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伊古視察的3噸重航空炸彈,中國也仿制過,爲啥銷聲匿迹了?

藍星特快 2024-03-22 18:10:40

文/孫行者

“海客新聞”援引俄媒報道稱,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日前視察下諾夫哥羅德州的軍工廠,該廠正在緊鑼密鼓地生産衛星制導航空炸彈。在視頻畫面中,我們不僅能看到俄軍常用的FAB-1500型1500公斤級別航彈,還看到了塊頭更大的FAB-3000型航彈,托衛星制導裝置和滑翔套件的福,有著近80年的曆史的FAB-3000迎來了難得的“第二春”。

(等待加裝制導和滑翔套件的航彈)

FAB系列航空炸彈誕生于二戰期間,作爲其中較爲重量級的一款,FAB-3000于1946年開始裝備蘇聯空軍。該彈重達3000公斤,戰鬥部內搭載有1400公斤的TNT炸藥,對地面目標的毀傷能力極強,通常用于打擊敵方大型點狀地面目標或加固目標。在俄烏沖突中的亞速鋼鐵廠之戰和巴赫穆特戰役中,爲了短時間內清除目標並打壓烏軍士氣,俄空天軍都曾投下威力驚人的FAB-3000。這款航彈也確實不負衆望,對烏軍造成了可堪稱慘烈的殺傷效果,有著一錘定音的效果。

(仿自FAB-3000的國産3000公斤級航彈)

既然重型航空炸彈這麽好用,那中國有同類型武器嗎?那是當然。我們曾在上世紀60年代對FAB-3000的兩款子型號進行仿制,那就是仿自FAB-3000M-46的國産“3000-1”型航彈,以及仿自FAB-3000M-54的國産“3000-2”型航彈。只不過,解放軍很少使用這兩款航空炸彈,或者說是部隊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不注重對這種重型航彈的運用,原因主要有兩點:

(印度蘇-30MKI強行挂載“布拉莫斯”)

第一,可挂載3000公斤重型航彈的載機很有限。一般來說,戰鬥機、強擊機和戰鬥轟炸機等戰術類飛機挂載能力最強的腹部挂點,最多也就是能挂重量達1500公斤左右的彈藥。印度用蘇-30MKI戰鬥機挂載重達2500公斤空射型“布拉莫斯”反艦導彈,算得上是“世界之最”,但代價是讓蘇-30MKI喪失機動性和升限,滑跑起飛距離也更長,這就是硬拿戰術類飛機挂過于沉重的彈藥所帶來的結果。因此,重型航彈基本只能由轟炸機之類的飛機挂載使用。

(轟-6轟炸機)

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解放軍唯一能挂載並使用“3000-1”和“3000-2”航彈的戰機平台就只有轟-6。冷戰背景下,與其投擲重型常規航彈,倒不如直接來一枚戰術核炸彈,再加上轟-6還承擔著更重要的發射反艦導彈的任務,故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部隊都很少拿轟-6訓練投擲重型航空炸彈的科目。

(中國用“薩姆-2”防空導彈取得全球首個戰果)

第二,解放軍很早就意識到了“臨空轟炸”戰法的缺陷。中國是世界上第一個成功使用地對空導彈擊落飛機的國家,對防空導彈和相關戰法有著無比深刻的理解。由于“3000-1”和“3000-2”是無控自由落體式航空炸彈,故轟-6在投擲時就只能采用飛抵目標上空的“臨空轟炸”戰法。

(臨空轟炸戰法)

在防空導彈尚未被投入戰場的二戰期間,面對以高射炮爲主的地面防空火力,轟炸機只要在較高的飛行高度上投彈,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遭高炮的威脅。但在防空導彈技戰術快速發展的冷戰時期,導彈射高已經能夠到2萬米以上的空中目標,再玩什麽“臨空轟炸”就是純純的“找死”了,除非敵方沒有像樣的防空能力,否則這麽做就是自討苦吃。解放軍看明白了這一點,因而對發展更多型號的無控重型航空炸彈沒多大興趣。

