怿星科技CEO潘凱:汽車軟件研發工具鏈國産玩家迎「曆史性機會」

高工智能汽車 2024-05-08 11:34:55

「智能汽車時代,國內非常有機會出現類似Vector的企業。」

這是怿星科技CEO潘凱深信的事情,他在行業內已經深耕約18年,創業也已經10年有余,帶領著一個約300人的公司,2024年4月與高工智能汽車見面時,正值公司發布新一代核心産品的節點。

事實上,Vector是傳統汽車領域的工具鏈巨頭,總部位于德國斯圖加特,毗鄰奔馳、博世等汽車産業巨頭,2023年營收規模在約爲11.6億歐元(折算約爲90億人民幣),員工超過4000人。

力量懸殊,如何追趕?

怿星正給出自己的階段性答案:4月27日,發布國産仿真測試工具鏈(包含SolarONE軟件平台和硬件兩部分),同時發布面向汽車研發“V”流程端到端研發及測試解決方案,迎來從單點産品研發向多場景解決方案躍遷的重要時刻。

事實上,新一代核心産品/解決方案背後,一方面是怿星科技10年深耕的成果,另一方面,也潛藏著怿星的産品突圍策略,以及對工具鏈賽道發展的洞察和預判。

發布會前夕,在與高工智能汽車超過1個小時溝通中,潘凱細密闡述了他的思考和邏輯,其中包括賽道的變革、工具鏈産品/服務的商業特性,也包括怿星科技的商業模式、産品策略,以及公司「二次創業」的核心驅動力。

整體來看,怿星科技就是圍繞在汽車軟件設計、開發、測試的整個生命周期,提供相應的工具鏈「産品+服務」,讓智能汽車研發更高效,類似于在行業掘金軟件定義汽車的時代,提供「鏟子」者。

怿星科技CEO 潘凱

01從「單點創新」,到「連點成面」

「SolarONE的前身叫Solar test」,潘凱介紹稱。

「它是一個測試的執行環境,之前用在我們的自動化測試設備裏面,現在我們把它升級到SolarONE。所謂SolarONE,就是一站式的集設計、開發、仿真、測試于一體的一個綜合性、平台性的工具鏈組合。」

事實上,在發布SolarONE之前,怿星科技已經發布了一些單點創新産品,以其中的IOP測試儀爲例,2018年公司推出第一款針對百兆的以太網,2019年開始研發、2020年推出針對千兆的以太網(國內首家),2023年叠代至第三代。

「它的第三代在集成度、成本、易用性、自動化等方面,都是非常領先的,現在已經累計有30多家客戶選擇我們這個産品。」潘凱介紹。

而類似這樣的精專、細分的「單點創新産品」,怿星已經聚集數個類別,此次發布會則是「連點成面」,推出一個平台的工具鏈組合,且這只是SolarONE的1.0版本,後續會往2.0、3.0不斷叠代,並不斷延展該工具鏈組合。

同時,基于SolarONE軟件工具鏈平台,怿星科技外圍開發了硬件接口卡、專用測試儀、針對專用測試場景的測試包,軟件加外圍硬件的組合,適配大量的開發測試場景,以在國際玩家的産品斷層位置,先行占據身位。

SolarONE之外,怿星科技的産品線還包括車載網絡通信、智能座艙3D HMI,後兩者已形成核心競爭力。

其中,車載網絡通訊方面,針對新一代E/E架構下的複雜異構車載通信網絡,怿星科技聚焦其允許不同網絡類型和不同通信性能的節點相互連接,實現不同協議和數據格式轉換等特點,推出面向汽車研發“V”流程端到端研發及測試解決方案。

據介紹,怿星科技自成立至今,持續深耕以太網全棧技術,爲下遊客戶提供專業服務,客戶間已經互相傳遞著「汽車以太網找怿星」的口號。

智能座艙3D HMI方面,怿星科技此前已推出圍繞軟件平台化的解決方案,解決行業內的三大難題:其一,兼容市場上遊不同HMI開發工具,供車企選用;其二,兼容高通、芯馳、鴻蒙等不同座艙底層平台;其三,兼容不同的車型、EE架構、屏幕分辨率。

