存在大量的庫存,市場對于特斯拉品牌的需求,或許已經達到臨界值,而這個臨界值所産生的重要原因有可能出現在特斯拉內部,即,我們所說的新鮮感。

這一點可以被認其爲是特斯拉的內因。

一直以來,國內車企都在試圖對標特斯拉,在這個對面過程中,除了特斯拉品牌本身的高階自動駕駛、超充布局、特斯拉所承載的電動車的操控外,還有一部分來自于他的設計。

不可否認特斯拉産品外觀經久不衰。

哪怕是在目前行業車型百花齊放的階段,一款Molde 3從我們眼前駛過,他的造型美觀程度以及驚豔感,還是足以讓我們回眸,這是很多車企都做不到的。

馬斯克也曾經說過,他對于特斯拉的細節可以用極致去形容,他會花很長的時間去保證特斯拉産品的設計美感,從而驚豔世人。

馬斯克的確做到了,特斯拉的外觀的確足夠獨特,獨特到在國內新能源市場起步時,自主品牌幾乎人人對比特斯拉。

然而,如何在電動産品上保持一定的新鮮感,如何讓用戶們保持對特斯拉産品的熱情值,在這個方向上,這家成立快20年的企業,似乎並沒有意識到時間帶給他的威脅。

大家有沒有發現自從自主品牌決定要和特斯拉大幹一場後,我們的智能駕駛的推進也是史無前例的。

截止到目前,在國內智能駕駛行列站穩,腳跟的車企也不少,蔚來、小鵬、極越、問界等品牌用自己的形式,智能理論,把我們自主品牌的護城河牢牢的綁定住。

用一句小米雷軍的話,"雖然現在也許我們和特斯拉對比還有很多差距,但是我們相信三年五年之後,我們肯定能戰勝他。"

這份與特斯拉在智能領域的持久戰,也讓中國市場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富有及其生命力的智能化超越。

更何況在智能駕駛之外,特斯拉引以爲傲的超級充電樁,也在被我們一一突破。所以市場上才會感歎到,都到2024年了,我們爲什麽一定要買特斯拉?

如果說往前推10年,買特斯拉是那一幫先進科技潮流人的標配,是你對全球最前瞻科技産品的一種追求,那你去買。

時間再推到2019年,如果那個時候你購買特斯拉,你是對特斯拉品牌以及特斯拉終于國産化後偶像的追求。

那個時候他,也許真的是遙不可及,他一切超前的想法都令我們神之向往,所以我們才有了要對標、要了解、要超越的想法。

如今時光來到2024,趕快給我一個,爲什麽我們還要,一定要買特斯拉的原因。

如果在當下,我們並不能快速地找到那個原因的話,也許特斯拉作爲偶像的光輝,在我們心目當中已經被慢慢弱化了。

加上國內價格戰的激烈程度,特斯拉時而降價,時而漲價的騷操作,或許並不符合中國市場,中國用戶的爲人處事,這樣的一場“價格調整”,對于特斯拉而言,也許有害無利。

然而外患並沒有那麽簡單。

抛開中國市場,在特斯拉的本土市場,其實在很多銷量保單上,我們都可以清晰地看到,如今在美國市場的電動汽車爭奪戰當中,特斯拉雖然還在高位,但他身後一種追逐的夥伴也不少。

現代汽車、豐田、以及美國本土的一系列新勢力們,都在虎視眈眈著特斯拉。

尤其是現代汽車,在國內市場極爲不景氣的現代汽車在美國市場確實玩的風生水起,在現代公布的電動化戰略當中,美國市場被其列爲重中之重,在相關數據中Ioniq 5和Ioniq 6電動汽車在美國的銷量增長了近80%,達到10468輛。

對于特斯拉而言,這就是赤裸裸的威脅。

想必了解特斯拉的朋友們,都應該很了解馬斯克的爲人,這一位全球頂級車企的CEO,一直都在積極地開拓其他領域。

我在早前還寫過一篇《一直被對標的特斯拉也許累了》的文章一直被對標的特斯拉也許累了,當時文章裏面就有提到過,“星鏈目前的年收益大概在100億美元”,這位全球最不務正業的車企CEO他正在通過自己的火箭發射公司,會去創造更多的價值。

很多人甚至認爲特斯拉銷量下降,特斯拉品牌力下降的罪魁禍首來自于馬斯克,因爲馬斯克不夠專心致志的爲特斯拉貢獻自己的智慧,他的既要又要讓很多投資商瑟瑟發抖。

衆人喜歡特斯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爲馬斯克這位獨特的存在。

被稱爲“硅谷鋼鐵俠”的他,總能創造一個又一個奇迹,我們似乎有理由相信他這一次面對特斯拉裁員問題時,他所表現出來的果決以及馬斯克對于當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判斷,應該還是正確的。

但,自2024年以來特斯拉有做過什麽對市場特別有利的促進作用的事件嗎?

是皮卡車型CyberTruck的國內巡展,全球唯一八輛量産車型的皮卡車型CyberTruck到中國,進行了一場盛大的全國巡展,然而這款車型在國內不允許被售賣,我們只可遠觀。

還是特斯拉在沒有懸念之下的再一次漲價。

狼來了的故事聽多了之後,我們自然而然會形成慣性,也慢慢地習慣特斯拉一貫的不走尋常路的方式。

當然,也由于特斯拉是目前全球市場“年齡最大”的電動汽車公司,這個漫長且艱難的生産周期,可以爲特斯拉提供更多的品牌養分。

在大家無法很直接的選擇,到底要買哪款電動車時,特斯拉依舊在市場口碑上勝出,還是有很多用戶會認爲目前國內的電車産品不夠成熟,在充電網絡布局以及配裝工藝上還達不到他們的要求,而這一刻特斯拉就以“老牌電車廠”的身份贏得了他們的認可。

以馬斯克雷厲風行的做事風格,如果2024年特斯拉還會有一些巨大的變動,我想馬斯克一定會迅雷不及的方式果斷的做出改變,以此來換求更少的付出。

但不管特斯拉以什麽樣的方式促進銷量,以什麽的方式讓自己有效地降低成本産生更大的效益值,中國依舊是特斯拉必須好好深根,深入研究的市場,他們再也不能以僥幸的方式認爲中國用戶,僅僅以偶像、膜拜的身份就可以在中國輕松賺到錢,顯然這個想法已經落伍了。

好在馬斯克願意及時止損;我想,馬斯克也願意在中國市場上花上更多的時間。

文|小花姐姐

圖|官微

0 阅读:3

一笑一言

簡介:看車玩車,品車寫長文,在汽車世界,找到自己的世界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