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歲的陳毅元帥第二次“千裏走單騎”,曆盡艱辛與坎坷

桂才子佳人 2024-05-13 02:33:48

在曆史的洪流中,總有些英勇的身影,他們爲了信仰,爲了民族的解放,不懼風雨,勇往直前。陳毅元帥與肖勁烈士,便是其中的兩位。疾風考驗了他們,勁草知道了他倆的堅韌與不拔,真是鐵打的英雄好漢。

肖勁烈士,1906年——1928年,湖南臨澧人,黃埔三期畢業生,犧牲時任紅四軍第28團第三營營長。目前百度公開資料上說,他參加了南昌起義。

紅4軍第28團3營營長肖勁烈士犧牲在沖鋒路上

1927年5月,中國大地風雨飄搖,繼蔣介石在上海發動“412大屠殺”後,兩面派楊森接受了北洋軍閥的委任——四川省省長一職,馬上暴露出貪婪虛僞和毫無人性的醜惡嘴臉,指揮部下國民革命軍獨立第14師夏鬥寅部攻打北伐軍,武漢國民政府任命第24師師長葉挺爲討伐叛軍夏鬥寅的前敵總指揮。

5月18日,黃埔軍校武漢分校和武漢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一起合編爲中央獨立第1師,配合葉挺部進攻夏鬥寅部,使武漢轉危爲安。

葉挺將軍

這時候,任國民黨南京政府主席的蔣介石積極勾結國民黨武漢政府的汪精衛、唐生智等,一起發動對共産黨的團滅,革命形勢岌岌可危,江河日下。

6月下旬,武漢國民政府主席汪精衛撕下虛僞面孔,突然宣布取消中央第1師,黃埔軍校武漢分校學生回軍校讀書,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解散。

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是當時國共合作時期任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國民黨代理宣傳部長的毛澤東同志一手創立的。

解散毛澤東創辦的學校,就是拔光他的羽毛。

毛澤東憤而提出辭去國民黨代理宣傳部長的位子,並于當夜趕到上海共産黨中央,向中央領導人瞿秋白、李立三等領導彙報,接受了赴湖南領導和發動農民起義的任務,史稱這一時期的毛澤東爲稱毛委員——這個我們在《秋收起義》等影視作品裏也常常看到。

盡管十分欣賞毛主席才華的汪精衛竭力挽留,並且再三保證毛澤東仍舊是他的政治秘書,並且只要毛澤東宣布退出共産黨,將會在武漢國民政府中另外安排一個相當重要的要職。

曾任國民黨中央代理宣傳部長的毛澤東

——大家要明白,在明、清時期的幾百年裏,一個縣裏,沒有副縣太爺,師爺就是縣裏的二把手。到了民國,師爺改稱秘書,仍舊是二把手。有些土匪隊伍裏,仍舊沿襲叫師爺的這個習慣,我們在現在的影視劇裏也經常可以看到。

1924年1月,國民黨召開全國第一次代表大會期間,幾乎所有的組織工作、報告起草、會議日程安排等幕後工作,都是以毛澤東爲首的幾個秘書做的,當時的毛澤東坐在前面主席台的最旁邊,而職位僅是黃埔軍校校長的蔣介石只能坐在最後幾排,眼睜睜看著大紅人毛澤東忙裏忙外。

倆人哪裏料到,他們將會是鬥爭幾十年的對手啊!

國共談判時期的毛澤東與蔣介石

毛主席憤然地對繡花枕頭汪精衛說道:“我就是共産黨的創始人,你就是把國民政府主席的位子讓給我,我也不幹了。”

汪精衛的夫人陳碧君聞聲來勸說毛澤東,毛澤東仍舊敬稱陳碧君爲師母,可是,他們只看到眼前的個人權力和名利,拿這些功名利祿勸說他,哪知道毛澤東是系天下大任于斯人的偉人也!早在十年前就“糞土當年萬戶侯”了!

唉,真是燕雀焉知鴻鹄之志焉!

就這樣,毛澤東連國民政府裏的工資也沒結算,就帶領著800多個他創辦的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的學生,離開當時大革命的中心地武漢,來到湖南。這個800人,就是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的一支最堅定的革命力量!

