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訪SEE基金會“一億棵梭梭”項目:可持續治沙的未來

丁道師 2024-05-16 20:07:29

1

經常關注騰訊公益、螞蟻森林等平台的網友,應該對“一億棵梭梭”這個項目並不陌生。

這個由阿拉善SEE發起,多方參與,持續近10年的公益大項目,得到了很多愛心網友的捐助。

不過,經常有人會問“這些種下去的梭梭有沒有成活?成活的情況怎麽樣?”甚至我還聽到有一些質疑的聲音“他們到底有沒有種樹呀?”

作爲一名公益真探,這次就來深入內蒙古阿拉善地區,一探究竟。

我隨手拍了一些圖片,大家看看怎樣?你們“種”下的梭梭是不是長勢非常喜人。

熟悉我的讀者都知道,從2022年開始,我就走訪了多片以梭梭爲主體的沙生植物林,就我的走訪情況來看,完全可以相信SEE基金會以及支持SEE基金會的騰訊、阿裏、新浪等合作夥伴。

PS:其實,對于這種大型機構來說,有來自社會方方面面的“無數雙眼睛盯著他們”,這兩年又興起了“雲監工”的遠程監督模式,想要摸魚、敷衍了事,幾乎沒有可能。

截至去年,SEE基金會已經在內蒙古阿拉善地區聯合多方夥伴種下了8000多萬棵以梭梭樹爲主體的荒漠化植被,完成了KPI的80%。

2

8000多萬棵以梭梭爲主體的沙生植物!

這是多麽了不起的成績。我在想,只有互聯網這個時代最偉大的發明,才能把成千上萬的網友彙聚起來,其他任何一種媒介形式都做不到這一點。

透過一個小小的手機屏幕,幾億人的善心相互激發、“傳染”,喚醒了半數國人的低碳意識,這是互聯網時代才可能造就的豐功偉業。

SEE基金會的工作人員告訴我,這些年來,他們通過螞蟻森林、騰訊公益、公益寶貝等平台,借助互聯網的力量,觸達了6億人次,無數網友遠程實現了爲祖國大西北添綠的夢想。

到了今天,一億棵梭梭合作的互聯網公募平台有騰訊公益、支付寶公益、阿裏巴巴公益、字節跳動公益、新浪微公益、哔哩哔哩公益等,基本上囊括了主流互聯網平台。

這些互聯網平台不僅爲公衆提供了便捷的捐贈渠道,更重要的是,它們打破了地域和時間的限制,讓每一個人都能輕松參與到環保行動中來。無論是捐贈一棵樹、還是參與線上環保活動,網友們都能在互聯網上找到屬于自己的參與方式和成就感。這種全民參與的環保行動模式,不僅提高了人們的環保意識,也讓人們更加珍惜和重視環境保護。

3

事實上,“一億棵梭梭”只是SEE基金會無數個社會項目的其中之一。

這次出來參加SEE基金會的活動,有幸在現場聆聽了項目總監孫靜的分享。孫靜是SEE基金會的老人,負責基金會荒漠化防治的整體業務,向我們深入解析了阿拉善SEE的治理理念、實踐成果及其未來的發展規劃。

我總結了幾條分享幹貨,想分享給大家。

① 鎖邊沙漠和植被恢複:科學與創新的生態防線

孫靜首先闡述了SEE基金會的生態恢複策略。她強調,SEE基金會不會在沙漠腹地種樹,而是采取“鎖邊沙漠”這一策略,重點是在沙漠的外圍或是一些關鍵生態區域構築一道生態屏障,有效遏制沙漠的進一步擴張。同時,通過多種方案,開展植被恢複工作。

對于一些相對容易的造林區域,SEE基金會鼓勵當地農牧民積極參與,這樣不僅能提升他們的生態環保意識,還能幫助他們獲得實際的經濟收益。而對于技術難度較大、成本較高的區域,則由基金會直接組織實施,以確保項目的順利進行。

② 科學管理:技術支撐下的精准治理

科學的管理和監測評估是SEE基金會項目成功的關鍵。與中國林科院的緊密合作,引入了先進的科研力量,爲項目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和技術支撐。項目團隊不僅實施了嚴格的內部監控,還引入第三方進行外部評估,確保每一項措施都基于准確的數據分析和科學判斷。尤爲重要的是,他們建立了一個公開透明的數據系統,允許捐款者和企業實時跟蹤項目進展,這種開放性極大地提升了公衆的信任與參與熱情。

③ 綠色奇迹:8000萬棵沙生植物的生態豐碑

在過去十年間,SEE基金會在沙漠邊緣和生態脆弱區域種植了超過8000萬棵梭梭樹,綠化面積近172萬畝。這些樹木猶如綠色長城,屹立于巴丹吉林、騰格裏和烏蘭布和三大沙漠的邊緣,有效緩解了荒漠化進程。孫靜特別提及蘇海圖嘎查的植被恢複項目,作爲成功案例,其顯著成效彰顯了SEE基金會治理模式的有效性與可持續性。

