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省市風光指標,國家電投、華電、華能領銜

北極星電力網 2024-05-10 11:37:53

2024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在這一背景下,全國各地政府均將新能源項目置于投資的重中之重,一大批風電、光伏項目建設指標陸續下達。

據北極星統計,僅4月份,內蒙古、山東、雲南、山西、甘肅等8地公布了約28.07GW風電、光伏、光熱項目指標。其中,光伏規模約23GW,風電近4.862GW,光熱項目200MW。

其中,山東、雲南兩省發布項目指標規模最大,風光規模均在10GW以上;山西、甘肅天水市風光指標分別達到2.5GW以上,內蒙古到達1.02GW。從項目類型來看,除大型風電、光伏項目之外,源網荷儲和分布式項目也占到了總規模的13%。

通過梳理發現,目前已有近17.438GW項目公布開發/中標企業。其中,光伏規模約12.695GW、風電約4.643GW、光熱項目100MW。

從業主來看,共有93家企業獲得上述風光項目建設指標,而排名前10家的企業總共獲得8.65GW,占到指標總規模的51.4%。

其中,國家電投所獲規模最大,達到1.9696GW;華電集團緊隨其後,獲得約1.606GW;華能集團位居第三,所獲規模近1.3GW,此外,鎮江京和投資合夥企業所獲規模也達到GW級別。

具體到光伏項目主來看,國家電投、華電集團、華能集團斬獲項目規模居前,分別爲1.734GW、1.427GW、1.267GW;除了央國企獲得大規模項目指標以外,通威、明陽智能、晶科、信義光伏等民營光伏企業也收獲頗豐。

值得關注的是,在當前大多數地區,配置儲能已經成爲獲取光伏項目的前提條件,在建設電站時,同步配置一定比例的儲能設施,有助于解決光伏發電存在的不穩定問題,提高消納能力。

在上述風光項目建設指標中,有5地明確儲能配置要求,大部分項目的配置儲能規模不低于項目規模的15%,連續時長不小于4小時。

此外,更有地區對儲能配置規模提出了更高要求,如西藏日喀則及阿裏部分項目要求配置20%全容量、時長4小時構網型儲能。在山東市場化光伏項目中,明確大部分項目的配置儲能比例大于40%,而其中聊城市東阿縣財潤100MW畜光互補項目(二期)50MW園光互補項目要求配置儲能比例高達80%,儲能模式爲電化學儲能。

在項目建設時間上,多地政府提出了開工、並網時限要求及超時處罰機制。

如甘肅天水市要求新能源項目在2024年8月30日前開工建設,在2025年8月30日前具備全容量並網條件。未按規定時間並網的,超出期限3個月內,項目單位自查自糾,整改落實;超出期限3個月以上6個月以內,項目單位將納入屬地企業失信名單;超出期限1年以上,相關單位收回項目競配指標。嘉峪關市競配光伏項目要求在2024年12月30日前全容量建成並網。

雲南政府擬建立項目“日監測、周調度、月通報”機制,重點調度項目前期手續辦理、工程建設進度、投資完成、接網工程進展等情況,采取在線監測、項目調度和現場核查等方式,加強對項目實施的全過程監督檢查。

0 阅读:0

北極星電力網

簡介:專注電力能源領域,爲行業人士提供最專業最新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