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篇】麥克阿瑟1:管中窺豹——從陸軍的視角看早年美國的裙帶關系

巴巴維維 2024-04-26 08:06:23
【人物篇】麥克阿瑟1:管中窺豹——從陸軍的視角看早年美國的裙帶關系

在介紹主角之前,我們先來讀一讀老夫子說過的話:“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

1893年,13歲的麥克阿瑟入西德克薩斯軍事中學就讀,立志成爲一名軍人。1899年入西點軍校。1903年以全校第一名成績畢業。

1909年,29歲的麥克阿瑟中尉在母親的運作下,得到了一份來自鐵路大亨的任職高薪邀請。他思慮再三,決定留在前途渺茫的軍隊。兩年後,他獲得一次晉升,不久又進入陸軍參謀部工作,從此飛黃騰達。

1919年,剛從歐洲戰場返回國內的麥克阿瑟被任命爲西點軍校校長。並在隨後的“大裁軍”中不降反升,獲得准將軍銜。

1930年,他出任陸軍參謀長,成爲美國陸軍的當家人。至此他已經達到了一名軍人的頂峰。

聖人之言猶在耳邊:“……六十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

我們再看看麥克阿瑟後面的人生軌迹——

1935年,麥克阿瑟卸任陸軍總長一職。隨後接受菲律賓總統奎松的邀請,遠赴馬尼拉擔任軍事顧問,協助奎松組建軍隊。

1937年退出美軍現役,

1941年7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前,61歲的麥克阿瑟重新征召服役,就任美軍遠東部隊總司令,從此開啓了他最有戲劇性的人生。期間麥克阿瑟多次反對美國決策層制定的政策,甚至不惜將自己孤立。同時他又通過共和黨的勢力和擅長跟媒體打交道的手段,在美國民衆中樹立了“超級英雄”的形象。

1950年,70歲的麥克阿瑟出任“聯合國軍”總司令,率部擊敗朝鮮軍隊。而“隨心所欲”的他,終以一系列“逾矩”的行爲自己招致惡果,落寞離場。

麥克阿瑟這個人物很難寫。他經曆過一戰,經曆過二戰,還經曆過那場被美國人遺忘的戰爭,而圍繞他的話題更多的是關于朝鮮戰爭。

另一個因素是他的爭議性太大。喜歡他的人將其視爲“神”,討厭他的人認爲他狂妄自大、自私自利。我們試圖更多地了解他,不爲辨明是非,而是把他的經曆當成一面鏡子。

道格拉斯·麥克阿瑟是個“軍二代”,他的父親阿瑟·麥克阿瑟本就是一個很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

1861年,美國爆發內戰。17歲的阿瑟通過關系(年齡不夠)加入北方軍,被授予中尉軍銜,擔任第24步兵團團部副官。

1863年,在“傳教士山戰鬥”中,他率領3名旗兵沖在最前面,當周圍人都陣亡的情況下,仍舊不顧一切地沖上了山頂,從此一戰成名。他當即被上級(南北戰爭期間的著名將領威廉·謝爾曼)提拔爲上校團長,並獲得一枚“國會榮譽勳章”。

與後來的美國二戰將領一樣,老阿瑟也經曆了漫長的煎熬。獨立戰爭後,他輾轉各地任職,直到53歲時才迎來了事業的第二春。

1898年,美西戰爭爆發。阿瑟被提拔爲准將,率領一個步兵旅赴菲律賓作戰。期間以作戰勇猛,爲美國吞並菲律賓立下戰功。戰後他被任命爲菲律賓軍事總督。麥克阿瑟家族與菲律賓的淵源從此時開始。

不過老阿瑟在菲律賓沒有處理好人際關系。1900年,威廉·塔夫脫被華盛頓任命爲菲律賓文職總督。在老阿瑟看來,塔夫脫是到馬尼拉跟自己爭權的,所以兩個人從一開始就矛盾重重。

阿瑟試圖通過自己在菲律賓的根基排擠塔夫脫,但他沒料到後者在華盛頓的背景更強大。1901年,美國總統麥金萊遇刺身亡,副總統西奧多·羅斯福繼任,而羅斯福和塔夫脫的關系非常要好。

1904年,塔夫脫返回國內後,被羅斯福任命爲陸軍部部長。1909年,塔夫脫又當選爲美國總統。阿瑟·麥克阿瑟自知前途無望,無奈選擇退役。

1912年,他在一次老兵聚會中突然去世。

老阿瑟在軍隊裏給兒子留下了衆多遺産。在美西戰爭以及擔任菲律賓軍事總督期間,他爲美軍培養了一批將才,包括日後出任美國陸軍總長的倫納德·伍德、富蘭克林·貝克、佩頓·馬奇,以及在一戰期間擔任美國遠征軍總司令,後來又同樣出任陸軍總長的潘興。這些人投桃報李,爲道格拉斯·麥克阿瑟日後的升遷幫助極大。

