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號Cosplay:穿主演的馬甲,做宣發的配角

傳媒1號 2024-04-13 18:28:11

互動話題:

你如何評價作爲

影視作品宣發方式之一的角色號?

作者|笛飛

電影《我們一起搖太陽》的第一次被輿論關注,是在春節檔上映五天後,率先宣布撤檔,退出春節檔的競爭,擇期再上。

而又一次登上熱榜,是在上映後更新的抖音角色號「淩敏的呂途」,讓角色號這一宣發形式,爲觀衆津津樂道。

搖晃的鏡頭、生活化的畫外音、日常的相處、自然的情感流露,構成了「淩敏的呂途」賬號主體內容與風格:

「角色號真是個偉大發明」

「或許平行世界,他們真的有在繼續好好生活」

「他們好像真的就在現實生活中」

從觀衆反饋來看,電影宣傳的意味似乎變淡了,角色延伸進生活的真實感由此增強。

一方面而言,宣發時營造的沉浸感,將延長影視作品的生命力,作爲影視作品的外延,小巧靈活的角色號,玩出了劇宣的創新花樣;但另一方面,爲營銷服務的角色號,是否真的發揮出實效,做到助力影視作品流量上揚、票房增長?

劇宣Cosplay

作爲以「內容種草」爲目的的一種劇宣手段,角色號由來已久,也日移時新。

它從大熱劇的粉絲自玩梗開始。

2016年播映的大熱劇《歡樂頌》,形成了現象級的觀影熱度。而在微博上,玩梗的粉絲給幾乎所有的角色建立了角色號:

甚至包括了只會找女兒要錢的@樊勝美父親、總怕被吃掉的@安迪家的小葉白菜。

他們在劇集大熱時被粉絲瘋狂玩梗,與觀衆、與其他賬號頻繁互動。也相似地,在劇集完結後開始掉粉、停更、棄號。

即便展現出的生命周期較爲短暫,但角色號的魅力也就此展現,就如同一場Cosplay,讓觀衆明知有皮下,仍然沉浸其中。

而隨著影視作品的宣發越發多樣,能玩出流量的角色號,也逐漸被官方宣發使用,諸多作品都會主動爲角色注冊賬號,形式也開枝散葉。

2023年暑期檔熱播劇《長相思》官方爲角色均注冊了角色號,並且不論是縱向的情節深挖,還是橫向的超強互動,都將角色號的功能物盡其用。

《長相思》(第一季)收官時,主演發布微博講述演繹的心路曆程,而角色們更可謂是揮毫潑墨,以貫穿始終的人設總結和展望。

橫向的互動,不僅來源于角色之間性格契合的互動,甚至還有跨次元的對話:在主演張晚意參演的《父輩的榮耀》開播時,《長相思》的角色號還發博與之互動,頗有一種「朋友圈」的氛圍感。

而角色號複活,可能是新番將要啓動的信號,也可能是舊劇追求熱度的再宣傳。例如在諸多「拍續集」的期待聲中,經典情景喜劇《武林外傳》角色號入駐微博,女主角佟湘玉、男主角白展堂分別開通了賬號,配合作品的IP聯名、主演等進行了多次宣傳。

運營得當的角色號,幫助影視作品保鮮,延長著長尾效應。

而從圖文發展而來的,是短視頻時代的Vlog形式角色號,視頻超越文字的可觀可感,帶動角色號迎來一次升級:

《奇迹·笨小孩》裏的「好景手機維修」,注冊了同名抖音號,發布花絮作品24則,粉絲144萬,甚至還有不少粉絲,在兩年後仍在賬號下互動。

與之類似的,還有《我們一起搖太陽》男主的抖音賬號「淩敏的呂途」,但值得一提的是,這個角色號更爲用心,發布的作品不同于大多影視作品的花絮,更多是專門爲了角色號而拍攝的日常Vlog,甚至諸多女主李庚希的第一視角「怼臉拍攝」,角色走進現實的真實感更勝一籌,甚至有不明就裏的觀衆誤以爲是「真情侶」。

