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富文化內涵“非遺+品牌”推陳出新

中視財華 2024-04-19 17:46:24

近年來,有著中國特色潮流文化的産品頗具人氣,“國潮”開始大熱。非遺作爲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越來越受到年輕人的追捧。昔日的“老古董”搖身一變成爲“潮流貨”,身價倍增,就連消費者的餐桌上,非遺美食也成爲備受青睐的食品。

品牌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象征,加強品牌建設是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徑。

2022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發布《關于新時代推進品牌建設的指導意見》,其中強調要豐富品牌文化內涵,積極推動中華文化元素融入中國品牌,深度挖掘中華老字號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産、節慶文化精髓,彰顯中國品牌文化特色。

增加品牌價值內涵

非遺中蘊含著中華民族獨有的文化基因,是體現民族文化延續的載體。將非遺文化與品牌結合不僅是爲了保護和傳承好非遺文化,同樣也是爲品牌賦予全新的文化內涵。

非遺元素融入産品設計,提升産品的文化價值。來自東方想象力的經典傳統紋樣紋飾秀入現代服裝設計,在傳統與現代的碰撞中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複興與蓬勃。HUI品牌創始人趙卉洲每年都會帶領設計團隊奔赴貴州、雲南等偏遠山區,挖掘苗族深厚的曆史文化底蘊,將原始古樸的風格進行現代創新設計,2023年在米蘭時裝周發布2024春夏全新系列《苗印》,結合東方美學與西方幻想,向全世界展示中國的非遺文化之美。

趙卉洲曾表示,對于傳承和創新非遺文化還有著許多的構想和希望,延續“非遺再設計”的品牌理念,新時代背景下,在審美和文化表達中爲非遺文化注入自由流動的生命力,打造真正的“新東方之美”。

跨界聯名非遺IP,爲品牌錦上添花。藝術生活方式品牌野獸派曾聯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徐行草編推出艾蒿香氛系列,此外野獸派還攜手非遺工藝雲南彜繡推出定制版端午香囊。

作爲“網紅”起家的新藝術品牌,野獸派選擇與深耕中華傳統文化的非遺IP合作,不僅能夠加深文化底蘊,提升品牌附加值,而且能夠增強品牌厚度,進一步提升品牌影響力和市場地位。

構建品牌差異化優勢

我國非遺資源十分豐富,隨著近年來保護非遺文化的呼聲越來越大,一大批優秀珍貴的非遺項目得到了保護傳承,越來越多的品牌通過深入挖掘、傳承和創新非遺文化,塑造品牌的差異化優勢,將産品融入到消費者的日常生活中。

中國民俗學會副秘書長楊秀認爲,曆經多年傳承、積澱的非遺,既是當下民衆共享的文化財富,也能爲城市文化品牌建設和城鄉發展提供助力。

壯族的“三月三”2014年經國務院批准,被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擴展項目名錄。“三月三”作爲廣西最爲隆重的民族傳統節日之一,現已成爲廣西重要的民族特色文化品牌。今年“三月三”期間,以“新民歌+非遺”爲重點的2024年“廣西三月三·八桂嘉年華”文化旅遊品牌活動主會場活動、民歌一條街路演活動、“愛在南甯”脫單音樂會等,讓市民遊客在南甯市多維度體驗了一把“三月三”歌圩文化。據南甯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發布的數據,“三月三”假期期間南甯市接待遊客351.91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36.61億元。

在南甯特色民俗活動舉辦熱情洋溢的同時,雲南傣族等少數民族同胞也在展現“潑水節”的民族風情魅力。潑水節是我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西雙版納傣族園景區策劃的“天天歡度潑水節”系列品牌在2003年被原國家旅遊局、中國旅遊報評爲中國旅遊知名品牌。

民族節慶遺産具有差異化、個性化的特征,將民族節慶遺産與旅遊經濟相融合,一方面能夠強化旅遊品牌的辨識度,另一方面民族文化得以保持鮮活並持續。

重塑老字號品牌

稻香村遵循古法制作,擁有清晰的匠心技藝傳承譜系;東阿阿膠承載三千年傳統技藝,專注中醫藥文化傳承;杏花樓繼承傳統手工工序,百年配方留住老味道。

中華老字號具有鮮明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但如果僅想憑借“老字號”的招牌一味地“吃老本”、打“情感牌”,將無法在市場競爭激烈、消費升級換代的今天保持優勢地位。

2023年11月,商務部公布中華老字號複核結果,將長期經營不善,甚至已經破産、注銷、倒閉或者喪失老字號注冊商標所有權、使用權的55個品牌,移出中華老字號名錄;對經營不佳、業績下滑的73個品牌,要求6個月內予以整改;繼續保留1000個經營規範、發展良好的品牌。

當然,也有許多老字號品牌守正創新,堅守品質,把握時代感,經得起百年風雨,也經受住了市場的洗禮。

中華老字號國貨美妝品牌謝馥春與經典國風遊戲作品《江南百景圖》展開了一系列聯動,以《江南百景圖》內的揚州府風貌爲基礎,從介紹傳統揚州脂粉技藝出發,通過數字香粉鋪建築等特色人文建築、主題香囊等呈現方式,向年輕世代普及謝馥春這一老字號品牌所代表的揚州脂粉技藝和文化特色。

商務部與文旅部等部門曾提出加強老字號和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聯動的通知,支持將符合條件的老字號傳統工藝納入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培育具有核心競爭力的老字號傳統工藝企業,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非物質文化遺産與物質文化遺産不同,作爲無形資産,需要借助物質化的介質進行表達。在新消費社會中,非遺可以借助品牌的傳播力,活態傳承走入當代生活,同時,品牌也能夠通過非遺本身的價值,拓展品牌邊界。

0 阅读:1