而父親傳奇般的人生也影響著道格拉斯,他在日後時常告誡自己,一定要成爲像父親那樣的人。

1875年,30歲的阿瑟·麥克阿瑟上尉迎娶了一位南方奴隸主的女兒瑪麗·平克尼。1876年、1877年和1880年,瑪麗爲阿瑟生下三個兒子,道格拉斯是家中的老三。

道格拉斯的童年就是在軍營中度過的,他熟悉那裏的一切。在小學學習期間,道格拉斯的成績並不好,而且身材瘦小,他還因爲一次高燒落下了口吃的毛病。1893年,父親從華盛頓調到得克薩斯任職。此時道格拉斯剛好小學畢業,老阿瑟希望他將來能夠子承父業,所以給他安排進了西德克薩斯軍事中學。

美國陸軍在那段時期刻意效仿德國,其中開辦軍事中學就是一個例子。西德克薩斯軍事中學與德國的軍事預備學校很相似,其辦學宗旨就是把學生培養成“軍官候補生”。

西德克薩斯軍事中學在美國很有名,很多在華盛頓的高級軍官都不遠萬裏將自己的子女送到這裏來接受教育。

道格拉斯在這裏完成了人生第一次蛻變。他的身高長到一米七六、體重六十公斤。在1897年舉行的畢業考試中,他各科平均成績是97.33分,位居全校第一。

不過道格拉斯沒有在當年獲得進入西點軍校的保薦資格。1898年美國和西班牙爆發戰爭,道格拉斯一度決定放棄報考軍校,直接參軍跟著父親去菲律賓。

老阿瑟沒同意,這才爲西點軍校留下了一位成績最優秀的學員。

1899年,道格拉斯進入西點軍校就讀。父親在這段時期迎來了事業的頂峰,道格拉斯也在西點軍校如魚得水,爲日後的學弟們留下了很多傳奇。

1903年,道格拉斯以曆屆(西點軍校此時已經建校20多年)第一名的成績在西點軍校畢業。他的各科成績平均分爲98.43分。妥妥的一個學霸。

麥克阿瑟最初的軍旅生涯並不順利。從西點畢業後,他被分配到工兵部隊,然後于1903年9月赴菲律賓服役。

在菲律賓人眼中,美國人是入侵者,所以美軍和當地人組建的遊擊隊時常爆發沖突。麥克阿瑟人生中經曆的第一場戰鬥就發生在這裏。

一個細雨連綿的晚上,麥克阿瑟和一名士兵執行完巡邏任務後准備返回營地。一個陰影在不遠處閃了一下,麥克阿瑟察覺到了異常,手不知不覺已經握住了腰間的手槍。

又向前走了一段,狹窄的小路旁伸出一支槍管,正好頂在了麥克阿瑟的腦袋上。麥克阿瑟飛快地閃了一下,槍聲從他的耳邊劃過,把他的帽子打飛了。他隨即臥倒在路旁,對方以爲已經打死了麥克阿瑟,于是從樹叢中鑽了出來。麥克阿瑟擡手就是一槍,將那個人打倒了。

這時他聽到同伴的驚叫聲,他趕緊跑過去,發現另一個“敵人”正想把那名士兵拖走,他又是一槍,把對方打倒了。

“雨夜戰鬥”很快就在軍營裏傳開了,麥克阿瑟一時間成了大家的“保護神”,誰都願意跟他一起執行任務。1904年,麥克阿瑟晉升中尉,並被上級提拔爲馬尼拉工程總指揮助理。

麥克阿瑟在這段時間認識了兩位重要人物——奎松和奧斯米納。他們當時還是菲律賓的兩名律師,而隨後他們的仕途順利。1935年美國同意菲律賓自治,奎松成爲菲律賓曆史上首任總統。1944年奎松去世後,奧斯米納又接替了奎松的位置。

麥克阿瑟在菲律賓只待了一年,他于1904年10月患上了嚴重的瘧疾,不得不返回國內治療。不久之後,他的父親被任命爲美國駐東京武官,麥克阿瑟也利用這個機會到訪過日本,這是他第一次踏上那片土地。14年後,一位名叫原節子的女孩出生。又過了20多年,她被奉獻給了65歲的“太上皇”麥克阿瑟。

1905年10月,麥克阿瑟進入華盛頓高級工兵學校深造。他的同班同學有兩個人日後成名,一位是二戰期間擔任西南太平洋戰區所屬第6集團軍司令的沃爾特·克魯格,他也是麥克阿瑟在戰爭期間最重要的助手之一。另一位的名氣就更大了,他就是與麥克阿瑟鬥了半輩子的喬治·馬歇爾。

麥克阿瑟在工兵學校深造期間,還得到了一份兼職——擔任總統西奧多·羅斯福的低級副官(類似于貼身侍衛)。

一次內閣會議結束後,一群記者把羅斯福圍住,然後開始向他提出一堆難以回答的問題。麥克阿瑟看出羅斯福有些窘迫,此時剛好一名侍者端來了一大盤三明治和果汁,麥克阿瑟靈機一動,在侍者走近記者群時,伸出腳把他絆倒了,然後食物和果汁都灑在了記者們的身上。

