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樸靜谧,龍眼木雕,北魏佛造像

閑適齋 2024-04-24 09:57:49

龍眼木 | 北魏佛

規格:20.5*11.5*41cm 2780g

龍眼木,即桂元樹,材質堅實、木紋細密,色澤柔和,老的龍眼樹幹,特別是根部,虬根疤節、姿態萬狀,是木雕的好材料。龍眼木雕在清代已有發展,主要産地由福州發展到莆田、泉州、惠安等。

北魏佛教雕塑造像是中國雕刻藝術的典範。北魏佛像的一個典型特征就是微笑,佛的微笑給人一種深邃之感,于甯靜中透出百般的慈愛,平靜中帶有種種的關愛和人性美,爲曆代佛教徒和佛教藝術研究者所仰慕。

此件佛像爲北魏時期造型,造像反應了北魏太和十年(486)孝文帝下令以漢服爲官服,大規模推行漢化政策、吸收南北朝文化精華之後,對北魏晚期佛像樣式所産生的影響。除了在衣著上改變了以往通肩式袈裟或右袒式袈裟爲主的西域樣式,轉而以寬袍大袖、褒衣博帶的漢式服制爲主流。姿態上亦轉以秀骨清像爲尚,身扁肩溜、體態修長。

整像溫潤細膩,刻工圓潤,雕工精湛,造型生動穩重,布局合理,結構優美,既有准確的解剖原理,又有生動的誇張變形。刀法上既有粗犷有力的斧劈刀鑿感,又有渾圓細膩娴熟的刻畫。人物形神兼備、衣紋流暢、富有不同的質感。色澤古樸穩重,具有“自然古雅”之美。

細觀之,整尊雕像人物比例精確,動態逼真,臉上的笑紋、衣物的紋理都刻劃得十分自然精細傳神,充分體現了古代匠人高超的雕刻技巧。北魏佛造像爲坐姿,頂上肉髻盤起高聳,額部寬短,臉型扁方,雙眉修長,眉頭與鼻梁相連,棱角分明,雙目細長如杏核,呈微合而略帶微笑的神態。盤腿而坐,衣紋線條流暢,內著右坦式僧祗支,外披褒衣博帶式袈裟,衣帶系于胸腹間,兩帶自然下垂。肩部呈凸棱狀衣褶,下擺作U形衣褶,轉折分明,下方衣擺外張,衣緣曲折,突顯袈裟的厚重繁複,身軀結構平板有力。

整器皮殼溫潤光潔,人物神態雕刻生動,秀骨清相,垂眸若無聲開示,氣韻靜谧慈悲。底座保留原風化皮殼,顯示樹木根部天然古拙之美,頗得自然之趣,十分難得。于雅室佛堂陳設供奉皆宜,值得珍藏。

歡迎關注,每日更新家居空間雅器

1 阅读:53

閑適齋

簡介:中式家具研習 空間美學營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