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行輝:當好“領頭雁”做好“引路人”

中國福建三農網 2024-03-29 08:48:56

俯瞰甯化縣治平畲族村

“自從他來之後,咱們村裏的變化可真大。”鄉親們口中的他,便是福建省應急廳派駐甯化縣治平畲族村(以下簡稱“治平村”)駐村第一書記王行輝。三年來,他訪遍村莊的山水溝壑、田間地頭,用雙腳丈量村莊、用行動踐行擔當,以“特”破局,以“帶”共富。

因地制宜 以“特”破局

“治平村山多地少,光依靠種植傳統的煙葉、稻谷、辣椒,生活也就勉強過得去。但是,咱們得想想辦法,有點兒新意。”王行輝一邊點頭一邊說,“要做好‘特’字文章,這兒的耕地雖然不多,但是富含硒,我們要利用這塊‘營養土’,發展特色種植産業,才能給咱們帶來更好的收益。”他眼中閃爍著希望的光芒,對治平村的未來充滿信心。

治平村百畝互葉白千層種植項目研討會

說幹就幹。爲了利用好得天獨厚的土地資源,王行輝經過一番調研對比,與省農科院專家、致富能手、村民群衆座談交流,將種植的重點錨定在了“互葉白千層種植”方向上。他與村“兩委”幹部多次到邵武、永安等地考察,詳細制定種植計劃,並從省應急廳爭取90萬元扶持資金,采用“合作社+農戶+基地”的模式,以“跨村聯建”方式引導畲民發展種植互葉白千層、黃豆套種項目。

由于互葉白千層種植在村民眼裏是件新鮮事,大家心存顧慮,參與意願並不高。王行輝不厭其煩地作動員、算細賬,鼓勵村“兩委”幹部帶頭嘗試種植,村民全程參與並學習種植技術。經過一年多的時間,每畝地淨收入從不足1000元漲到了如今的4500元。

王行輝(右一)查看畲藥長勢

富硒土地的饋贈不止于此,它不僅滋養了豐産的互葉白千層,更賦予了當地獨特畲醫藥卓越的品質。治平村青山環繞,早年畲民因深山偏遠,出行不便,山上富集各種中草藥成爲了畲民治療疾病的重要依靠,也孕育了當地深厚的畲醫藥文化。駐村以來,王行輝引導畲民進行畲藥種植,林下發展種植黃精、半枝蓮、黃心子等中藥材近百種,他協調資金30萬元,流轉土地20余畝,打造了集科普、觀賞、種植、應用于一體的畲藥谷。如今,互葉白千層和畲藥白、綠色小葉片變成了當地畲民腰包中的“金片片”。

多端發力 以“帶”共富

增産增收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和落腳點。然而,僅僅依賴于傳統的種植産業和自然條件,即所謂的“靠天吃飯”,並不是一個可持續的長遠之計。

豆腐皮加工制作

在手工豆腐皮加工廠裏,幾位老師傅依然忙碌不停地趕制豆腐皮,他們小心翼翼地用特制的竹篾挑起一層薄薄的豆皮,輕輕放置在一旁的竹架上,讓它自然風幹。“這家手工豆腐皮加工廠是王書記爭取到21萬元資金,由以前廢棄教學點改建而成的,目前每年可生産富硒豆腐皮10余噸。”加工廠負責人吳慶武介紹道,“豆腐皮加工廠也是村裏的直播帶貨基地,周邊種植的富硒大豆、富硒黑花生都在平台上銷售。”僅2023年,治平村手工豆腐皮、富硒黑花生等農産品銷售額達200余萬元,主要銷往福建、廣東等地,實現了産銷兩旺,帶動了群衆增收致富。

在治平村,通過盤活鄉村閑置資産,因地制宜發展鄉村産業的案例還有很多。在王行輝的努力堅持下,爭取到省財政廳鄉村振興補助資金,將原先廢棄多年的原茶葉廠辦公樓整修翻新重新盤活,打造成爲了一個集餐飲、住宿、研學等功能于一體的具有濃郁畲鄉風情的文旅康養研學基地,通過承包出租每年爲村集體帶來8萬元的增收;經過與中石化多次溝通了解,注冊治平村強村貿易有限公司,盤下了駐地長期經營不善的民營加油站,待相關證照過戶手續辦妥後,擬委托中石化承包運營,每年運營分紅收入預計超20萬元。這些舉措,不僅爲村集體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還給村民提供了“家門口”的就業機會。

治平村民服務中心

“就像我們常說的,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裏,鄉村産業的發展也得多元化,不能只依賴單一的産業模式。”王行輝說道。爲引導畲民多渠道增收,王行輝利用種植和租金收益,發展余電上網光伏發電項目,以“光伏+農戶”“光伏+農業”等方式,利用高山優勢,發展“陽光經濟”,每年光伏貢獻的村集體經濟收益10余萬元。

隨著富硒稻谷、畲藥産業、光伏發電、豆制品加工、加油站等強村富民産業不斷導入,讓治平村鄉村振興的騰飛夢一步一步走向現實。“接下來,我們還將導入特色農産品深加工、鄉村旅遊開發等多元化産業項目,多爲畲民辦好事、辦實事。”在談到下一步工作打算時,王行輝信心滿滿地說。(曾亦明/文 治平畲族村民委員會/圖)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