當前,怿星科技正探索從安卓系統,向鴻蒙系統等進行橫向拓展,圍繞垂直的核心優勢點,不斷橫向擴大産品組合,在行業內進一步鞏固地位。

02「曆史性機會」

在潘凱看來,智能汽車時代,工具鏈賽道正發生根本性變革。

一般而言,汽車工具鏈指標准的、通用的,用于設計、開發、測試環節的軟硬件産品,由于從廣義上講,軟件測試設備是多種工具産品的集成和定制,嵌入式軟件也需要配套的開發、調試和配置等工具鏈,所以都屬于工具鏈的範圍。

回溯工具鏈發展曆程,其與整車企業的崛起關系密切。傳統汽車時代,受益于先發優勢,國際車企巨頭和與對應工具鏈廠商均占據領先地位,國內汽車工業則在幾十年間奮力追趕。

但,軟件定義汽車時代,國內智能汽車發展速度最快、競爭烈度最高、消費者接受度最高,爲業內共識,國內市場對于新一代工具鏈的需求,大幅領先于國際市場。

國內車企在EE架構叠代上的領先性,正獲得印證,案例包括,大衆在EE架構上牽手小鵬,Stellantis與零跑的合作。「國際車企正在借用中國本土車企+供應鏈能力,來加快自身的EE架構叠代」,有EE架構從業人員在此前的調研中稱。

這也意味著,國內工具鏈産業迎來曆史性機會。

事實上,一組數據可以側面觀察軟件定義汽車的進展:相比10年前傳統汽車,當下智能汽車的軟件代碼量,已經拉升至10億行量級,出現2-3個數量級擴張,「軟件已經變成了汽車創新的核心驅動力之一」。

且,代碼量劇增背後,整體産業面臨劇變,這包括:汽車正吸納軟件的O型/敏捷式開發能力(傳統爲V型/瀑布式開發),軟件開發節奏在不斷加快,測試周期在縮短。

具體到工具鏈上,潘凱認爲,變化的比例大致約達到50%乃至更多。

需求在國內,國際玩家的供給在國外,這便造成國內軟件工具鏈的三大痛點:

●其一,不響應,國際玩家的産品更新節奏匹配國際車企,而國內車廠需求要比國際車企要迫切的多;

●其二,價格昂貴,産品/服務某種程度上是勞動力的凝結,衆所周知,國內與歐美國家的勞動力價格差異;

●其三,國際玩家的工具鏈産品較「重」。

這正是國産工具鏈廠商的機會。

高工智能汽車注意到,一般來說,産品/技術難以脫離于市場而獨立存在,前者需要在市場中一代代驗證、反饋、叠代中日臻完善,「市場在哪裏,産品就在哪裏,而非靠單純規劃和臆想」。而軟件定義汽車的前沿戰場,就在中國。

事實上,産業正急切呼喚新的軟件開發方式,工具鏈爲核心一環。

2023年11月在中國汽車軟件大會上,有中間件頭部企業負責人指出,「當前汽車電子的工程落地成本和創新成本比例,約爲驚人的50:1,可能花費了1份的創新成本,但是需要花費50份的工程成本把它量産」。

同時,伴隨軟件複雜度不斷提高,軟件開發人員協作成本快速拉升,現實項目執行中研發效率大幅降低,且單純增加人員規模無法提升開發效率。

「我們的工具鏈産品,給到一些典型的客戶之後,整體的項目的效率提升40%以上,成本也節省40%以上,這就是我們的競爭力。」潘凱直言。

那麽,這一市場規模有多大?