秋收起義

至今,國民政府還拖欠著毛澤東10000多塊大洋的工資呢!到現在,估計值多少錢了?有哪位大神能計算出來啊。

毛澤東這一走,反共風向十分明顯,連小小的武漢軍校准尉文書、共産黨員陳毅也不能待下去了。

陳毅隱蔽到共産黨員郭化若——55年授銜中將的機炮連裏。沒幾天時間,郭化若遭人出賣,自己也不能待了,最後時刻,他把陳毅帶到特務連,交給共産黨員特務連連長、黃埔三期畢業生肖勁,繼續擔任機炮連准尉文書。

7月28日,武漢國民政府主席汪精衛和國民革命軍第四集團軍司令唐生智一夜睡不著,生怕軍校師生借口第二天到大洪山打野外,被不懷好意的人把部隊拉走。

一大早,天色稍微開朗,唐士智就動用野戰部隊正規軍一個師把武漢軍校團團包圍起來繳械。

關鍵時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參謀長、共産黨員葉劍英就向第二方面軍張發奎司令建議:“軍校裏2000多人可都是將才啊!”張發奎將軍校授意“你帶隊去解救”,最終從唐生智手裏解救出來,改編爲第二方面軍教導團。

葉劍英元帥

8月1日,南昌起義——我黨領導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打響。

當時陳毅等人還不知道南昌起義爆發了。

陳毅奉命與肖勁等人帶著教導團2000余人,從武昌煤炭碼頭,乘坐幾艘小火輪拖著長長的多艘木船,到南昌“討蔣”。

8月4日,行至九江,教導團收到第二方面軍司令張發奎發來的停止前進的電報,並被他派來的部隊繳械。

張發奎還算有情有義,對教導團裏的共産黨人網開一面,不拘留一個人,但必須單人無槍離開部隊,自謀出路。

自稱跟錯一人的張發奎將軍,我軍十大元帥九人出自他部下

陳毅布置了應變辦法:1、暴露的離開。2、願意回家的,回去找當地黨組織,接受新任務和工作分配,無法與地方黨組織聯系上的,就地搞農民運動。3、沒有暴露組織關系的,留在部隊,掌握部隊。

沒有暴露的、自願繼續留下的共産黨員大約有200多人,他們與教導團的1200多人後隨張發奎開到廣州,成爲張太雷、葉劍英領導的12月廣州起義的主力軍。

從張發奎的口裏,他們聽到了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當時叫南昌暴動!這令年輕人陳毅與肖勁雀躍歡呼激動不已。

是啊,最近幾個月來,共産黨人被國民黨反動派隨意拿捏,任意槍殺,與其坐著等死,早就該舉槍反擊了。開完內部會議後,倆個年輕人起勁地奔赴南昌。

等倆人到了南昌時,起義軍已經南撤,倆人不斷追趕,終于趕上了起義軍隊伍,又被派出去與當地農民武裝談判,談判不成,面臨絕境之時,倆人又機智脫先,再次追趕起義軍隊伍,終于又趕上了。

一、千裏走單騎:

那是一個悶熱的夜晚,陳毅與肖勁並肩而立,他們面臨的,是追趕起義隊伍的艱巨任務。風,輕輕拂過,帶著幾分戰場的肅殺。兩人無暇顧及其他,眼中只有那遙遠的南昌方向。

“咱們得快點了,起義軍可能已經走遠了。”肖勁的聲音有些焦急。

陳毅點了點頭,他的目光堅定而果決,“只要還有一線希望,我們就不能放棄。走,追上去!”

周恩來總理

兩人步伐匆匆,夜以繼日地趕路。他們穿越山林,跋涉河流,盡管疲憊不堪,但心中的信念卻從未動搖。

終于,8月6日晚上,在一個燈光落寂的夜裏,他們趕到了南昌,面對的不是起義軍隊伍,而是草木皆兵的追趕和打擊起義軍的錢大鈞所部。

眼前的景象卻讓他們心頭一沉。起義軍已經撤離,黃紹竑部錢大鈞所部到處搜查共産黨人和負傷軍民,城頭挂著被割下的我軍將士的人頭,在這個烈日炎炎夏日裏,腐爛的臭氣已經十分熏人,蒼蠅連夜在人頭上狂歡般地吮吸。

