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AI時代,雲計算能否再爲開發者增添Buff?

玩數據還有點懶 2024-04-19 08:23:24

AI 和雲原生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由于巨大的存儲和算力需求,大部分 AI 應用都需要雲端支持,大模型應用更是如此。如果說過去幾年雲原生已經在相當程度上影響了軟件産業,大模型熱潮更是意味著雲原生已經成爲開發者的標准選項。在雲端開發、部署、運營 AI 應用很快將成爲每一位開發者的標准技能和工作流。曆經 PC 和移動互聯網變革後,軟件産業又站在了新的曆史轉折點。

AI重塑雲計算底座

生成式AI,正在讓大家重新認識雲的價值。

麥肯錫數據顯示,降本增效方面,生成式AI可提升850個職業的2100個具體工作的生産效率,生産成本降低可以高達6.1-7.9萬億美元。

從企業層面上,它可以被用到16個業務部門的63個場景,解決具體的業務挑戰,爲企業帶來2.6-4.4萬億美元的價值。

從應用角度來看,基于生成式AI衍生出的各種應用開始逐步在各行業嘗試落地,包括藝術生成(如DeepArt、DeepDream等)、文本生成(如類似ChatGPT的聊天機器人和新聞生成器)、音樂生成,以及更複雜的任務,如視頻生成和虛擬現實環境生成。

而基于生成式AI的知識庫搜索、會議紀要、文本摘要、內容或代碼創建將生産效率提升至一個新的階段。

如果用冰山來比喻,露在海面上方的冰山一角就是基礎模型。而在冰山的底部,需要大量的基礎模型以外的服務來支撐,如加速芯片,數據庫,數據分析,數據安全服務等等。

從短期來看,雲計算與AI産業或大模型形成的是聯動關系,所有大模型都會長在雲上,以“雲”的方式提供服務。如果將其放在更遠的未來,它將會給雲計算市場的商業模式帶來深刻影響。

下一代雲,正在變得智能

近日,全球領先的IT研究和咨詢公司、國際數據公司(IDC)聯合騰訊雲發布的“下一代雲”白皮書——《聚焦平台能力,支撐智能化業務發展》指出,2022-2027五年間中國公有雲市場年複合增長率將達到26.9%,其中PaaS(平台即服務)增速最快,爲30.5%,SaaS(軟件即服務)緊隨其後爲28.7%。當雲計算的基礎設施建設完成後,中國公有雲市場正在從資源驅動型延伸至技術和業務驅動。

生成式AI和大模型的快速發展,也在加速推動PaaS成爲下一代智能雲的核心能力——作爲承上啓下的中間層,PaaS層既要承擔IaaS層快速規模化擴張帶來的壓力,又要承載SaaS層軟件功能沉澱下來的可平台化能力,PaaS層將成爲幫助企業全方位構建和應用AI原生力的關鍵環節。

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在雲上獲得應用AI的能力、在雲上獲得AI加持的工具、在雲上實現以智能驅動的應用創新。

下一代雲將是按需適配企業智能化發展的“智能雲”,雲是AI落地和發展的土壤,AI也會助推雲平台發展。技術層面,企業需要借助智能架構和系統,加速智能設施應用落地;在業務層面,企業需要利用雲平台的資源管理能力,提高工作流程的自動化水平,實現智能運營;在生態層面,企業需要依賴下一代雲上的智能工具,提升産品開發效率和産業協同能力,實現智能創新。

顯然在經曆過去十多年的發展,當雲計算遇到人工智能,尤其這一波的大模型,進化中的雲計算正在變得更加智能。

免責聲明:

1、本號不對發布的任何信息的可用性、准確性、時效性、有效性或完整性作出聲明或保證,並在此聲明不承擔信息可能産生的任何責任、任何後果。

2、 本號非商業、非營利性,轉載的內容並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無意構成任何其他引導。本號不對轉載或發布的任何信息存在的不准確或錯誤,負任何直接或間接責任。

3、本號部分資料、素材、文字、圖片等來源于互聯網,所有轉載都已經注明來源出處。如果您發現有侵犯您的知識産權以及個人合法權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0 阅读:0

玩數據還有點懶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