趁著人群騷動的時機,羅斯福總統快步離開了現場。

事後羅斯福誇贊了麥克阿瑟一番,認爲他不僅是一名合格的軍人,更是一名出色的外交官。

不過麥克阿瑟和羅斯福家族似乎天生“八字不合”。老羅斯福的一番誇贊讓麥克阿瑟有些飄飄然,他把這份兼職工作做得非常出色,卻忽略了自己的學業。由于他的畢業成績很差,教官的他的畢業結語中毫不客氣地寫道:“該員缺乏學習熱情,與西點軍校時期的表現相差甚遠。”

教官的評語産生了惡劣影響。1906年10月,麥克阿瑟被任命爲第21工兵連連長,這個連是公認的最差的連隊。

麥克阿瑟對前途失去了信心。他的母親瑪麗憑借老阿瑟的影響力,找到了鐵路大亨哈裏曼,希望對方可以給麥克阿瑟一個職位。哈裏曼很爽快地答應了,他派人聯系了麥克阿瑟,表示隨時可以到他的鐵路公司上班。

麥克阿瑟想了好幾天,終究沒有舍得脫下軍裝。而這一件事情之後,他也認識到自己身上的問題,從此振作起來。

1911年2月,麥克阿瑟晉升上尉,改任第3工兵營副營長,同時也被任命爲陸軍軍事學校教官。

1912年,阿瑟·麥克阿瑟去世,他昔日的部下、時任陸軍總長倫納德·伍德將麥克阿瑟借調到陸軍部任職。此時的麥克阿瑟已經品嘗過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對這個機會非常珍惜。憑借出色的表現以及伍德的關照,他于次年9月調入陸軍參謀部。

當時美國和墨西哥的關系非常緊張。自墨西哥爆發革命後,原本控制著墨西哥78%的礦産、72%的鋼鐵和58%的石油産業的美國資産全部被收歸國有。所以美國一直在找機會對墨西哥動武。

麥克阿瑟被臨時調到美墨邊境,在父親老部下芬斯頓將軍的步兵旅任職。他在前線很快就發現了一個問題——如果美軍進入墨西哥境內,後勤保障會非常困難,因爲那裏缺少機械化交通工具,部隊采取行動後,只能依靠畜力運輸物資。

他打聽到墨西哥人把幾台鐵路機車藏了起來,于是他向芬斯頓請求進入墨西哥實施偵察,以便發起軍事行動後,可以迅速繳獲那幾台機車。

盡管芬斯頓拒絕冒險,但麥克阿瑟還是決定試一試。他找到兩名墨西哥人做向導,三人徒步進入墨西哥。功夫不負有心人,麥克阿瑟在一處山洞裏找到了五台機車,其中三台完好無損,另外兩台雖然有小故障,但經過維修也能使用。

就當他想要返回駐地時,一個墨軍小分隊發現了他(向導告密)。麥克阿瑟邊打邊撤,沿著一片叢林跑了好幾公裏,才最終安全返回到美軍一側。

此事在軍中引起震動,芬斯頓沒有指責他,而是專門寫了一份報告遞交給陸軍總參謀部。陸軍總長伍德也想借機提拔他,于是向國會申請授予麥克阿瑟一枚“國會榮譽勳章”。只可惜陸軍部以“違反軍紀”爲由拒絕了。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麥克阿瑟很快被調回陸軍部任職,並晉升少校軍銜。

1917年4月,美國宣布對德國宣戰。麥克阿瑟所在的陸軍部開始進行戰爭動員。

當時陸軍部遇到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問題——各州的國民警衛隊都要求成爲第一個赴法國參戰的部隊,時任陸軍總長富蘭克林·貝克(也曾是阿瑟·麥克阿瑟的部下)很爲難。一天他當著麥克阿瑟的面抱怨道:“如果我們能有這樣一個師,它的兵員來自全國各個州,這樣每個州就都可以說,自己的子弟兵是第一批赴海外參戰的部隊了。”

麥克阿瑟突發奇想,他說可以從各州國民警衛隊抽調一部分兵力,一同組建成一個新的野戰師。他還說:“這個師來自全國各地,就像一條橫跨美國的彩虹一樣。”

貝克的眼前一亮,當即決定就這麽辦。

“彩虹師”就這樣組建起來了。貝克任命參謀部的威廉·曼准將擔任該師師長,並任命麥克阿瑟爲參謀長。考慮到麥克阿瑟還只是少校,貝克有正式簽發命令,晉升他爲戰時上校軍銜。

不僅如此,“彩虹師”首任師長曼准將年事已高,這個師實際上的當家人就是麥克阿瑟。

0 阅读:77

巴巴維維

簡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