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英輸了?誰來拯救華語樂壇

科技也有趨勢 2024-05-15 04:54:41

◎作者 | 峤嶽

◎編輯 | 暴雨

現在,能證明五月天沒有假唱的辦法,恐怕只有上芒果台《歌手2024》了!

(來源:微博)

原因無他,只因《歌手2024》“全開麥、不修音、現場直播”,堪稱是華語樂壇的“照妖鏡”。

這不,兩個外國歌手上台一“照”,直接讓廣大網友看到了華語歌手與歐美歌手堪比東非大裂谷的差距。

一時間,從“那英曆險記”到“華語樂壇大點兵”,網友開始全網搜羅能“救救英子”的人選。

情緒高漲的網友可不是吃素的,國家隊、專業音樂劇演員還入得了眼,名不經傳的綜藝咖、糊糊的小愛豆想要申請“出戰”,網友直接say no。

玩笑歸玩笑,我們到底是成了芒果台營銷中play的一環,還是華語樂壇真就後繼無人了?

停播三年後的《歌手》重回內娛,在內娛音綜越來越同質化的2024年,芒果台給大家整了大的:

節目形式現場直播,完全不修音,不假唱。

這一波噱頭激起了不少觀衆的興趣,同時也勸退了許多歌手。

節目組負責人洪濤說,“歌手們自己得敢來,要對自己有信心,我們邀約過程中,碰到過很多歌手因爲直播的事情婉拒了我們。”

歌手們的擔心無不道理。更大的驚喜,出現在了首播現場。

一句話概括就是:直播競技下,華語樂壇的歌手,被外國友人吊打。

美國R&B和爵士歌手香缇·莫(Chanté Moore),過了巅峰期還是遊刃有余,一個高超的哨音直沖人天靈蓋。

(來源:B站)

00後小將凡希亞·奧伊亞則元氣滿滿,台風自信松弛,聽得人渾身舒暢。

再反觀內娛派出的歌手。一直被稱贊爲新生代全能才子、實力歌手的楊丞琳,在面對全程直播的現場也漏了怯,表現平平。

而另兩個名氣較低的歌手,海來阿木和二手玫瑰,則被戲稱爲星光大道風和農村紅白喜事感。

(來源:微博)

網友吐槽,“這是格萊美大戰草莓音樂節”“別人是來爭第一,內娛的歌手是來爭第七”。

于是,《歌手》舞台上的壓力給到了那英身上。

那英在台上唱“我被愛判處終生孤寂”,網友在網上改成了“57歲正是爲國爭光的年紀”。

本著奪冠的目的來參賽的那英,成了守門員,守的還是國門。一時間,“那英曆險記”“葉赫那拉對抗洋人”等各種各樣的表情包層出不窮。

盡管是實力老牌唱將,但在直播競技場下,那英還是少了點松弛感,在首場直播後獲得第三名,排在兩位外國歌手的後面。

(來源:抖音)

坐不住的網友們紛紛替那英搖人:快來救救那英!!

(來源:微博)

網友們也許是本著玩梗的意圖向華語樂壇的大佬們喊話,沒想到韓紅真的回應了。

請注意韓紅的措辭,說的是“中國歌手韓紅”,一腔熱血守國門的既視感出來了有沒有?

(來源:微博)

韓紅的微博一時間獲得百萬轉發,一衆明星也紛紛請纓。

(來源:微博)

有網友感慨,“歌手的話題已經從英子大戰八國聯軍蔓延到戰長沙了”,這潑天的富貴還是給《歌手2024》接住了。

(來源:微博)

群情激昂的時刻,有的網友也看得很透:熱度能這麽大,妥妥是芒果台在背後推波助瀾。

這也不意外。畢竟2013年開播的《歌手》(原名《我是歌手》),本身就是購買了韓國同名節目版權的産物。

在連續辦了八季之後,缺少創新、一味炫技的節目形式也讓觀衆逐漸審美疲勞。從第一季的省級電視台收視率top1到第五季屢次跌出了前三,這檔現象級的節目還是走了一條高開低走的路。盡管2020年的《歌手·當打之年》有一定的創新,但還是後勁不足,最終2021年選擇了停播。

(來源:微博@數娛)

重回大衆視野的《歌手》,亟需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的音綜市場快速抓住觀衆的眼球。

事實上,這不是《歌手》第一次邀請外國實力派歌手,但往年也會同時請到幾位實力不俗的華語唱將,歌手間的差距也不至于過大。如2019年的波琳娜、劉歡、齊豫、吳青峰等同台競技。

而這一次的首發陣容,除了那英之外,其他華語歌手的水平與兩位外國歌手之間都差距懸殊。

很難不讓人懷疑,這一切都是有意爲之。

從歌手招募開始,《歌手2024》的宣發文案就帶著一股熱血昂揚。參加過高考的都懂。

(來源:微博)