劉伯承元帥

滿含著悲傷的熱淚,陳毅和肖勁悄悄商議:

“怎麽辦?起義軍已經走了。”肖勁有些沮喪。

陳毅卻並未放棄,他緊皺眉頭,仔細思索著,“他們可能去了撫州,咱們得趕緊追上去。”

于是,兩人憑借著身上的軍服和肩章,一個准尉、一個上尉,大搖大擺地走出城門,又踏上了向撫州追趕的征途。他們不顧一切地向前追趕,曆經千辛萬苦,終于在一個忙碌而有序的撫州城裏,找到了起義軍。

地勢險峻的撫州城

那是8月8日的早晨,雄雞啼鳴的最長一聲裏,陳毅看見了撫州城頭上飄揚的軍旗和嚴肅警戒的軍人,憑感覺他就感到這樣的軍隊應該是自己辛苦找尋和追趕的隊伍了。那一刻,他們的心中充滿了喜悅和激動。盡管起義軍後面有追兵,盡管撫州附近還有敵人的部隊,但這一切都不能阻擋他們前進的腳步。

陳毅和肖勁見到了周恩來和劉伯承,向他們報告了教導團的情況。

陳毅元帥

二、接受任務:

然而,就在他們沉浸在與起義軍彙合的喜悅裏時,卻遭遇了意外。周恩來給他們倆人分配了一項艱巨的任務——去找一支叫“農民建國軍”的綠林部隊,如果願意接受賀龍和葉挺的委任和指揮,就送幾百條槍給他。前委認爲,能爭取和團結過來這支有近千人的一個獨立團或旅或縱隊編制的武裝,對于讓起義軍就地紮根、安置傷病員或牽制和掩護起義軍安全南下大有好處。

于是,屁股還沒坐熱的倆人又離開部隊,走起!

這一次,26歲陳毅的肩章換成了三星二杠的上校參座,21歲肖勁的肩章仍舊是一杠三星上尉,是陳毅的副官。

然而,當他們前往聯絡時,農民建國軍隊代表避而不見,而更不幸的是,陳毅和肖勁倆人出城時被敵人哨兵纏住,沒有上級命令誰也不能出城。

肖勁上前一步,啪啪打了哨兵兩記耳光,然後職業地喊道:“稍息,立正——”他指著陳毅的肩章說道:“參謀長有要務在身,你再糾纏就斃了你。”

肖勁伸手一摸腰後的駁殼槍,敵哨兵平時那能這麽近距離地見得到這麽大的長官,自然曉得得罪不起,就木樁一般不敢啃一聲。

陳毅斥責了一聲,就與肖勁脫離了險境。倆人摸黑急走了50多裏,心中只有一個念頭——趕上起義部隊。

朱老總時任南昌起義軍第九軍軍長

最終,在曆經種種波折後,他們在江西宜黃再次趕上了起義部隊。那一刻,他的心中充滿了慶幸和欣慰。他知道,自己終于追上了信仰的隊伍,可以爲民族的解放事業繼續奮鬥。

周恩來與葉挺、賀龍、劉伯承等人商議後,分配陳毅任第25師第73團政治指導員,肖勁任73團營長。

周恩來說:“派你幹的工資太小了,你不要嫌小。”陳毅朗聲笑道:“什麽小不小哩,你叫我當連指導員我也幹,只要拿起武器我就幹。”

他倆後來都在朱德的領導下參加了南昌起義部隊在南征路上最爲壯烈的三天三河壩阻擊戰。朱德帶領余部轉戰到江西天心峪整編時,陳毅自不必說,肖勁任連長,跟林彪、粟裕同級。

天心峪整編圖片

1928年,肖勁任紅四軍第28團第3營營長,在龍源口戰鬥中,壯烈犧牲。如果肖勁能看到新中國的紅旗飄揚,1955年評銜至少是大將。

在閱讀曆史的道路上,革命先烈的光輝形象,時刻激勵著我,感動著我。

革命先輩們永垂不朽!

以上,便是陳毅與肖勁“千裏走單騎”,追趕南昌起義隊伍的經過。他們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信仰的力量,用堅韌不拔的精神書寫了一段英勇的傳奇。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