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2024“強基”報名人數下降,竟排名第3!點擊查看五大原因

史海流年 2024-05-06 16:22:2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位列國家“雙一流”、“985工程”、“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學校創建于1952年,時名北京航空學院,由當時的北洋大學、清華大學、廈門大學、四川大學、重慶大學等八所院校的航空系合並組建。1988年4月2日,學校改名爲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位于首都北京市,分爲學院路校區、沙河校區,占地3000多畝,總建築面積170余萬平方米。學校設有35個二級學院,開設78個本科專業,涵蓋了工、理、管、文、法、經、哲、教育、醫和藝術等十個學科門類。同時,學校擁有26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33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36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一直是國家重點建設的高校,是全國第一批16所重點高校之一。學校名師荟萃,人傑地靈。截至2023年4月,學校教職工總數達到3928人,其中專任教師2172人。專任教師中,73.75%具有高級職稱,83.60%具有博士學位。學校彙聚了以23位兩院院士、27位中組部“千人計劃”創新項目入選者等爲代表的高層次人才。

在科研方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完成了40多項國內第一的科研成果,包括亞洲第一枚固液兩級探空火箭“北京二號”、中國第一架無人駕駛飛機“北京五號”等。學校還擁有多個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平台,以及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科研設施。

此外,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還是中國和國際宇航聯合會、中歐精英大學聯盟、中國-西班牙大學聯盟、中俄工科大學聯盟、中國高校行星科學聯盟、中國人工智能教育聯席會、全國高等軍工院校課程思政聯盟、W3C組織等的重要成員。

在招生方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每年都會吸引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學子前來報考。學校擁有完善的招生體系和豐富的招生渠道,同時也注重考生的綜合素質和特長發展。此外,學校還爲優秀學生提供了多種獎學金和助學金,以鼓勵他們在學習和科研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是一所曆史悠久、實力雄厚的全國重點大學,以航空航天和信息技術爲特色,工、理、管、文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學校致力于培養高素質、高層次、具有創新精神和國際視野的人才,爲國家和人類社會的發展貢獻了巨大的力量。

一、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在國際和國內影響力盤點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在《2023年U.S.News世界大學排行榜》上,排名世界第253位,進入了世界前300強。在《2024年QS世界大學排行榜》上,排名世界第473位,進入了世界前500強。

在《2024年泰晤士世界大學排行榜》上,排名世界第301-350位,進入了世界前350強。在《2023年軟科世界大學排行榜》上,排名世界第151-200位,進入了世界前200強。

在《2024年泰晤士亞洲大學排行榜》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排名亞洲第49位,排名國內高校第21位。

在《2024年校友會中國大學排行榜》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排名全國高校第17位,得分是69.44分。進入了全國前20強。

在《2024年軟科中國大學排行榜》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以537.2分的成績,排名全國高校第12位,進入了全國前15強。

在《2024年ABC中國大學排行榜》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得分爲94.33分,排名全國高校第九位,進入了全國前十名,可喜可賀。

在《2024年GDI中國大學排行榜》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與北京理工大學,並列排名全國第22位,得分是81.393分,進入了全國前25強。

二、2024年“強基計劃”報考人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下降了5835人,下降人數排名第三位

根據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強基計劃”報名人數爲19397人,在2020—2024年的五年中,報名人數下降到最低點。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強基計劃”報名人數的走勢如下:2020年38490人,2021年上升爲51864人,與2020年相比,上升了13374人,增長率爲34.75%。

2022年報名人數爲20289人,比2021年下降了31575人,下降幅度非常大。2023年“強基計劃”報名人數爲25232人,上升了4943人,增長率24.36%。而2024年“強基計劃”報名人數下降到19397人,第一次下降到2萬人以上,下降了5835人,下降率爲23.13%。

2024年“強基計劃”報考人數,華中科技大學下降了10243人,下降總人數排名第一位。浙江大學報考人數,下降6042人,下降總人數排名第二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下降了5835人,排名全國高校第三位。

當然,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強基計劃”招生人數爲150人,報名人數仍然是招生人數的129.31倍,選擇優秀生源的余地還是非常大的。不必爲下降了5835人而擔心。

三、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強基計劃”爲什麽不受考生待見,五點原因分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是全國著名的985工程大學,是世界第一流的大學。爲什麽在2024年“強基計劃”招生報考時,會“遇冷”呢?

