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清玩珍品,老竹根雕,劉海戲金蟾

閑適齋 2024-05-20 09:38:17

珍品 老竹根雕劉海戲金蟾文房擺件

高:23.5cm  底徑:10cm

竹雕也稱竹刻,在中國,經曆了幾千年的漫長曆程。竹雕成爲一種藝術,自六朝始,直至唐代才逐漸爲人們所識,並受到喜愛。竹雕發展到明清時期大盛,雕刻技藝超越了前代,在中國工藝美術史上獨樹一幟。

竹雕工藝品是中國傳統雕刻藝術品之一,中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用竹和最善用竹的國家之一。竹子結實竿挺,虛中潔外,外表油潤,色澤近琥珀,且具有渾厚堅韌的特性,被認爲是祥瑞之物。

劉海戲金蟾爲明清竹刻的經典主題,寓有財源興旺之意,得以廣泛流傳。劉海是全真教北五祖之一,傳說曾收服金蟾,令其口吐金錢,四處濟貧,故劉海被視爲賜福降財的神靈,而金蟾也成爲吐寶發財的祥瑞之獸,寓意財源興旺,幸福美好。

劉海戲金蟾典故出于道教的《通俗編》:燕國宰相劉元英,號海蟾子。一日遇見一道人,將十只雞蛋放在錢幣上,險象環生,道人見劉大驚,便道身處榮樂之場,比這更爲危險。于是劉大悟,便抛下一切世俗融化,與道長隱去。金蟾能吐金錢,傳說劉海收服了千年的金蟾,民間有“劉海戲金蟾,一步一吐錢”之說。

此件劉海戲金蟾擺件,以竹根爲材,立體圓雕。笑容滿面的仙人劉海,正揮動一根穿著銅錢的繩子,側臉微笑,足下有一只栩栩如生的金蟾,金蟾三足叼錢幣,與人物互動。劉海寬額披發,臉頰豐頤,神態憨態。身坡禅衣,衣帶當風,衣褶自然飄逸。體態圓潤,側首扭身,雙手交叉持錢串,神態歡喜憨樸。劉海所呈現的曲線,富有獨特的審美姿態,自然不拘泥,是經過仔細揣摩與觀察才雕琢而成。

此作品造型的塑造,人物形態的刻畫,細節的把握以及竹刻的刀法等方面的表現,在竹雕人物中都堪稱上品之作。劉海衣褶的工藝,細密勻淨,體現出超凡的竹雕駕馭能力。身著衣飾甚至面部刻畫,都是大刀闊斧,如此簡約的技法卻生動表達了劉海的形體與神態,把劉海塑造的額頭寬大,前庭飽滿,滿嘴含笑,傳神動人,惟妙惟肖,煞是可愛。

全器包漿溫潤,雕刻刀法縱逸,渾然天成,融合高浮雕、淺刻、圓雕、镂雕等多種技法,雕琢層次分明,刀工、立意、品相、皮色均堪稱完美,人物神態躍然而出,置于臥室書案之上,可謂形意雙全矣。

歡迎關注,每日更新家居空間雅器

0 阅读:77

閑適齋

簡介:中式家具研習 空間美學營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