④ 公衆參與:互聯網的力量

SEE基金會的成功不僅僅在于生態建設,更在于它成功動員了廣泛的公衆參與。依托互聯網的廣泛覆蓋和高效傳播,約6億人次通過各種平台和活動加入到這場綠色運動中,形成了強大的社會共識。

⑤ 産業升級:經濟價值

SEE基金會聯動各方,積極引導農牧民發展特色産業,如肉苁蓉的種植與深加工,實現了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

肉苁蓉又名苁蓉、大芸,是一種寄生在沙漠植物梭梭根部的寄生植物,擁有一定的經濟價值。

⑥ 展望未來:綠色版圖的持續擴張

談及未來,孫靜的目光堅定而遠大。SEE基金會計劃將過去十年積累的經驗和模式,擴展到中國四大沙漠和八大沙地的重點區域,開啓治理荒漠化的新篇章。這一戰略擴張,,也是對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的積極響應,預示著一場更大規模、更高層次的生態修複運動即將拉開序幕。

4

俗話說,觀察和實踐總要結合起來,才能更深入理解這個世界背後運行的邏輯。

這次我踏上阿拉善的土地,帶著對自然的敬畏和對環保工作的好奇。在SEE基金會工作人員的悉心引領下,我親手嘗試著制作防風固沙的草方格。這項實踐工作看似簡單,但實際操作起來卻異常艱辛。不到一小時的時間,我幾乎已經筋疲力盡,整個人仿佛要累趴下了。

就在我氣喘籲籲、汗流浃背之際,幾位身著樸素工作服、手持工具的種樹農民走了過來。他們身手敏捷,動作幹淨、利索,在沙地上迅速而有序地完成每一個種植步驟。看著他們在烈日下辛勤勞作,一絲不苟地重複著刨坑、種苗、澆水等繁瑣的工作,我內心深處的敬意油然而生。

這些農民的工作場景,我曾在之前的文字中細致描繪過:在那連綿起伏的沙土地裏,他們頭戴防曬帽或裹著防曬絲巾,面對烈日的無情炙烤,卻始終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每一個草方格都是他們用汗水和堅韌鑄就的綠色堡壘,每一株梭梭或花棒苗都是他們對這片土地最深情的告白。

在走訪過程中,我了解到這些種樹的農民每天的勞務收入並不高,大約只有200元左右。這個數字讓我深感震驚,同時也讓我更加欽佩他們的奉獻精神。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裏,他們選擇了留在條件艱苦的大西部,用自己的雙手守護著這片土地上的每一寸綠色。

炎炎烈日下,他們的身影顯得更加偉岸。這些紮根在大西部的勞動人民,用他們的汗水和努力,爲這片土地帶來了希望和生機。他們是最值得我們敬佩和尊重的人,他們也是這個時代最可愛的人。

5

在探討了SEE基金會的階段性成就、公衆參與的力量、以及種樹農民的辛勤付出之後,我們不得不思考一個長遠的問題:這樣的公益行動如何能夠持續發展,並帶動整個社會的生態文明建設?

答案或許隱藏在“可持續性”這一關鍵詞之中。SEE基金會不僅關注眼前的成績,更致力于構建一套可持續的生態系統和經濟模型,確保治沙造林工作能夠長期穩定進行。

首先,生態與經濟並重。項目中提到的肉苁蓉種植就是一個典型案例。通過發展與生態保護相融合的特色産業,既改善了生態環境,又爲當地居民創造了經濟收入,實現了生態保護與民生改善的雙贏。這種模式鼓勵了更多人參與生態保護,因爲它展現了生態建設不僅僅是投入,更有直接的經濟回報。

另外,科技與教育的融合。SEE基金會強調科學管理和技術創新,這不僅是對當前項目實施的支撐,更是對未來可持續性的投資。通過與科研機構的合作,不斷引入新技術新方法,提高植樹造林的效率和樹木的存活率。在這次活動上,我認識了治沙專家張景波博士,張博士給我分享了科技治沙的相關信息。PS:這裏補充一個信息。上周,我在《再訪武威沙漠腹地:從人工治沙到科技治沙》一文中,討論過科技治沙的相關話題,感興趣的朋友自行搜索。

同時,SEE還采用自然教育的方式,帶領大家認識荒漠生態系統,以及SEE所開展的防治工作。以我們這次這場探訪爲例,其實也是自然教育的一種典型方式。我還看到有家長帶領小朋友來參與活動,接觸大自然,在行走和實踐中獲得生態恢複的相關知識。

隨著國家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視加深,相關政策的支持力度也在加大。SEE基金會項目與國家政策導向保持一致,利用好政策紅利,同時探索市場機制在生態保護中的作用,比如通過碳彙交易等市場手段,爲生態項目引入資金,形成良性循環。

寫在最後:SO,SEE基金會的“一億棵梭梭”項目不僅是一項綠化工程,更是一場深刻的經濟社會變革。也有人說,SEE基金會正在做“一個烏托邦試驗”,它測試了在應對環境挑戰時,如何通過創新的模式和廣泛的參與,實現環境、經濟和社會的全面可持續發展。

0 阅读:1

丁道師

簡介:資深互聯網觀察家,知名科技自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