第一,“強基計劃”設置的專業相對“冷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強基計劃”招生專業只有6個,分別是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應用物理學、化學、工程力學和航空航天類等。

除了航空航天類專業外,其他的五個專業均爲基礎學科,屬于家長們和考生們認定的“冷門”專業。

第二,“強基計劃”招生人數相對有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招生人數僅有150人,雖然2024年“強基計劃”招生擴招,但總規模不超過10%,也就是165人左右。分配到各省、市、自治區,名額非常有限,這對于考生而言,沒有吸引力。

第三,“強基計劃”不招收文科類學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強基計劃”招生的六個專業中,全部是理科專業和工科專業,不招收文科類考生,這也影響到文科考生報考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熱情。

第四,“強基計劃”招生專業學科水平較低

據了解,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強基計劃”招生的專業中,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理工科專業,均未達到C-類水平,只有力學類(工程力學)專業爲A-類學科。這些專業用于“強基計劃”招生,對于家長和考生而言,肯定會引起異議。

第五,“強基計劃”報考沒有刺激的優惠政策

我們關注到,大連理工大學、吉林大學、中山大學、中南大學、北京理工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山東大學和國防科技大學2024年“強基計劃”招生,都推出了一些比較優惠的入圍政策。

比如:數學145分以上的考生,可以“小破格”入圍;數學或物理學科加權賦分;物理、化學97分以上可以“小破格”等等。

然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沒有順應這些刺激報考的策略,缺乏報考的吸引力。這或許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2024年“強基計劃”報考人數“敗走麥城”的重要原因之一了。

當然,只能報考一所高校,不可以兼報;初審入圍後,必須筆試等規定,也是“強基計劃”報考人數下降的一些次要原因。

四、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強基計劃”:報考的必要性與潛在的機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作爲國內頂尖的航空航天類高校,其“強基計劃”自然備受關注。那麽,對于有志于投身這一領域的學生來說,報考北航的“強基計劃”有沒有必要呢?接下來,我們將從多個方面進行詳細分析。

第一,從政策層面來看,北航的“強基計劃”旨在培養具有空天報國情懷、紮實數理基礎、科學創新能力、全球視野格局的高素質拔尖創新人才。這一計劃不僅關注學生的學術成績,更重視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因此,對于那些希望在未來航空航天領域有所建樹的學生來說,這無疑是一個難得的機遇。

第二,從專業選擇來看,北航的“強基計劃”招生專業包括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應用物理學、化學、工程力學以及新增的航空航天類。這些專業都是航空航天領域的基礎學科,對于學生打下堅實的學科基礎、培養科研能力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北航在這些領域擁有雄厚的師資力量和科研實力,能夠爲學生提供優質的教育資源和廣闊的發展平台。

第三,報考北航的“強基計劃”也存在一定的挑戰。一方面,由于該計劃招生人數有限,競爭壓力較大。另一方面,由于“強基計劃”的培養要求較高,學生需要具備較強的學習能力和適應能力。因此,對于那些希望報考該計劃的學生來說,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備和規劃。

第四,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強基計劃”對于有志于投身航空航天領域的學生來說具有很高的報考價值。然而,由于競爭激烈和培養要求較高,學生在報考前需要充分了解自己的興趣和能力,並做好充分的准備和規劃。只有這樣,才能充分把握這一機遇,實現自己的職業夢想。

0 阅读:427

史海流年

簡介:教育教學,高考志願,強基、綜評、三一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