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之歌丨河北省勞動模範、張宣科技氫冶金作業區作業長李利傑:煉綠色鋼鐵做降碳先鋒

河北新聞網 2024-05-18 07:50:48

煉綠色鋼鐵 做降碳先鋒

——記河北省勞動模範、張宣科技氫冶金作業區作業長李利傑

自項目投産至今已接待各類參觀團體約100批次——一撥又一撥參觀者來到這裏,只爲探尋氫冶金的奧秘。

這裏是百年老鋼鐵基地,也是鋼鐵行業低碳轉型的“綠色地標”。2022年12月16日,在位于張家口市宣化區的河鋼集團張宣高科科技有限公司氫冶金公司,全球首例120萬噸以焦爐煤氣作爲還原氣體的氫冶金示範工程一期項目全線貫通,並于2023年5月實現連續生産。

勇闖新賽道的,是一批迎難而上的技術工人。河北省勞動模範、張宣科技氫冶金作業區作業長李利傑,就是其中的主要參與者。

從碳冶金到氫冶金,他迅速轉變角色,刻苦鑽研、勇于創新,以專業技術助推鋼鐵行業降碳,成爲新時代普通技術工人向知識型創新型産業工人轉變的突出代表。

4月13日,在張宣科技氫冶金創新工作室,李利傑(中)與同事探討氫冶金項目生産工藝。 河北日報通訊員 李廣明攝

填補國內空白,拼出“全球首例”

4月28日,走進張宣科技氫冶金公司,一座118米高的氫基豎爐高高矗立。采用氫氣作爲還原劑和過程燃料,正是氫冶金與傳統高爐煉鐵本質的不同。

百年鋼企,突破轉型。從傳統冶煉領域轉戰氫冶金領域,這個“全球首例”,是李利傑和團隊拼出來、搶出來的。

2006年大學畢業後,李利傑進入張宣科技前身河鋼集團宣鋼公司工作,圍著高爐幹了十幾年,一路從普通操作工成長爲高爐工長、爐長、作業區副作業長。駕輕就熟的工作在2019年發生改變。

在落實“雙碳”目標背景下,爲擺脫鋼鐵生産對化石能源的絕對依賴,2019年11月22日,河鋼集團與意大利特諾恩集團簽署諒解備忘錄,攜手開展氫冶金技術合作。2021年5月10日,氫冶金示範項目在張宣科技落地開工。

相較于“高爐+轉爐”長流程生産模式,氫冶金工藝省去了高爐等流程,所産出的DRI(直接還原鐵)産品直接轉入電爐,工藝流程環節減少,複雜度也大大降低。但2000多項安全連鎖反應,讓李利傑和同事們絲毫不敢“輕敵”。

彼時,氫冶金工藝在我國尚屬空白。引進的外方技術,是以天然氣爲氣基而設計,與張宣科技想實現的以焦爐煤氣爲氣基進行生産,又有所不同。

突破,從“回爐”當學生開始。

在前期進行線上溝通的基礎上,2023年1月,外國專家團隊進駐張宣科技,現場傳授氫冶金項目操作技術。在這之前,李利傑已帶領團隊翻譯各類外文技術資料270余份,並進行學習消化。

那時的李利傑,不是在主控室跟著外方團隊關注各項運行參數,就是在密布著管道與儀表的作業現場思考改進設備。

氫冶金公司責任工程師楊澎記得,李利傑帶著大家“泡”在工廠裏,每天從早上8時幹到半夜,平均一個月只回三四次家。臨近開爐,更是連續多日待在單位,大家相互鼓勁。

李利傑在心裏暗暗較勁,國內其他鋼企也在積極布局氫冶金項目,他們一定要搶在前面。

外國專家也沒想到,靠著舍我其誰的拼勁,李利傑和團隊僅用不到4個月的時間就“出師”了,實現了完全自主操作。

2023年5月21日,一個值得李利傑和同事們銘記的日子。當天,直接還原鐵産品金屬化率達到94%,氫冶金關鍵指標達到合格産品標准,成爲中國鋼鐵史乃至世界鋼鐵史上由傳統碳冶金向新型氫冶金轉變的重要裏程碑。

至今,在氫冶金創新工作室裏,還保留著當天直接還原鐵産品的取樣標本。李利傑說,幹成了別人沒有幹成的事,很有成就感。

據測算,與傳統長流程相比,張宣科技氫冶金示範工程一期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0萬噸,減排比例在70%以上,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煙粉塵排放可分別減少30%、70%和80%以上。

挖掘減碳潛力,創出“中國標准”

拼出了“全球首例”,但李利傑和團隊卻沒顧得上開一場慶功會。因爲新階段有新任務,他要帶領團隊對工藝流程再梳理、再優化,探索降碳極限。

早在跟著外國專家學習過程中,李利傑就發現,因爲使用的氣基不同,外方技術和設備會出現水土不服,從而導致設備受損、停機等情況出現。

在國外成熟工藝基礎上,能不能實現工藝和設備本土化?是不是還有減碳的空間?

爲了討論項目技術問題,李利傑和氫冶金公司副總經理呂志敏常常爭得面紅耳赤。共事多年,呂志敏摸透了李利傑的脾氣。只要李利傑在,辦法總比困難多。

呂志敏記得,焦爐煤氣中有害成分萘堵塞過濾網的問題曾困擾了他們很長時間。在李利傑的帶領下,團隊積極開展自主技術攻關,在國內首創了微晶系統深度脫萘工藝技術,在充分吸附焦爐煤氣硫的基礎上,降低氣體中萘的含量,爲氫冶金示範工程提供了潔淨氣源。

“當大家爲某一個問題撓頭時,他總是能迅速找到解決辦法。”與李利傑同一年進廠的氫冶金作業區副爐長張岩佩服他的創新能力。按照外方原有技術,生産過程中臨時停機恢複一般需要8小時,既浪費能源,也帶來成本壓力。李利傑愣是帶領大家一個參數一個參數調整,將恢複時間縮短在2小時左右,降低了運行成本。

一項項關鍵技術的突破,使得李利傑和團隊逐漸摸索出高效的生産參數。他們通過控制豎爐排料速度等參數,使煤氣消耗量大幅降低。

氫冶金創新工作室裏,厚厚的氫冶金作業區操作培訓手冊、值班室技術操作及規程,是李利傑和同事們通力合作的創新結晶。翻開手冊和規程,從開機點火、進料排料到常見故障排查等,各項規定相當細致。

截至目前,李利傑和團隊已申請氫冶金領域相關專利43項,啓動編制國家及行業標准7項,同時積極穩妥推進氫冶金材料備件國産化替代工作,已完成替代計劃122項,使項目設備國産化率超過70%。

李利傑說,持續探尋鋼鐵行業降碳最優解,努力打造氫冶金行業首條“零碳”示範産線,是他們的下一個目標。(河北日報記者宋平、王雪威 通訊員王楊)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