隨著影視作品宣發的需求日益水漲船高,小而精巧的角色號幾乎成爲標配。

開設賬號並非難事,但讓角色號長期有效地「活」,並且反哺作品本身地「火」起來,實屬不易。

全流程種草

《抖音電影宣發指南》中提到了明星抖音號與電影官方號的玩法,分別是明星抖音號的全陣容、有節奏、多回應;電影官方號的高頻、多樣、稀缺。

圖片來源:《抖音電影宣發指南》

對照作爲宣發渠道之一的角色號,它也有與之對應的優勢。

首先,角色號逐漸從男女主開號,發展到全陣容開號。《長相思》除了男女主之外,其他角色也有開設微博賬號,粉絲量雖有明顯差距,但仍然打造了陣容齊全的宣發體驗。

其次,是有節奏,又或者可以說是高頻。可以看到,《蒼蘭訣》男主角色號@東方青蒼-蒼鹽海一霸 的發博頻率非常高,在覆蓋播出前中後的很長一段時期裏,任何一個相關話題,甚至只是日常分享,都做到了頻繁發博,存在感極強。

但也可以看到,一些角色號是較難做到有節奏的,還是較爲自由隨機地進行內容分發,這主要與宣傳物料的准備有很大的關系,所以做好角色號的宣發計劃,是宣發運營中可以再做提前規劃和實際調整的。

再次,是具備「活人感」的多回應,這也是角色號相較于其他宣發賬號給人以稀缺感的要素。

再以《蒼蘭訣》男主角色號@東方青蒼-蒼鹽海一霸 爲例,他的微博營造出了極強的角色人設,即便是在後續的其他互動中,都保持著鮮明的角色性格。在《蒼蘭訣》蟬聯劇集影響力榜榜首時,冷臉說:「本座毫不意外」;在轉發反詐宣傳片時,自信說:「本座向來不信那些把戲」。

最後,是多樣化,從圖文,到短視頻,從發布劇集相關話題,到跨次元互動對話,角色號在內容創造上不斷豐富創新。

在宣發的方法論裏,角色號也算是曆經了多年的實踐探索,能夠靈活參與到宣發的全流程,並且在一定程度上達成了傳播指數的升級。

「前置預熱」,先于開播建立賬號,提前建立人設,爲影視作品做鋪墊。但這一步很考驗宣發運營的水平,稍有不慎可能直接影響新劇開播,所以影視作品角色號在這一環節,存在感較弱。

但這關鍵一環的大面積缺失,使得角色號的勁頭在開局勢弱,很大程度就注定了淪爲宣發配角的命運。

「添柴助力」,這一階段,是角色號能量最強的時期,它們在影視作品播映期間,爲整體輿論氛圍加持:解讀劇情、積極互動、沉浸追劇、爆梗出圈,借助影視作品的內容,與角色號宣發的靈巧多變,拿捏觀衆注意力。

「最強售後」,則是角色號優于其他賬號發揮長尾效應的高光時刻。男女主CP線的,可以在角色號強勢代餐;留下懸念的,可以在角色號互動吐槽。更多宣發花絮在這個時候上線角色號,作爲「保鮮劑」替演員繼續營業。

在《抖音電影宣發指南》中提到用三個層面對電影度量指標體系進行拆分,分別是「傳播指數、興趣指數、破圈指數」,而可以看到作爲宣發手段的角色號,在傳播指數與興趣指數上,都已經展現出了不俗的表現,不論是角色號粉絲數量、發聲數量以及互動數量,角色號展現了許多打造沉浸式的劇宣魅力。