(據傳達6000公斤的國産重型航彈)

不過現在,通過加裝衛星制導裝置和滑翔套件,改進後的老式無控航彈不僅命中精度大爲提升,還無需讓載機去搞危險的“臨空轟炸”,可以在與目標較遠的距離上投彈,似乎是個理想的做法。那麽,中國的“3000-1”和“3000-2”重型航彈,以及幾年前曝光的一款被譽爲“中國版‘炸彈之母’”的疑似6000公斤級重型航彈,是不是也能做相關改進升級並重獲部隊青睐呢?筆者對此的態度是,國內對重型航彈做此類改裝非常容易,但當前看來實用程度恐怕並不高,原因還是出在挂載平台方面。

(轟-6投擲中國版“炸彈之母”)

無論怎麽改裝,老式重型航空炸彈仍是無動力炸彈,加裝滑翔套件後固然能從自由落體變成可滑翔飛行一段距離,但滑翔距離是與載機投擲炸彈時的高度和速度緊密相關的。飛機投彈時的高度越高且速度越快,炸彈脫離載機後的初始高度和動能就越理想,滑翔距離就越遠。但對于重達3000公斤的“3000-1”、“3000-2”和重達6000公斤的“中國版‘炸彈之母’”,即便裝上滑翔套件,若載機飛不了那麽快,它們也滑不出去多遠,依然會讓載機直面敵方防空導彈帶來的危險。俄軍能用飛行速度超過2馬赫的圖-22M3和圖-160去投擲改裝後的FAB-3000,但中國呢?我們顯然沒有可用的超音速轟炸機。

(可超音速飛行的圖-160轟炸機)

所以,筆者不否認重型航彈恐怖的殺傷力,也認爲俄軍對老式重型航彈的改進和運用很有一套,但在如何把這種彈藥“用好”一事上,投擲平台顯然是個無比重要的大前提。如果缺乏合適的平台,那就只能去搞危險的“臨空轟炸”,實戰效能依然很低。對于目前的解放軍來說,俄軍的做法恐怕沒有太大的借鑒必要。

21 阅读:7315
评论列表
  • 2024-03-23 08:21

    金屬氮炸彈輕多了

    支蔔織布知 回覆:
    什麽鬼
  • 2024-03-25 16:07

    中國沒有載具平台,轟六那速度飛到目標點早被迎頭痛擊了

  • 2024-03-25 19:58

    我們也要多造一些,以備不時之需!

  • 2024-03-26 09:15

    挂了滑翔制導套件的。不用淩空投擲,高度足夠的話幾十公裏外精確攻擊。

    用戶14xxx42 回覆:
    關鍵是即使幾十公裏也沒逃脫對方防空導彈的射程啊
  • 2024-03-23 16:52

    扔十顆3噸的基輔,立馬顯效。

  • 77 4
    2024-03-25 23:39

    這種炸彈都在敵人頭頂扔的,沒合適飛機。

  • 2024-03-29 09:25

    加一段火箭推進動力

  • 2024-03-26 14:56

    能賣啵?現在市場緊缺!

  • 2024-03-26 23:15

    中國仿制的老式3噸級航空炸彈設計時是挂在轟戰機機腹彈倉中的,並且轟戰機是臨空轟炸,沒考慮氣動布局和阻力(甚至加大了炸彈風阻),所以就是加裝滑翔套件也飛不遠。因此發展新型重型航空炸彈才是正途。

  • 2024-03-23 17:01

    看到美軍在伊拉克投射過一次 炸彈之母 中央電視台 相當恐怖

  • 2024-03-28 22:23

    前提是需要制空權[得瑟]再說了這玩意兒有無人機好用麽?

  • 2024-03-28 18:25

    通過改裝運20也可以投放大重量炸彈。[呲牙笑]

藍星特快

簡介:軍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