在首播之後,深谙營銷的芒果台,又輕輕地點了一把輕松的、近似乎“愛國”的火,果不其然引起了全網的關注。

適度玩梗也無傷大雅。畢竟多少普通人感到生活枯燥,營銷夠有趣,哪怕意識到自己是節目組play的一環,也願意參與進來。

只是造梗的人也許沒有惡意,但玩的人多了,就有人認真了。

(來源:微博)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情緒化的營銷誠然成效顯著,但稍有不慎,便會成爲衆矢之的。三天內從封神到翻車的香飄飄便是最好的反例。

也許是怕玩得太過火,芒果台特地發了條微博:贏,只是歌手的一段路;迎,才是音樂的目的地。

(來源:微博)

正如熱評第一的網友所說,無國界的音樂文化交流不應成爲“第三次世界大戰”。

(來源:微博)

芒果台也許在背後推波助瀾,但也不得不承認,如果沒有國內外歌手堪比東非大裂谷的差距,也不至于讓廣大網友如此激動。

華語樂壇,真的後繼無人了嗎?

不管粉絲怎麽維護,這一次的《歌手2024》,確實是撕下了華語樂壇乃至內娛的遮羞布。

那英近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剛開始接到節目邀請很驚喜,但聽說是直播,就覺得驚嚇。因爲我們常年錄節目都是先錄好,不是假唱,是真的,但是跟現場直播又不一樣。知道現場直播之後,我就經常做噩夢,全是‘車禍’。”

(來源:抖音)

那英這段話也足夠坦誠,但背後是一個心照不宣的事實:

華語樂壇的歌手,禁不起現場表演的檢驗。

這幾年來,音樂表演現場“百萬修音師”的調侃屢見不鮮。音樂綜藝越來越多,但節目裏的音樂越來越少,綜藝性越來越強,請流量咖的性價比遠遠比專業歌手的帶來的收益大,于是專業性慢慢地讓步于娛樂性。

再到後來的《偶像練習生》《創造101》《青春有你》等愛豆選秀節目,看似選拔唱跳全能的藝人,但在粉絲打投、資本操控之下,會唱會跳的真實力不是出道的必選項。只要你有容貌,哪怕是只會哭的花瓶,都能被粉絲熱捧。

晚會也成了大型假唱現場。打開社交媒體上關于各大衛視跨年晚會的話題,網友們最樂此不彼的莫過于探討究竟誰假唱了。

(來源:微博)

登上晚會舞台的專業歌手也越來越少了。誰有流量誰就能上,哪怕是一個對音樂一竅不通的流量演員,也可以站在C位對著嘴型表演。

時間久了,連觀衆都麻木了。

都說沒有對比沒有傷害,《歌手2024》首場直播之後,網友們才驚覺我們的差距有多大。

引用中國新聞網的評論,那就是“比賽的是歌手,破防的是觀衆。”

在這群主動請求出戰的歌手名單裏,如果說A-lin、王晰等實力唱將還能與之一戰,那麽其他的歌手,則被網友吐槽,“大可不必硬蹭”“去了連首發的華語歌手唱不過”。

而華語樂壇的“躺平”,與向來被诟病已久的天價出場費無不關系。

衆所周知,中國的明星賺錢太容易了。

不夠完善的娛樂體系催生了大量狂熱的粉絲,在資本的造星之下,顔值和流量成了這一屆明星的關鍵詞。

于是你會看到,但凡一個稍微叫得出名的藝人,哪怕不是208w,隨便往舞台一站,出場費也是六位數起步。

反觀歐美,頂級明星收入確實高,但世界級的巨星實力有目共睹;而日韓明星的處境則更加無法與內娛明星比較,哪怕是一線的藝人,有許多人的收入也遠遠比不上國內三四線的明星。

日本搞笑藝人渡邊直美在綜藝《閑聊007》直言,“相比中國藝人,日本藝人便宜實惠四舍五入等于白送。”

(日本綜藝 《閑聊007》)

既然躺著就能賺到普通人幾輩子都賺不到的錢,那爲啥還要努力?

安逸裏的華語樂壇失去了危機感,內娛歌手被粉絲們捧成了高高在上的巨星,僅僅兩個外國歌手就試探出了虛弱的底氣。

再引用中國新聞網的一句銳評:“當vocal沒有捷徑,少一些科技與狠活,菜就多練。”

也確實是如此。

不知道有多少人還會想起,十幾年前的超女與快男的時代。

同樣是熱血的粉絲,只是沒有修音,沒有劇本,現場直播誠然奇葩搞笑,但也確實篩選出了一批真正有實力的藝人。

當年的超女代表,張靓穎、周筆暢等至今仍活躍在華語樂壇,並成爲公認的實力派歌手。而這些年層出不窮的音綜,又有多少明星能真正靠實力讓觀衆青睐?

浪潮退去,才知道到底是誰在裸泳。

如今兜兜轉轉,話題的中心又回到了湖南衛視身上,一場直播競技,打響了“整頓華語樂壇”的第一槍。

整活歸整活,我們確實期待著,有真正的實力派歌手駐守華語樂壇。

0 阅读:0

科技也有趨勢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