潘凱預測,這是一個千億級的市場。目前,業內國際玩家的營收約在百億元人民幣量級(折算,約80-90%來自汽車行業),軟件定義汽車時代,這一體量會明顯拉升。

其中,這一整體市場包括工具鏈、測試設備、還包括嵌入式軟件(含底層OS、中間件等,由于駕/艙底層OS、車控領域Autorsar CP,爲國際玩家的傳統優勢領域,並非怿星重點)以及相關衍生的服務(比如提供服務的公司)。

03「憑什麽是怿星?」

回溯來看,怿星科技的成長有兩個重要的時間節點。

其一,爲怿星創立的2014年,在此之前的8年時間,潘凱任職于國內一家頭部Tier1,從一個初出茅廬的碩士研究生,曆任技術支持、銷售、汽車電子事業部負責人等職務,熟稔工具鏈。

怿星科技成立之初,爲國際玩家的代理商、集成商,滿足國內車企的需求。從結果上看,前次創業獲得成功。

其二,爲2019年前後,軟件定義汽車的風不斷吹向上遊,當國內車企不再處于跟隨狀態,需求領先于國際車企時,「供需兩端的矛盾」日益頻繁出現在怿星團隊的工作中。經曆一些初期的探索和陣痛之後,怿星科技踏上「二次創業」的征途。

在商業模式上,怿星的選擇是「産品+服務」。

具體來看,無論是智能手機還是汽車軟件,均存在做産品,還是做服務的選擇,兩者在賽道上都有頭部公司跑通。它與行業環境對于軟件創新的保護度有關,也與賽道所處的階段、公司在競爭中的位置相關。

怿星科技的選擇爲「産品+服務」,大量圍繞客戶潛在可標准化的需求,在做服務的同時抽象爲産品。一般而言,服務,在規模化的同時需要同步「堆人」,而産品的規模化邊際産品大幅拉低。

事實上,這也與當前智能汽車仍處早期的階段相關,頭部玩家仍處于技術、商業探索期,只有大量具體的「dirty work」項目實踐,才能在後續行業趨穩中,打磨處標准化産品。

組織結構上,怿星科技目前團隊規模超過300人,其中超過240人爲研發、技術人員,占比超過80%,服務的客戶數量超過300家。

創業之路多艱辛,但市場競爭極爲殘酷,「憑什麽是你」的問題躲無可躲。

「核心驅動力,我就想做一番事業,做一個真正的國産工具鏈公司。原來的時候沒有條件,我畢業的時候接觸國際巨頭的工具,覺得外國人做的太好了,我們中國差距太大了,但現在有了條件,爲什麽不能超過他們。」

「二次創業,創始團隊基本是一條心,但也有一起打拼的夥伴不相信,覺得原來順風順水,賺點錢挺好,爲什麽要變,變得過程很痛苦,爲什麽要承受。」

潘凱做了很多說服性的工作,他自诩是個非常理性的人,極少情緒失控的時刻,創業維艱,不過大多感性的痛苦時刻印象並不深。

但,一件事他記憶很深。「曾經有一個一起打拼的骨幹要去華爲,他是非常有激情的一個人,說華爲裏面幾萬門課程,可以學的東西太多了,感受到任正非在精神上呼喚他,我怎麽說都留不下他。」

這後面有個潛台詞,「去華爲,做的才是值得做的大事,怿星做的事情太小,賺一點小錢而已,已經沒啥激情了。」

「我當時就思考一個問題,我們能把優秀的人聚在一起、越聚越多,走得更長遠,一定是在給他們一個足夠大的舞台,然後有一個很好的回報。」

在他看來,時代已經給了怿星機會,現在怿星要抓住機會。

在溝通中,談起怿星最終的願景,潘凱的回複是,「讓智能汽車研發更高效,讓每一台智能汽車都有我們的貢獻」。無論如何,作爲國內工具鏈廠商的代表,怿星科技正在朝這一目標進發。

0 阅读:2

高工智能汽車

簡介:專注智能汽車産業鏈的市場研究、媒體會議和投融資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