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國防部長:重啓征兵制度,呼籲美國和盟友實現軍費支出占GDP的3%

零度Military 2024-05-12 21:53:37

5月9日,德國國防部長鮑裏斯·皮斯托瑞斯在美國華盛頓發表講話,呼籲德國和美國以及諸多盟友將國防開支提高到占GDP的3%,同時還表示支持德國軍隊重新實行征兵制。在2022年2月俄烏戰爭爆發之後,德國一直在討論應該如何重新武裝自己,這兩個聲明可能會引起柏林方面的反感。

皮斯托瑞斯在美德研究所對人群說:“我確信德國需要某種征兵制度。我們需要在國家或集體防禦狀態下確保我們的軍事持久力”。他沒有具體說明這將是什麽樣子,但在其他地方強調需要“某種”征兵制度。他補充說,冷戰結束時終止征兵制是一個錯誤的決定,德國于2011年正式結束了義務兵役制。

這已經不是皮斯托瑞斯第一次表示對征兵制感興趣了,他此前曾表示,圍繞平民服兵役的普遍義務進行討論將是“有價值的”。但在德國國內,這個話題是一個政治敏感話題,他如此全面地表示支持值得注意。

在他發表評論之際,北約其他國家也在考慮各自的處理辦法。北歐和波羅的海國家越來越強調征兵制是軍隊工具箱的重要組成部分。例如,丹麥已決定將兵役期從4個月延長至11個月,並向婦女開放征兵;挪威則計劃到2036年建立一支1.35萬人的義務兵部隊,即增加4500人。

但英國陸軍參謀長帕特裏克·桑德斯將軍今年1月關于需要一支“公民軍隊”的評論卻引發了軒然大波。最終,英國國防參謀長托尼·拉達金海軍上將不得不公開回擊說:“我們並不處于輿論的風口浪尖,我們並沒有處于與俄羅斯開戰的邊緣,我們不會被入侵,國防部沒有人在談論任何傳統意義上的征兵問題”。

皮斯托瑞斯甚至願意發表這樣的公開評論,是德國在重塑國防態勢方面日益進步的又一例證,它顛覆了數十年來對采購支出不足、裝備供應不達標和武裝部隊戰備狀態的批評。

在俄烏戰爭爆發之後,德國的“轉折點”在1000億歐元1070億美元)特別武器基金的支持下,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看法。根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的數據,德國在2022年至2023年間將國防開支增加了9%,2023年的年度國防開支總額將達到668億歐元(720億美元)。這也意味著德國今年將首次達到北約規定的2%的GDP支出目標。

呼籲增加國防開支

不過,皮斯托瑞斯在另一個值得注意的評論中表示,2%可能不是德國未來的目標,他呼籲美國和德國將目標定爲3%。

他說:“有些問題我們還沒有解決。無論是德國還是美國,或者是世界上其他國家的工業,都還沒有達到生産我們所需的彈藥、導彈、愛國者系統或其他任何産品的水平,因此我們必須同步進行。我們需要更多的錢,這一點毋庸置疑,我認爲我們會將軍費占比達到占GDP的3%甚至更多。

然而,皮斯托瑞斯並沒有給出他希望何時達到這一目標的時間表,而且還有潛在的障礙。德國立法者目前正在討論如何爲2025年250億歐元(270美元)的預算“缺口”提供資金,削減社會福利或提高稅收的解決方案已擺上桌面。如果皮斯托瑞斯提出的增加65億歐元(70億美元)國防開支要求得不到同意,新裝備的采購將受到影響。

他還對美國在950億美元的對外援助法案中姗姗來遲地通過新的烏克蘭軍事援助資金表示感謝,但基于美國的資源和注意力“不能也不會”只集中在歐洲的認識,德國正在“努力使歐洲對跨大西洋負擔分擔的貢獻更具相關性”。

迄今爲止,德國已向烏克蘭提供了70億歐元(約合75億美元)的軍事援助,包括供應豹1和2主戰坦克、“黃鼠狼”步兵戰車、IRIS-T和“愛國者”防空導彈系統、“毒刺”肩扛式防空導彈以及8萬多枚155毫米炮彈,但在一些盟國看來,德國拒絕援助“金牛座”空射巡航導彈的做法頗具爭議。

除波蘭外,德國還領導著一個烏克蘭多國裝甲車輛能力聯盟,以及一個與法國的綜合防空和導彈防禦聯盟。這兩個聯盟都旨在加快並更好地協調向烏克蘭交付新裝備的工作。

關于與美國的國防工業關系,皮斯托裏斯表示,德國目前與美國武器制造商的合同總金額達到230億美元,涉及380份合同,其中包括洛克希德·馬丁公司F-35A第五代戰鬥機和波音CH-47F“支奴幹”重型直升機的訂單。

0 阅读:57

零度Military

簡介:提供中國軍事、世界軍事、軍事新聞、軍事科技等優質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