但不可回避的是,角色號作爲劇宣的一種形式,卻卡在了最關鍵的一步上——破圈。

卡在破圈之前

新片宣發的最終目的,應該是破圈。

而在《抖音劇集宣發方法指南》中提到的熱度轉化力,或許就是對破圈最直觀的證明。

在抖音的兩個指南中提及了許多宣發方法論,但「角色號」這一被諸多影視作品使用的形式,卻在其中未有提及。雖然其中必然包含了角色號仍以微博爲陣地的主要原因,但角色號的熱度轉化力依舊較弱,也是重要因素。

《我們一起搖太陽》的角色號相關話題#搖太陽呂途淩敏的愛情吵到我了#登上抖音熱榜,單這一則相關視頻,就已顯示有1051.6萬人在看。

反觀《我們一起搖太陽》的票房,卻依然整體疲軟,艱難突破兩億,並沒有迎來多方加持的奇迹。

與此同時可以看到,經典片段在各個短視頻平台玩梗爆火的電影《草木人間》,票房也較爲慘淡。

綜上都能說明,宣發的熱度,均難以直接轉化爲票房。

而根據《抖音電影宣發方法指南》的數據,熱點內容對票房有帶動作用,熱點出圈程度直接影響購票平台「想看」指數和電影最終票房收入。

圖片來源:《抖音電影宣發指南》

那麽類似于角色號的一系列宣發,難以實現熱度轉化的根本原因還是在于熱度並未高漲到出圈。換言之,大多數的角色號依然是宣發圈地自萌的自娛自樂。

會關注、會互動、會表達感觸的角色號粉絲,本就在圈內——角色號有或者沒有,他們都是票房的原生消費者。

而那麽未能橫向拓寬觸及的受衆,則是宣發更應該想方設法觸及的。

就影視作品中明星賬號與官方賬號的優秀營銷案例來說,角色號的宣發有可以借鑒之處:

角色號宣發應提前規劃,重點清晰,配合宣傳節奏,達成更多真人角色下場,事半功倍的效果,給觀衆創造更高的情緒價值,給熱度更紮實的附著力。

角色號宣發可以嘗試虛擬角色帶入現實,打穿圈層傳播。類似于《飛馳人生2》聯動汽車垂類創作者的方式,如果角色號以人物的相關標簽,做出垂類內容的覆蓋,或許也有助于實現某一圈層的垂直打通。

而聯動和聯名,讓角色不再只是一個虛擬故事。聯動社會議題參與討論,聯名參與影視劇綜、站內熱門等各平台生態,增強優質營銷內容的互動與滲透,強強聯手,進一步推動了內容走向爆款。

整體來說,重視這一宣發環節,做到合理規劃,提前儲備,彈藥充足,隨機應變,角色號這一宣發形式也還有機會發揮出更強的熱度轉化力。

正如《抖音電影宣發方法指南》結語所說:「宣發的本質是讓好內容被更多人看見」。

1號認爲,角色號的宣發,作爲明星賬號與官方賬號的補充,作爲內容種草的一環,對提升票房起到直接作用固然是好事,如若依然很難,那麽起到正向作用也會是日積月累的成效。

畢竟把一手好牌打出去,也是宣發的另一層要義。

1號結語

對電影的宣發實踐,在于不斷優化內容産出、傳播、全流程打造內容營銷,不斷實現從「想看」到「去看」的宣發轉化。

就目前角色號的宣發功能而言,尚屬只能發揮錦上添花作用的階段。

所以對于出發就是追逐流量、朝向熱度的宣發而言,角色號唯有擁有更強的功利性,才能在宣發中逐漸成爲關鍵板塊。

畢竟,即便是玩兒得再多樣化,帶不動票房、拉不起播放量,就始終只能穿著主演的馬甲做著宣發的配角。

但角色號已經有了延伸作品生命熱度的功能,那麽未來不斷嘗試觸及更多流程,橫向探尋圈層的寬度,角色號作爲宣發工具的力量,也會有機會被更強地釋放出來。

參考文獻

《抖音電影宣發方法指南》《抖音劇集宣發方法指南》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