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上千萬景觀帶,何以“昙花一現”?|新京報快評

新京報評論5 2024-05-15 17:20:30
解決“昙花一現”的景觀工程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依然是梳理背後的機制問題。

▲揚州儀征投資千萬景觀帶現狀。圖/江蘇衛視視頻截圖

文 | 柳早

據中國江蘇網報道,5月14日上午,《政風熱線·市長上線》直播活動走進揚州。揚州市市長潘國強帶領相關負責人,現場傾聽民聲,回應有關問題。這個直播節目中,披露了儀征投資上千萬的景觀帶“昙花一現”的問題。 據報道,沿山河景觀帶改造建設工程,是儀征市于2020年完工的一項城建重點工程。這處沿山河景觀帶全長約1.8公裏,投資約1200萬。其主要建設內容包括突防工程、道路工程、廣場工程、綠化工程、景觀構築物等服務配套,確實是花了不少功夫。 可最近有當地市民反映,這樣的美景也就持續了三年左右的時間,現在水質變得越來越差,景觀帶“昙花一現”。從視頻看,這個景觀帶幾乎已經毫無美感可言,垃圾遍地、無人清理。 一個投資千萬的工程,爲何才幾年時間就這麽一副破敗的樣子?其實相關負責人也知道問題所在。據他介紹,是“前期項目做好了以後,一開始是住建部門牽頭的,後來我們國企改革,把住建部門的市政養護中心劃歸到國有企業城發集團,這個過程中有一點脫節,企業劃過去了,但有沒有做好銜接,管理上面有一點脫節”。 簡單來說,就是因爲機構調整,導致該景觀的管理懸空了。但令人費解的是,這個景觀不是什麽難以發現的小問題,就在人們的眼皮底下,爲何在節目曝光之前,就沒想著給“銜接”一下? 說白了,這種遲鈍背後,或許依然暴露了某種潛在的心理:相關部門對城市景觀這種民生項目並沒有真正地上心,對于上千萬的投資沒有真正地心疼,也缺乏足夠的擔當,以至于長期無動于衷。 如果梳理一番就可以發現,這種轟轟烈烈動工、大張旗鼓宣傳,最後放任不管、無人問津的景觀項目並不少見。 2021年,無錫長廣溪公園被曝光雜草叢生、無人打理,部分道路甚至無法行走;2019年,溫州永嘉上塘烏岩山公園也被曝陷入無人管理的尴尬境地,山下道路的垃圾無人清掃、公園路燈損壞不能點亮。 當然,部分景觀在被曝光後,經過積極整改,狀況已大爲改觀。但這種頻發的現象也應當引發思考:除了管理上的“技術問題”,背後是否也存在更爲深層的原因? 比如,項目上馬就貪多求快,科學論證不足,機制沒有理順,最終經費保障成了難題,責任歸屬也成了燙手的山芋。體現在明面上,就是景觀工程無人管理、自生自滅。 這並非一種猜測。開頭新聞提到的投資千萬的工程,放到新聞裏其實並不算突出。在過往報道裏,投資上億、上十億甚至百億的工程,最後爛尾、荒廢的案例都不少見。 而早在2019年,中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領導小組也曾印發《關于整治“景觀亮化工程”過度化等“政績工程”、“面子工程”問題的通知》,要求把整治“景觀亮化工程”過度化等“政績工程”、“面子工程”問題納入主題教育專項整治內容。 當然,這並不是說景觀工程都應被視作形象工程,而是一些有共性的教訓可以吸取。比如,立項上的草率、管理上的粗糙、後續保障的不足等等,都需要反思。所以,解決“昙花一現”的景觀工程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梳理背後的機制問題,從立項和經費使用上就把好關,並建立穩健的長效管理機制。 如此一來,才能真正做到舉一反三。而不是到輿論關注、甚至進入直播間了,才終于不得不“動一下”。

撰稿 / 柳早(媒體人)

編輯 / 馬小龍

校對 / 陳荻雁

新京報評論,歡迎讀者朋友投稿。投稿郵箱:xjbpl2009@sina.com 評論選題須是機構媒體當天報道的新聞。來稿將擇優發表,有稿酬。 投稿請在郵件主題欄寫明文章標題,並在文末按照我們的發稿規範,附上作者署名、身份職業、身份證號碼、電話號碼以及銀行賬戶(包括戶名、開戶行支行名稱)等信息,如用筆名,則需要備注真實姓名,以便發表後支付稿酬。
0 阅读: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